電影:人總是困在某個地方,或內心的城牆,或一段人生

電影:人總是困在某個地方,或內心的城牆,或一段人生

每個人,或輕或重,帶著創傷,有的看得見,有的看不見。

人活在世上,總是會遇到那些避不開的衝突:內心的糾結、與他人的衝突、與周圍環境與社會的衝突。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自我糾結,若長久沒有釋懷,肯定會引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緊張的人際關係、無法適應的周遭環境、工作不順心、人生很挫敗。

這種情況若是發生在聰明人身上,更顯得突出,就像心靈捕手中的威爾一樣。

威爾是數學天才,有驚人的記憶力,過目不忘,即使是大名鼎鼎麻省理工大學數學教授的難題,對他來說也是輕而易舉小事一樁。可是這個外表落魄的男孩竟然只是這所頂尖學府的清潔工,和一群死黨在建築工地搬磚,和幾個問題少年打架鬥毆、偷東西甚至襲警關進監獄,威爾和他的哥們最得意的事就是去麻省大學或哈佛大學,奚落人家稱“三分鐘擺平一個笨蛋”。

多少人求而不得的天賦,被他隨意浪費,暴殄天物。

教授惜才,把他從監獄裡保釋出來,接連找了五個心理醫生,都被威爾趕跑了,又激怒隨後來的心理醫生西恩(羅賓·威廉姆斯飾),醫生氣得掐他脖子,徹夜難眠,但繼續給他治療。

電影:人總是困在某個地方,或內心的城牆,或一段人生

人最難釋懷的就是內心的糾結,藏了那麼多豐富的內心戲在心底,塗上層層保護色,甚至有著連自己都從不知曉的偽裝,令人令己都難以捉摸,卻又根深蒂固,只待適當的時機爆發出來。

威爾不敢和喜歡的女孩投入戀愛,因為那樣,自己的缺點就會暴露無遺,在對方眼中變得不完美。他也只和比自己天賦差很多的人交朋友,在他們中間,他才有安全感。他故意戲弄心理醫生,以激怒他們來獲得成就感,其實是害怕心理醫生看穿他的虛弱真相。

威爾小時候被父母拋棄,換了4次寄養家庭,其中有3次被嚴重虐待,搬家是從小到大他心中最可怕的事,在孤獨與恐懼中掙扎長大的他,極度缺乏安全感,想要在脆弱中取得關係的主動權,只好用玩世不恭、自暴自棄來抵抗外界。

而西恩醫生顛覆了威爾的世界,他明白這個傻孩子一切的虛張聲勢後面,其實是滿懷的恐懼,不敢面對世界與外人,惟有與書才能建立起友善的關係,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城堡之中,掩蓋著自己的本來面目,只是不讓自己再嘗痛苦。

西恩醫生艱難地走入他的城堡,他讓威爾明白,即使是真誠地表達出憤怒,一段關係也並不總是會結束,隨著親密關係的建立,缺點的暴露,並不是讓人都會離去。他一步步打開威爾的心房,讓他放下對痛苦的防禦,慢慢深入他的心底深處,找出那顆毒瘤,告訴威爾:這不是你的錯。

開始威爾只是淡淡的回答:“我知道”,那態度,就如我們對待那些沒有放下的過往,西恩又一遍遍重複:“這不是你的錯”,威爾有點討厭甚至憤怒了:“你不要再戲耍我了”,醫生繼續說著,這個滿眼恐慌、受盡委屈的少年,內心的防線終於徹底崩潰了,撲在醫生身上,緊緊抱著他,像個小孩子似的大聲哭起來,他終於相信世上有人會真的對他好。

電影中就好多處這樣感人的時刻與對話,是的,這不是你的錯,所以不要懲罰自己,不要自暴自棄,你也可以擁有與你匹配的愛情、朋友和工作,你也可以擁有美好的東西。

有時,人總是困在某個地方,或者內心的城牆,或者一段人生。西恩也是如此,之所以他能走進威爾的內心世界,是因為他也被自己內心的一堵高牆所困擾,那就是他對逝去妻子的愛,成為他頹廢、放棄自我的理由,他在治療威爾的同時,也找到了自己心靈之鎖的鑰匙,打開了自己的心結。

電影:人總是困在某個地方,或內心的城牆,或一段人生

這種心結,對威爾或西恩這類人來講,非常重要,對威爾來說,做清潔工和做大教授,並無多大差別,甚至不如做工人更多快樂。對他們而言,只有內心的圓滿,才能重新開啟一段人生。

威爾死黨史查克最後對他的那番話,也彌足珍貴,生活中,也很少能碰到,大多數人都有意無意阻攔甚至破壞我們的轉變,因為害怕,因為嫉妒。

而在現實中,也很難有人能有威爾身上這些東西,天賦、愛情、惜才的教授、關心他的好心理醫生,還有一群不離不棄的死黨。

當我們真想改變,當我們軟弱無力時,只能拿出比威爾更多的勇氣去面對,因為,世界從來就是殘酷的,人生,本來就不公平。

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