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行劈拳是八極門古老的傳統拳術,因其取各家所長,一直備受重視,但因受過去武林中保守陋習的影響,目前八極門人能演練者不多,掌握拳藝者寥若晨星。

行劈拳的特色是硬攻直取,簡捷樸實,開合相問,起伏轉折,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過去行劈拳分為十二個小趟子練習,亦稱十二趟行劈,每趟單練(左右式反覆練習),我們在整理這套拳法時,力爭做到原汁原味,但恐所學不精,有所謬誤,還請武林方家斧正。

第一趟

1、預備勢

面南並步站立,精神飽滿,眼向前平視(圖1)。

2、側身搖錘

兩腿微屈,右手握拳,拳心向上向體前橫擺,左掌迎擊右臂尺骨一側,眼向前平視(圖2),上動不停,右拳變陰掌向體右側橫擺,左掌收於胸前,眼向前平視(圖3)。

動作要點:動作順暢,柔中帶剛。

3、針頂

左腳向前上步成虛步;同時,右拳收於肋間,左手成拳屈肘向前頂出,眼向前平視(圖4)。

動作要點:重心要低、要穩,要有內力。

4、大纏肘

左腳向體左側上步成弓步的同時,擰腰晃膀,兩臂在體前順時針纏繞一週後,左拳收於肋間,右拳同時向前撐擊,眼視右拳(圖5)。

動作要點:右肩前順,要有撐勁、橫勁,要藉助右腳蹬地的力量和腰胯的合力。

5、回身獅子張口

隨身體右轉,右腳擦地回收一小步成虛步,兩拳變掌,左掌置於胸前成立掌,右掌置於襠前,眼向前平視(圖6)。

動作要點:轉身換步要靈巧,上下齊動。

6、打虎勢

左腳向前上步後,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掌成拳上架於頭上方,左掌下按於襠前,眼向前平視(圖7)。

動作要點:支撐腿微屈,動作協調一致。

7、下踏斬錘

右腳震步落地成四六步的同時,右拳向下劈打,左掌迎擊右小臂作響,眼向前平視(圖8)。

動作要點:動作突然有力,內外合一。

8、搬攔手

兩腳向後蹭掛成弓步的同時,右拳變掌向右前方橫砍,左掌按於腹前,眼視右掌(圖9)。

動作要點:動作乾脆利落,要有內力。

9、虎撲

右腿屈膝提起後,震步落地,隨即左腳上步成四六步;同時,兩掌在體前向上抄捧後左掌向前撲按,右掌收於肋間,眼向前平視(圖10)。

動作要點:撲手時要有按勁、擠勁和向前的衝靠力,要撲勢勇猛,銳不可當。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10、雙羊頂

左腳向前墊步,右腳提至左腳內側成丁步;同時,兩掌在體前順時針纏繞一週向前擁推,眼向前平視(圖11)。

動作要點:兩肘前頂,右膝前頂。

11、下劈搓窩心掌

兩掌向體右下方劈砍的同時,右腳向前搓踢,眼向前平視(圖12)。上動不停,右腳盡力向前震步落地,左腳擦地相隨成弓步;同時,擰腰順肩,右掌向前下方擊出,左掌收按於腹前,眼向前平視(圖13)。

動作要點:動作連貫,發力要猛,右掌前擊,力達掌根,可發聲以助拳威。

第二趟

12、回身獅子張口

隨身體向右轉,左腳向前上步,隨即兩腳碾地成虛步;同時,左掌置於胸前,右掌置於襠前,眼向前平視(圖14)。

動作要點:與5勢同

13、右攔挎(紉針)

左腳向前上步成左弓步的同時,兩掌變拳,右拳拳心朝上向外崩打,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15)。

動作要點:右拳向外崩打時,右小臂骨一側亦貫力。

14、下劈蹉定陽針

此動與11勢下劈搓窩心掌同,唯此勢右手成拳前擊(圖16、17)。

第三趟

15、回身三點手

隨身體右轉,左腳向前上步,隨即兩腳碾地成虛步;同時,右拳變掌隨轉體向前點打,左掌護於右肘關節處,眼視右掌(圖18),上動不停,兩腳向前滑步,仍成虛步;同時,左掌向前點打(圖19),上動不停,兩腳向前滑步仍成虛步,右掌向前點打,眼視右掌(同圖18圖略)。

動作要點:兩臂如同車輪輪番向前滾動,點打要有撐勁、頂勁、插勁。

16、反搓提

右腳震步,隨身體右轉,兩掌撐開;同時,左腳向前下方蹬踹,眼視左前方(圖20)。

動作要點:左腳下踹時送胯,力達腳跟。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17、高盤閉肘

左腳落步,右腳向左腳後偷步;同時,右拳向左胯處栽打,左掌護於右肩處,眼視左前方(圖21)。

動作要點:重心要移,要有沉墜力。

18、雲臂抽打

隨上體右轉,兩腳碾地成馬步,右拳經頭上方向右向下輪擺,向左下方抽打,左掌稍擺動仍護於肩前,眼視左前方(圖22)。

動作要點:翻身要靈巧,抽打要猛。

19、掖挎

右腳震步後,身體右轉,隨即左腳上步成馬步;同時,右拳變掌撐架於頭右上方,左掌經左肩頭向前下方按截,眼視左前方(圖23)。

動作要點:動作連貫協調,先柔後剛。

20、搓腿縮抱

右掌變拳,自腰間向前擊打,左掌護於肋間;同時,右腳向前搓踢,眼前平視(圖24),上動不停,隨右腳落地,兩腳擦地後滑的同時,右臂屈肘猛向迴帶,左掌迎擊右小臂,眼向前平視(圖25)。

動作要點:搓腳要猛,縮抱時重心要下沉。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21、豁打頂肘

右腳震步,左腳屈膝提起;同時,右拳向前豁打,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26),緊接上動,左腳向前闖步成馬步的同時,右臂擺於體側,左臂屈肘向前頂出,眼視左前方(圖27)。

動作要點:要有向前的衝闖勁。

第四趟

22、高盤閉肘

隨身體右轉,左腳向前蓋步;同時,右拳向左胯處滾臂栽打,左拳變掌護於右肩上方,眼視右前方(圖28)。

動作要點:束身、聚氣。

23、文摔挎

右腳極力向前方邁一大步,左腳擦地跟進成馬步;同時,右臂橫力向外挎打,左掌變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29)。

動作要點:邁步要遠,右拳向外橫挎要有自上向下的砸勁,右膀同時發力。

24、高盤張口

隨體右轉,兩腳碾地成高坐盤步;同時,兩拳變拳成抱球勢,眼前平視(圖30)。

動作要點:束身、聚氣。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25、雙摔挎

左腳極力向前震腳落地,右腳擦地跟進成馬步;同時,兩臂分別向體兩側抖打,眼視左手(圖31)。

動作要點:闖步要遠,要有張力。

26、雲抱下滑頂

隨身體左轉,右腿屈膝提起;同時,右臂以尺骨一側為力點向左前上方裹截,左掌迎擊右小臂,眼視右拳(圖32),緊接上動,右腳震步落地成馬步;同時,右肘以肘尖為力點向下頂擊,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前方(圖33)。

27、進步炮提

左腳向前上步的同時,左掌向前捋抓,隨即右拳向前撐擊,左掌抓握成拳收於肋間,右腿屈膝前頂,眼視右拳(圖34)。

28、獻肘

右腳向後落地成馬步,拳後襬,左肘向前頂出,眼前平視(圖35)。

動作要點:撤步要快,頂肘要猛。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第五趟

29、下雲手高盤張口

左腳向右腳後偷步的同時,兩拳變掌向體右下方雲擺,眼視右前方(圖36),右腳向右側橫跨一步,後腳尖外撤成高坐盤步;同時,隨體右轉,兩掌成抱球勢,眼前平視(圖37)。

動作要點:動作連貫順暢、柔韌。

30、左穿林

左腳向前上一大步成弓步的同時,左膀前擁,兩臂打開,眼視左掌(圖38)。

動作要點:左掌要有穿勁,左臂膀要有靠勁、擠勁。

31、炮提獻肘

此式與27、28式同。(圖39、40)

32、雲劈手甩挎

左腳尖外撤成高坐盤步的同時,隨體左轉,左掌向前捋抓,然後護於右肩前,右拳向左胯處劈打,眼前平視(圖41),隨即做23式動作(圖42)。動作要點:與22、23式同。

33、高盤張口雙甩挎

與24、25式同,惟方向相反(圖略)。

第六趟

34、底盤鑽挎

隨體右轉,左腳上步成虛步的同時,右掌撐架於頭右上方,左掌順勢向前下方插擊,眼前平視(圖43)。

動作要點:轉身進步要快,重心要低,左掌有向上的挑勁。

35、貫手按掌

重心移於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左掌收於肋問,右手成鉤手,向前上方頂擊,眼視右手(圖44),右腳震步落地成虛步的同時,右鉤手變掌向下按擊,眼前平視(圖45)。動作要點:右鉤手上頂要猛,要提氣,右掌下按要柔韌,要沉氣。

36、雙背頂

隨體左轉,兩腳碾地成虛步的同時,兩手握拳,兩肘向體後頂靠,眼前平視(圖46)。

動作要點:重心要穩,上體要有向後的靠力。

37、仙人打坐

左腳退步,重心下移成跪步;同時,兩拳變掌,左右分掛,眼前平視(圖47)。

動作要點:動作協調、柔韌,要沉氣。

38、擁肘

身體直起,隨體右轉,右腳向前上步成弓步;同時,右掌成拳,左掌扶於右腕處向前擁推,眼前平視(圖48)。動作要點:動作協調、連貫。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39、撇扇

左腳向前上步成馬步,兩掌在體前順時針纏繞一週後,向體右下方扇擊,眼前平視(圖49)。

動作要點:動作先柔後剛,發力時要以氣催力。

第七趟

40、回身提按掌(左右)

隨體右轉,左腳上步成虛步,右掌撐架於頭右上方,左掌向左前託插,眼視左掌(圖50)。重複上動,惟動作相反(圖51)。

動作要點:動作迅捷,柔中見剛,右掌撐架也可做掛耳動作。

41、按手撩陰掌

與40勢提按掌同,惟掌下擊(圖52、53)。

第八趟

42、底靠爬提

右腳退步,隨體右轉成跪步;同時,右掌收於肋問,左掌向前撲按,眼前平視(圖54)。

動作要點:翻身要快,氣宜下沉。

43、撇扇

與39勢同(圖略)。

44、抖翎

兩腳擦地向後鉤掛,重心後移,成橫襠步,兩臂打開,眼視左前方(圖55)。

動作要點:動作乾脆利落,舒展大方。

45、戳腳

右掌變拳自腰間向前豁打,左掌護於肋間,右腳向前戳踢,眼前平視(圖56)。 動作要點:戳腳要猛。

46、反搓提

兩掌打開,上體後斜,右腳向前下方蹬踹,眼前平視(圖57)。

動作要點:踹腿時送胯,力達腳跟。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47、撩陰腿

右腳落地,左腳向後蹬出,兩臂平舉,眼前平視(圖58)。 動作要點:支撐腿要穩。

48、翻身挑頂

左腳落步,隨即隨身體左轉,右腳上步成四六步;同時,兩掌變拳,右臂屈肘向前向上方頂擊,左拳收於肋問,眼前平視(圖59)。

動作要點:轉身上步要快,挑頂要猛,力從內發。

第九趟

49、回身擄手

左腳進步,隨即隨身體右轉,右腳倒步成四六步,兩拳變掌自上向下擄帶成鉤手,眼前平視(圖60)。動作要點:轉身倒步要快,擄帶要有內力。

50、捆靠

緊接上動,身體左轉成高坐盤步,右手變拳向左胯處栽打,右肩前靠,左掌護於右肩前,眼前平視(圖61)。動作要點:右肩前頂時,擰腰順肩。

51、抱揣

右腳上步成半馬步,右拳向前下方戳擊,拳眼朝下,左掌護於腹前,眼前平視(圖62)。動作要點:上步要有闖勁,右拳前戳,力達拳輪與小臂尺骨一側。

52、反砸

兩腳向前滑動仍成四六步,同時右拳經胸前向前上方砸擊,眼視右拳(圖63)。

動作要點:滑步迅捷,右拳反砸要有爆發力。

第十趟

53、盤攔提

左腳腳尖內扣,向右腳前上步,隨即,隨身體右轉,右腿屈膝提起,右拳收於肋間,左掌變拳,左臂屈肘向體前攔裹,眼前平視(圖64)。

動作要點:扣步翻身迅捷,上下動作協調一致。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54、戳腳

緊接上動,左拳收於肋間,右拳向前擊出,左腳向前戳踢,眼前平視(圖65)。

動作要點:拳腳齊發,有爆發力。

55、纏肘挎

右腳向前落步成弓步,右拳收於肋間,左拳向前撐打,左膀前靠,眼前平視(圖66)。

動作要點:左拳前撐時擰腰晃膀,力從內發,左臂有向裡的橫勁和纏絲勁。

56、搬攔手

兩腳向後蹭滑,仍成弓步,兩拳變掌,右掌掌心朝下,向前、向上、向外橫砍,左掌收於肋間,眼視左掌(圖67)。動作要點:整個動作迅捷,利落,要有爆發力。

57、引貫手

隨身體右轉,左腳上步於右腳內側成丁步;同時,左掌變鉤手向體前頂擊,右掌收於肋間,眼視左手(圖68)。動作要點:轉身迅捷靈巧,左鉤前頂,力達鉤背,左腳上步時亦可震腳。

58、順提定陽針

左腳向左側上步,隨身體左轉,右腳向左腳內側上一步成丁步;同時,兩手變拳,右拳向前下方擊出,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69)。

動作要點:右腳上步時,右腿屈膝前頂。

59、烏龍滾背

隨身體右轉,右腳退步成僕步,兩拳變掌,兩臂打開(圖70),上動不停,重心上移,右腳向前上步成四六步,兩掌變拳,右拳經腰間向前上方提打,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71)。

動作要點:成僕步時,身體下伏,腰要靈活,甩腰晃膀。  60、雙摺捶通背式

右腳震步,左腳向前上步成弓步,左膀前順,左拳向前頂擊,右拳上架於頭右上方(圖72),隨即兩拳變鉤手,在體前順時針纏繞一小周後,左鉤手擺於體側,右臂屈肘向前盤打,眼視右手(圖73)。

動作要點:整個動作協調連貫,柔中見剛。

第十一趟

61、右擋左貫

隨身體右轉,兩腳碾地成四六步,同時兩鉤手變拳,右拳撐架於頭右側,左拳向前橫打,眼視左拳(圖74)。

動作要點:轉身迅速,擊拳猛烈。

62、右下劈抱

隨身體左轉,兩腳碾地成馬步,右拳向下劈打,左拳撐架於頭左上方,眼視右前方(圖75)。

動作要點:右拳下劈,力達拳輪和小臂尺骨一側。

63、右挑掛

兩拳變掌,右掌上架於頭右上方,左掌下按於體側;同時,重心移於左腿,右腳向前掛踢,眼視右前方(圖76)。

動作要點:動作協調,內外合一。

64、抖翎

右腳落步,隨身體右轉,左腳上步成橫襠步,左掌向左前下方按擊,眼視左前方(圖77)。

動作要點:動作幹跪利落。

65、左擋右貫

與61式同,惟動作相反(圖78)。

66、左下臂抱

與62式同,惟動作相反(圖79)。

67、左挑掛

與63式同,惟動作相反(圖80)。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68、定陽針

左腳向左側落步,隨即右腳上步成馬步,兩掌變拳,右拳經腰間向前擊出,左拳收於腰間,眼視右拳(圖81)。

動作要點:上步要有闖勁,右拳擊打要剛猛,要以氣催力。

69、背步打丹陽

左腳向右腳後偷步,同時兩拳變掌,右掌以掌背為力點向前下方抖打,右掌上架於頭左上方,眼視右前方(圖82)。

70、回身定陽針

兩腳碾地,身體左轉,隨即右腳向前上步成馬步,兩掌變拳,右拳經腰間向前擊出,左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方(圖83)。

動作要點:翻身要快,擊拳要猛,可震腳。

第十二趟

71、回身擄手

同49式同,惟方向相反(圖84)。

72、猴提手

兩掌向上方插擊,右掌在前,眼前平視(圖85)。

動作要點:兩掌前插要有穿勁,擄勁,兩腳可向前滑步。

73、下扶猴

兩腳向滑步仍成四六步,兩掌向下擄撲,眼前平視(圖86)。

動作要點:滑步要快,要沉氣。

74、胸扶猴

右腳上步成馬步,兩掌變鉤手隨身體左轉,刁提於兩肩上方,眼鉤手平視(圖87)。

動作要點:兩膀抖動,要有內力。

75、環貫手

身體右轉成四六步,左掌變鉤手,以鉤頂為力點向前頂貫,右掌護於肋間,眼前平視(圖88)。緊接上動,兩腳向前滑步仍成四六步,右掌變鉤手以鉤背為力點自左手上向前貫頂,左掌收於腰間,眼前平視(圖89)。動作要點:動作協調連貫,擰腰晃膀。

76、胯蹋

左腳向右腳後偷步,左掌上架於頭左上方,右掌下抖打(圖90),緊接上動,右腳向後蹬掛,兩臂向體前合抱,眼前平視(圖91)。動作要點:要有腰胯力。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77、豁打頂肘

身體右轉,右腳震步,左腳抬起,右手變拳向前豁挑,眼前平視(圖92)。左腳向前闖步震腳,右臂後拉,左臂屈肘向前頂擊,眼前平視(圖93)。

動作要點:頂肘要有衝勁,靠勁,頂勁,挑勁。

78、大纏肘。

與4式同。(圖94)。

79、抖翎

隨身體右轉,兩腳向後蹭掛成橫襠步,兩拳變掌左右打開,眼視左前方(圖95)。 動作要點:乾脆利落。

80、滾臂摔挎

隨身體左轉,右腳提起,落至左腳內側,成丁步;同時,右掌變拳經右肩處向體前下方滾臂栽打於襠前,左掌護於右肩前,眼視右前方(圖96)。上動稍停,右腳向右後方橫跨一大步,左腳擦地跟進成馬步,右臂橫力向外撥打,拳心朝上,左掌變拳收於肋間,眼視右拳(圖97)。

動作要點:滾臂時束身,右腳可在左腳內側震腳,右腳跨步時也可震腳。

81、閉肘收勢

左腳向右腳內側震腳,同時,左拳向右側腰胯處栽打,右掌護於左肩前,眼前平視(圖98),上動稍停,左拳變掌,兩掌擺於體側後,經頭上,向下按於腹前,隨即兩掌垂於兩大腳外側,眼前平視(圖99、100)。

動作要點:動作柔緩、自然,呼吸調勻,隨手下按,氣沉丹田,精神飽滿振奮。

八極門傳統拳法行劈拳,簡捷樸實,開合相問,剛柔相濟,長短互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