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稱帝后,“四爺黨”成員都有哪些結局?

90後女孩打工日記


雍正能成功登基,離不開身邊一群得力助手的幫助,因為雍正排行老四,因此這些幫助擁護雍正的人,也被稱為“四爺黨”,那雍正稱帝后,“四爺黨”成員都有哪些結局呢?

皇十三子胤祥

胤祥是雍正最信任的皇弟,和雍正關係最親密,雍正登基後,封他為和碩怡親王,清朝第九位鐵帽子王,當時新皇帝登基以後,都要避諱皇帝名字,比如雍正的“胤禛”的胤,可是唯獨雍正允許老十三不用改名字,胤祥也是清朝新帝登基不避諱皇帝名字,沒有改名字的唯一的王爺。

也因為出於絕對的信任,因此雍正放心讓胤祥處理各種政務,興修水利、軍機事物等,出任議政大臣,總管戶部,後來胤祥病逝,雍正為了他三天沒上朝,可見雍正對老十三的兄弟情深。

隆科多

隆科多是滿洲鑲黃旗人,是雍正養母佟佳貴妃的弟弟,算是雍正的舅舅,是公認的在雍正登基過程中,很關鍵的人物,因為當時康熙去世的時候,隆科多的職位是步軍統領,掌管的是京城部隊,為雍正帝位的穩固起到了很大作用,雍正登基後,因為隆科多擁戴有功,雍正賜給他承襲一等公的爵位,被授為吏部尚書,但是後來居功自傲,得意忘形,最後被雍正抄家、逮捕、圈禁至死,果然是伴君如伴虎啊。

年羹堯

年羹堯同樣和隆科多一樣,為了雍正的登基立下了汗馬功勞,雍正剛登基的時候,年羹堯和隆科多都是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當時很器重他,封為撫遠大將軍和川陝總督,還把他的妹妹封為年貴妃,可是後來年羹堯自己作死,風揚跋扈,功高蓋主,不把皇帝放在眼裡,而且還結黨營私,貪贓受賄。

當時雍正正在整頓吏治,是不能容忍年羹堯貪贓枉法、侵吞錢糧的,而且年羹堯手握重兵,一旦謀反後果不堪設想,雍正當時認為自己只有除掉這個心頭大患才能睡著覺,於是動了殺機,先是把年羹堯的職位一貶再貶,接著打入了大牢,雍正為了避免自己背上心狠毒辣,不念舊情的罵名,因此賜年羹堯自盡,果然帝王心海底針啊。

張廷玉

無論是雍正登基還是雍正時期的治國,滿腹謀略的張廷玉都是功不可沒,雍正登基後,張廷玉一直本分謹慎,所以張廷玉得到重用,位極人臣,擔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還有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位,當時的國家政策和軍務等都出自他的筆下,對清朝的政治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鞠躬盡瘁,一直到乾隆二十年去世,享年84歲,還獲得了配享太廟的殊榮。

通過對“四爺黨”成員結局的分析,可以看出來伴君如伴虎,即使是擁戴皇帝登基的功臣,還是需要謹慎小心,如果不懂得韜光養晦,夾著尾巴做人,還是免不了很多立下赫赫戰功的功臣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你們說是嗎?


小聰歷史客棧


眾所周知,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事件對滿清王朝的歷史發展走向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隨著太子胤礽被廢,大阿哥胤褆被圈禁,最終朝中形成了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和以四阿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爭奪大位的局面。

經過一番血雨腥風的明爭暗鬥後,最終四爺黨大獲全勝,胤禛繼承大統成為雍正皇帝。縱觀歷史,能在如此複雜險惡的鬥爭環境下順利得到皇位的從來都不會是一個人孤軍奮戰的結果,雍正亦是如此,在他的身邊就有這麼一群人在死心塌地的幫助他,毫無疑問,這些人才是雍正得以即位的最大功臣,其中最主要的四爺黨核心成員是—皇十三子胤祥,步軍統領隆科多,川陝總督年羹堯,雍親王府幕僚戴鐸。

皇十三子胤祥

他是眾皇子中與雍正最親密的,早年深受康熙喜愛,但晚年因“廢儲風波”遭禁,再加上他的腿部生了毒瘡,行動大不如從前,所以此後再也得不到康熙的重用與封賞。

但雍正即位後立即封他為和碩怡親王,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總理戶部,協助雍正處理國事,而胤祥也沒有辜負雍正的厚望,協助雍正革除康熙晚年遺留下的各種弊端,使得朝政煥然一新。

由於胤祥政績斐然,頗得雍正信任,最終雍正下旨准許胤祥的王位可世襲罔替,由此“怡親王”成為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雍正八年,胤祥因病去世,雍正下令配享太廟,諡號為“賢”,並將其名“允祥”改回“胤祥”,不必避皇帝諱,這也是整個清朝歷史中的唯一一例。

步軍統領隆科多

康熙晚年被授予步軍統領一職,由此掌握了京師的警衛部隊,在“九子奪嫡”事件中是完全站在雍正這一邊的。雍正即位後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承襲一等公,出任吏部尚書,參與朝政,可以說當時隆科多任免一些官員是不需要皇帝批准的。不久後與年羹堯一起加封太保,賞賜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作為人臣真是人生達到了巔峰。


除此之外,從血緣上講,隆科多還是雍正的舅舅,而雍正也從不避諱的叫他“舅舅”,甚至登基之後也未曾改變,這在我國曆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雍正帝位的鞏固以及隆科多的日益驕橫,結黨營私,最終隆科多被雍正一步步的罷免所有官職,收回所有賞賜,抄家,下獄,圈禁,直至抑鬱而終。

川陝總督年羹堯

年羹堯自康熙晚年就領兵西北,為大清朝西北邊疆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也因此康熙皇帝駕崩前任命他為川陝總督,領撫遠大將軍印,代替皇十四子,成為西北軍首領。

雍正即位後,與隆科多一起受封,成為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即位之初帝位不穩,再加上青海發生叛亂,雍正正面臨著巨大的執政危機,在此情況下,年羹堯總督西北軍,坐鎮西寧指揮平叛,最終平定青海叛亂,解了雍正的內外交困的局面,無疑是雍正的“救命恩人”。

雍正也對此感恩戴德,不僅將整個西北的軍政交予年羹堯,還特許他參與朝政,在很多重要官員的任免上,雍正也時常聽取年羹堯的意見,雍正對年羹堯的寵信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但與隆科多一樣,功高震主且不懂的謙遜低調的大臣註定下場會很慘,年羹堯也不例外,隨著雍正權利地位的鞏固,年羹堯恃寵而驕很快便受到了雍正的責罰,最終年羹堯被一貶再貶,最後自盡於獄中。

幕僚戴鐸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的鄔思道在歷史上是沒有的,但有原型,他就是戴鐸,戴鐸是雍正的智囊,曾是他的家奴,但何時開始被重用已不可考,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雍正在決定爭奪大位的過程中,戴鐸從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視。

戴鐸做的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曾經給雍正連續寫過十封勸其爭奪皇位的建議信,在這十封信裡,戴鐸從各方面分析了雍正奪位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詳細闡述自己的觀點並獻上了一整套自己的方法策略,這就是著名的“戴鐸十啟”。

然而戴鐸的這十封信對他自己來說也是十封送命信,雍正即位三年後斥責戴鐸行止妄亂,鑽營不堪,暗入黨羽等等,隨即將他處死。


鹹魚閒聊


謝謝邀請!

雍正皇帝的“四爺黨”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駕崩後,由排行老四的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繼承皇位,也就是雍正皇帝。其實關於雍正皇帝繼位的說法千奇百怪,有殺父篡奪的說法,有篡改遺詔的說法,也有康熙帝欽定的說法,但具體是怎麼繼承皇位的,至今依然未能解開這個謎團。

但是,不管是怎麼繼承皇位的,雍正帝登上皇位離不開身邊一群死黨的幫助,這些人有康熙帝的其它皇子,也有朝中大臣,還有閒野的高人,這些人都是“四爺黨”成員。

“四爺黨”核心成員有:皇十三子胤祥、步軍統領隆科多、川陝總督年羹堯、雍正府邸幕僚戴鐸。

“四爺黨”非核心但比較重要的成員有: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馬齊、吏部左侍郎張廷玉。

“四爺黨”成員的人生歸宿

皇十三子胤祥是雍正爺的死黨,雍正稱他為 “柱石賢弟”,雍正帝登基後就冊封允祥為和碩怡親王,又任用他為議政大臣,參與處理重要的政務。後來,雍正帝又賜予胤祥“鐵帽子王”的資格,即親王的爵位可以世襲傳承,這是清朝歷史上冊封的第九位鐵帽子王,之前的“鐵帽子王”都是立下顯赫功勳的將臣,可見雍正帝對允祥的重視,允祥也有了一個很好的歸宿。
“不作死就不會死”說的就是步軍統領隆科多和川陝總督年羹堯,這兩人起初都是幫助雍正帝打過江山的人,雍正帝起初非常信任他們,將兵權重任都交由他們掌管,可是隨著雍正帝地位的穩固,他兩人也得意忘形了,最終被雍正帝給制裁了。
雍正府邸幕僚戴鐸算是雍正帝的軍師,在雍正帝登基之前為其出謀劃策,雍正帝登基的道路可謂是由他一步步規劃的,雍正帝登基之後覺得他的謀略方向上是沒有錯,但是細節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就派他到年羹堯手下去當差,貪腐問題導致了他被雍正帝制裁的結局。
非核心但比較重要的成員十六阿哥胤祿、十七阿哥胤禮、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馬齊、吏部左侍郎張廷玉的結局都還是比較好的,皇子都受封為了親王,大臣們都逶迤重用,得到了善始善終的結果。
總的來說,“四爺黨”成員中各位皇子們都是善始善終的結局,重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馬齊和吏部左侍郎張廷玉也是令人滿意的結局。步軍統領隆科多、川陝總督年羹堯和雍正府邸幕僚戴鐸都是由於自己的私慾導致被制裁的結局,這就叫做“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我是松頭土豆,為您解讀歷史事件,呈現歷史故事。

這些只是個人的一些愚見,若有正解,請關注留言,謝謝!


松頭土豆聊歷史


四爺黨主要有四爺胤禛、十三爺胤祥、隆科多、年羹堯、李衛、田文鏡等。

四爺雍正在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中勝出,是雍正皇帝,在位13年,死後傳位皇四子弘曆。

胤祥是胤禛的鐵桿兒,原來和四爺都是太子黨,後來成為四爺黨,雍正即位後,封這個弟弟為怡親王,世襲罔替。死後配享太廟。

隆科多和年羹堯都是輔佐雍正即位的重要功臣,可後期就是變得驕縱跋扈、目無君主等,最後都被刺死。

李衛、田文鏡是雍正的粉絲,剛開始雖比不上年羹堯、隆科多,但懂得忠於雍正,最後也是落得善終。

像張廷玉、鄂爾泰是雍正信賴的中央大臣,設置軍機處兩個人都是軍機大臣,死後也是得到配享太廟的榮譽。


孤鵬雲


簡答:愛新覺羅 胤禛(1678-1735),康熙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7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北京北郊暢春園病逝後,繼位皇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是清有名的冷麵王和鐵腕皇帝。為人陰狠,手段毒辣。

小編問四爺黨結局如何?我不知道四爺黨有哪些?我的理解就是與雍正走的近,關係密切的幾個吧,限於篇幅,只列舉幾個好了:

1.十三阿哥胤祥(1686-1730),雍正繼位後,被封為和碩親王,議政大臣。後封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雍正八年(1430年)五月病逝,享年44歲,配享太廟,諡號為“賢”。

2.張廷玉(1672-1755),康熙三十九年進士,雍正繼位後,先後任禮部、戶部、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乾隆繼位後,君臣不協,致仕還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壽終,諡號“文和”,是清代唯一的一位配享太廟的漢臣。

3.隆科多,清聖祖孝懿皇后佟佳氏的弟弟,因胤禛生母烏雅氏生雍正時地位較低(徳貴人),故由佟佳氏(時為貴妃)領養。從這個角度說,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是康熙和雍正交替時的關鍵核心人物。所以,雍正時被授一等公爵位,吏部尚書,步兵統領等要害職位。因其囂張跋扈,任意提拔、罷黜官員,受到雍正猜忌。雍正五年(1727年),因結黨營私,私藏玉蝶獲罪,被抄家。囚禁暢春園,次年(1728年)病死。

其他什麼年羹堯、李衛等,因是雍正的包衣和跟班,不能算四爺黨(只能說是雍正的嘍囉)。故沒有必要細說。我在前面回答《雍正是怎樣登上皇位的》一文中(分三次登載)有過類似的答覆,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這裡就不贅述了。謝謝!


聊以自娛2


助雍正登上皇位的“四爺黨”核心成員有四位:隆科多,年羹堯,戴鐸,胤祥。

雖然雍正帝是藉助隆科多和 年羹堯 的力量才得以登上皇位, 但是他覺得繼續放任這兩位大功臣,皇帝的獨裁就無從談起,於是雍正皇帝一方面對年羹堯施以格外的恩遇,以使其麻痺大意,而另一方面則背地裡策劃將其打倒,雍正三年 ,雍正帝抓住年羹堯在奏摺中將一個成語顛倒的用詞錯誤,以“不敬”之罪將其貶為杭州將軍。

(人們常說之所以年羹堯會身死名裂是因其居功自傲,驕橫無禮,首先辜負了雍正皇帝,這話其實並不盡然。我們現在回頭看雍正整治年羹堯的一系列“組合拳”,不難看出雍正的“除年計劃”是早就謀劃好,按部就班進行的,在整個事件中雍正對年羹堯的事前事後態度反轉,也凸顯了雍正情商 、智商、手段都是非常之高的。)

這其實是雍正皇帝向全國的官吏發出一個年羹堯已失寵的信號,因此各地告發年羹堯,彈劾年羹堯的奏摺如雪片般送到雍正的手裡。而年羹堯也因此遭到逮捕並送往北京,深刻領會了皇帝意圖的大臣連番審問並認定其犯下:

大逆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專擅罪6條,殘虐罪4條,貪瀆罪16條,侵蝕罪15條等92條大罪。

最終年羹堯一族16歲以上的男丁全部被處死 ,不滿16歲的男丁及其女眷則充為官奴。



處理完年羹堯之後 ,雍正帝立馬將矛頭轉向隆科多,以包庇年羹堯、隱藏,分散鉅額財產有不臣之心的罪名剝奪了 隆科多 的頭銜 ,稱號,和恩典,並於翌年將他派往阿爾泰前線 ,負責該地區的邊境守備 ,此外雍正帝還走趁隆科多不在朝中之時,嚴查其各種罪行, 並最終在1727年以:大不敬, 禍亂朝政, 等41條大罪判處其終身圈禁,不久後隆科多死在圈禁地。

還在雍正為親王時就為其制定謀取皇位計劃的核心幕僚 戴鐸 也被雍正皇帝以貪汙罪處以死刑。

“四爺黨”核心成員中只有怡親王 胤祥 作為雍正的兄弟加死黨而倖免於難。

雍正同時還把宗室諸王的實權剝奪,讓皇族與八旗領民之間再無直接聯繫,而是僅僅只根據旗下人丁的多少支取俸祿,至此清朝的分封制已名存實亡, 八旗制度的實權則轉移到以都統為首的各級長官手中, 此外雍正帝還通過各種手段大幅增加八旗人丁領取俸祿的名額 ,以解決貧苦滿族人的生活問題 ,增加八旗子弟的向心力,通過這些改革,八旗制度的氏族色彩逐漸減弱 ,皇帝可以直接掌控每一個滿族人, 換而言之自雍正朝開始清朝皇帝才真正成為全體滿族人的君主和支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