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爲寫游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樂說古詩

小年到了,小年是大年的前奏。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過年了,家家戶戶要打掃衛生,備足年貨,以嶄新的氣象辭別舊歲,迎接新的一年。

小年是傳統的祭灶日,傳說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日,灶王爺要上天彙報,等到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敬重,希望他上天給玉皇大帝彙報時多說些好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裡祭灶“小年”的傳統,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為寫遊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小年期間主要的風俗有掃塵、祭灶、吃灶糖、貼灶神畫像、剪窗花、放鞭炮、吃餃子等。

小年也是年,小年的鞭炮是年前第一炮,從這時到正月十五,窗外總能聽到鞭炮聲響。

小年來了,年味兒濃了,每家每戶都開始忙碌著準備過大年。

古時很多文人墨客寫下了關於小年的詩句,有一年,唐朝詩人元稹利用臘月底的空閒出門旅行,在離開梁州去東川的途中正逢小年,他寫下了一首詩:

小年為寫遊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詩歌大意

據說在漢江邊上聽到的笛聲最為悠揚,我為了寫遊記,在小年這天來到漢江邊吟詩作賦。

今天晚上聽到的笛聲是從哪裡來的?在這月光明朗的夜晚,隨風飄來的笛聲源自西縣驛站的南樓上。

遊梁賦:有關梁州的遊記。

驛:yì,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

西縣:今陝西勉縣西。

小年為寫遊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元稹,唐朝詩人,曾任宰相,後多次被貶,為人剛正不阿,情感真摯。他與白居易是終生的詩友,早年二人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並稱為“元白”。

詩中佳句

小年為寫遊梁賦,最說漢江聞笛愁。

樂觀

這是元稹的組詩《使東川》中的一首,寫出旅行途中所見到的奇異風光和各種感受。

小年為寫遊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樂說

小年到了,大年也不遠了,讓我們掃去心中的塵埃,整理好心情,高高興興迎接新春的到來。

樂說古詩原創文字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小年為寫遊梁賦,月明西縣驛南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