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導語:《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流朱與浣碧是甄嬛的陪嫁,而且三人自小一起長大。不過浣碧因為身份特殊,被編劇一直留到了最後。可是,沒有太多背景的流朱卻只活了半劇就香消玉殞。可是這依然不減她忠心護主、聰明伶俐的形象。並且,小編多次斟酌之後,竟然發現了她身上有兩個非常神奇的秘密,可以與大家探討一番。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其一,名字之謎。

流朱其名與浣碧其名都是相對應的。在甄家那樣的詩書之家,取名時也十分用心,而且詩意盎然。女子如水,所以兩人的名字前一個都隨了水意;而浣碧穿綠衣俏麗,流朱則是穿紅色顯眼。於是,一紅一綠恰好是甄嬛一左一右的好幫手。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可是,編劇的深意卻似乎不僅於此。朱除了代表紅色衣衫之外,也代表鮮血。而“流朱”二字,豈不就是鮮血四溢的意思?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而與其名字相對應的是,在莞嬪孕中被禁足在碎玉軒時,也恰逢皇上與其關係破裂,在其寒冬臘月時竟然連看顧的太醫都沒有。於是心善的流朱竟然決絕地以頸撞刀,憑著自己的身死換來了皇上的解禁令,也終於等到了太醫。流朱之名,終於也因為血流而死而終結。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其二,她親眼見證了甄嬛的兩段感情的開端。

甄嬛出現在殿選時,雖然被皇上下令抬起頭,但是依照規矩沒有朝高高在上的天子望過一眼,入宮後過了兩三天就開始抱病,於是到了第二年春天才見到了當時有意隱瞞自己身份的皇上第一面。當時正好是流朱作陪。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那時的皇上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對待這位新妃,一度也讓莞貴人以為皇上是她的良人,自己也是付諸了極大的期許與期待的。只是後來不盡如意,流朱身死,也是她與皇上情分走到盡頭的標誌之一。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但是流朱生前卻又是甄嬛相遇第二段感情主人公的見證者。當時是在溫宜的滿歲宴上,偷溜出來的莞貴人也只帶了流朱在身側,到了圓明園中的水邊戲水。當時恰好被同樣不喜宴席拘束的果郡王看到了她脫襪之後的足踝,還引來了一番引經據典的好評。這便是她與他的第一面。怎料就這第一面卻是兩人這一輩子刻骨銘心的愛戀。

《甄嬛傳》甄嬛遇到皇上和果郡王,陪伴她的都是流朱,這並非巧合

可惜流朱雖然成為了小主這兩段感情的最重要的初面見證人,卻無緣陪伴小主一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