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永樂帝朱棣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他本人重用宦官,最為人熟知的就是鄭和七下西洋,事實上他統治時期建功立業載入史冊的大宦官除了鄭和,這幾位也非常厲害。

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永樂帝朱棣

一、民族活動家侯顯

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侯顯雕像

侯顯有多大的功勞?看《明史·侯顯傳》的評價:“侯顯有才辨,強力敢任,五使絕域,勞績與鄭和亞。”可知在明史上,侯顯的功績僅次於鄭和。

侯顯是藏族人,他聰敏好動,其舅父是個常到內地經商的商人,常給他講內地的世界,引起了他出遊天下的興趣。於是,侯顯以出遊四方化緣為由,徒步前往明朝京城。洪武年間,候顯到達了京城,從馬伕做起做到了將軍。

永樂元年(1403年)四月,侯顯受永樂帝委派,第一次出使衛藏。他將一批宗教首領順利地請到南京,接受了明朝的官職封號。永樂帝大悅,擢升為司禮少監。

接著,侯顯參加了鄭和的第二次與第三次航行。

永樂十一年,侯顯奉命前往尼八刺(今尼泊爾)、地湧塔兩國。隨後永樂帝有委派侯顯獨率舟師,駕航遠渡到孟加拉、印度、布丹、錫金諸國,

宣德三年(1427年),侯顯再次進衛藏訪問。這次出訪,使遼闊的衛藏地區加強了與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統一。

二、探險家亦失哈

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亦失哈

亦失哈是海西女真族人,是一個探險家。永樂帝開拓心極強,他將目光放在了極遠的東北地區,於永樂七年設置了奴兒干都司。巡視宣慰奴兒干各族人民的重任便交給了心腹太監亦失哈。

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奴兒干都司轄區

從明永樂九年(1411)至宣德八年(1433)的20餘年中,亦失哈曾10次奉命帶領船隊出巡奴兒干,進入松花江和黑龍江,登上庫頁島。亦失哈後來更是任遼東鎮守太監,為明朝對東北廣大地區的管理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惜到了宣德末年,明朝停止了在奴兒干都司的活動,明英宗時正式廢除奴兒干都司,明朝失去了對東北亞廣大地區的控制。

用西方的觀點,亦失哈是活脫脫的探險家。他率船隊行駛在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遠至苦兀(庫頁島),瞭解東北地理、風土人情。天寒地凍,林海雪原,諸部繁雜,艱苦可見一斑。

和七下西洋,亦失哈九上北海,在很多人眼中,有明一代,亦失哈是真正功比鄭和的大太監。

三、建築大師阮安

阮安,交趾人(交趾今屬越南),永樂初年平安南時,“英國公張輔以交童之美秀者還,選為奄”,阮安就是這些越南宦官中的一個。

永樂初,北京城的修建是相當倉促的,其真正的修葺完善是在正統時期。 這次修葺不僅包括北京的城牆,還包括禁城的宮殿和各衙門的辦公場所。阮安有極高的建築才能,他主持完成了北京內城城池的最後建設,並且負責重建了三殿(奉天、華蓋、謹身),為後世留下驚豔世界的古代宮殿建築群。

除了鄭和,永樂朝的太監牛人還有這幾位

華蓋殿

《明史·宦官傳·阮安》:“阮安有巧思,奉成祖命營北京城池宮殿及百司府廨,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工部奉行而已。正統時,重建三殿,治楊村河,並有功。景泰中,治張秋河,道卒,囊無十金。”

明朝的大宦官很多,如王振、劉瑾、魏忠賢之流都是禍國殃民之輩,少人在正史上留下利國功績的。永樂朝的鄭和、侯顯、亦失哈和阮安可算的是楷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