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挺,在於剛柔相濟,強大堅韌的內心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曾國藩的挺,在於剛柔相濟,強大堅韌的內心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曾國藩的挺,在於剛柔相濟,強大堅韌的內心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剛柔相濟源於道家哲學,意思很簡單,為人處世要做到剛強的和柔和的相互補充,做到恰到好處。《周易·蒙》:"剛柔節也。"

孔子問道老子,其實就是儒家的很多思想是從道家學說借鑑而來的。儒家對弟子的要求非常具體,做人做事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導。不過一般人很難做到,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是儒家子弟重要的修養目標,絕非從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恕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恕的另一個含義就是忍,曾國藩對此的看法非常獨到“好漢打掉牙,和血吞”這句話被很多人追崇,也被很多人詬病。門外人很難理解,其實這就是儒家對心智的要求,柔!可能很多人認為柔是一種懦弱,其實是誤解。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柔在儒家的思想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代表堅韌和寬容。有人說以德報怨,這是儒家極為忌諱的,孔子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有些學術思想被人誤解,寬容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思想的高度,絕非沒有底線的柔軟。

曾國藩的挺,在於剛柔相濟,強大堅韌的內心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曾國藩就這樣說“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這就奠定了曾國藩《挺經》的思想基礎。剛柔相濟,是儒家對弟子的基本要求,柔如水,烈如火!李鴻章繼承了曾國藩的政治資產,作為曾國藩選定的繼承人,一開始並不理解曾國藩的“挺”。後來在軍事和政治鬥爭中,逐步的展露才華,才被曾國藩選擇成為繼承人,關鍵就是理解了曾國藩的“挺”。曾國藩的挺經也是李鴻章處流傳出來的。一次好友之間的交談,吳永聽李鴻章說“挺經”,可惜只聽到了一條,依然受益匪淺,“天下大事在局外議論吶喊,益處不大,必須親力親為,挺身負責,才能有成就事業的希望。”

曾國藩的挺,在於剛柔相濟,強大堅韌的內心才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任何事業都不會一帆風順,面對複雜的環境,必須有強大的內心,懂得剛柔相濟的道理,親力親為,學會選擇和改變,才能成就事業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