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交易心態

有朋友曾經對路與燈說,投資哲學是交易者成敗及能力的分水嶺。就是說,投資哲學高屋建瓴,投資哲學符合普遍真理,交易的水準就很高,在金融市場中就越具有競爭力,就是說賺的錢就更多。因此有不少朋友會去學習《易經》,《道德經》,《莊子》,《王陽明全集》,口中吟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這些出自《金剛經》的四句偈。亦有朋友學習西方哲學,如蘇格拉底,柏拉圖,康德,叔本華,培根,蒙田,羅素,黑格爾,馬克思,卡爾波普,路與燈想這都是期望打開一扇窗戶,讓自己看的更遠,企圖找到在投資實踐中基於實用主義的方法論。在這裡,不少交易者會繪聲繪色的描述說自己的策略,技術,交易系統。路與燈想提及的是:無論你的信條是什麼,價值觀指導的投資實踐是怎樣的,最終要面對的那個問題還是你自己,人際關係的能力,家庭生活的能力最終亦會是你處理交易的方式,最終你要處理你自己的心,你的夢想,願望,困難亦都是你心的作用,你需要為自己安心。在禪門中有這樣一段公案:二祖慧可砍掉自己的胳膊獻給達摩大師,以表自己求法之決心。達摩大師表示許可後,慧可也僅僅問了:我致力求道,常心有不安,期望大師為我安心。

安心,才能解決實踐投資中的心態問題。心有不安,便會出錯;心有不安,便會戰戰兢兢。有朋友說將交易的決策方法程序化,機械化就可以解決心態問題。智能交易,數字科技是數學家科學家們基於金融科學在投資實際中的前端方法體系,其代替人工的主要動機不是為解決心態問題的,而是科技創造財富。

既然是心態問題,心理學也在交易圈開始得到了流行,圖書館裡關於交易心理問題的書籍也不少,但終難解決交易者的心態問題。有人又研究了弗洛伊德,榮格;有人又參加了宗教洗禮。因為交易過程中,總有那些不快樂,讓你沮喪,讓你煩惱。路與燈所見者,尤其是職業交易者,如同揹負了一個沉甸甸的包袱,壓得很難透過氣,即使賺錢的時候也不見他們真正快樂。那些職業交易者們妄談穩定盈利和財務自由,內心世界卻蒙著一層來自心靈監獄的塵土。

投資是一項訓練有素的工作,是理論與實踐並重,既要在職業素養上強加學習,還需在理論功底上刻苦用心,更要在實踐中長期試錯。若能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首需閱歷千山萬水,在雙腳的踏實歷程中看盡大千氣象。如此心態才能在諸事的磨礪中,把浮躁磨盡,把心態磨平,把眼界磨寬,把身心磨透,而後能自在,豁達,從容,寧靜而致遠。不惑而知天命,方能有所為。否則無論在你的投資中加進了多少專業術語,如資金管理,高勝算,概率等,莫過是在賭博,而只是為賭博的盈利,找一些參照系和賭博邏輯而已,然只是個賭徒,騙人的賭徒,高明的賭徒。

人非聖賢,並不是生而完美,是人心態本就有缺陷,只是透過交易這個問題被反映出來了,讓交易者發現了問題的存在。如同石油是燃料,遇到了火源或者高溫而燃了起來。心態是可以被糾正的,古話說:身心一如。加強身的改善,便可以治身而治心。古人自身的辦法有許多,比如寫書法,比如練一套拳法,如太極,亦或站樁,亦可以喝茶,或者讀書,還可靜坐,方法不一而足。身的和諧而達到心的自然,交易功夫在詩外。治身是治心的途徑,如果交易者的身態不趨於良性,心態亦難良性。曾有人問一神父,說當你的煩惱來的時候怎麼辦?神父回答說,我會通過鍛鍊來調製。

身安則心安,此處安心是吾家。職業交易者,無論是寄身於工作,還是自辦團隊。首為將身安,而後方安心,如此才能良性往前,徑直而進。

投資交易能力的分水嶺是身心已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