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天使投資人最高收益達866倍,但蔡文勝一念之差錯過了

7月9日,香港,有云無風,空氣溼度78%,體感溫度約30℃。這不是一個令人感到愜意的天氣。

然而,位於中環的港交所門前一大早就排起了很長的隊,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都在等待著參加不久之後的小米上市儀式。

9點30分,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燈光的照耀與鏡頭的聚焦下上臺敲鐘,伴隨著鐘聲響遍約交易大廳,小米股價開始滾動。

這是雷軍的收穫時刻,也是投資人的收穫時刻。最早期的投資者,第一筆500萬美元投資,如今可以換來高達866倍的回報。

在這些人之中,本該出現一個身影——著名投資人蔡文勝。蔡文勝和雷軍相識多年,在今年5月2日的“王峰十問”中,他回憶說:“當時我是有機會去投資到他的。因為小米的融資非常快,而且一開始規模就很大,超過了天使投資的範疇,所以當時雖然覺得小米會成功,但自己卻沒有主動去投資。”

就這樣,蔡文勝錯失了小米這棵“搖錢樹”。

每個中國投資人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投出“下一個BAT”。而蔡文勝,卻是一個讓“下一個BAT”從手中溜走的人。

1

因考慮太多而錯失小米,很不像蔡文勝的投資風格。在互聯網投資江湖,相比雷軍“早期投資一般只投熟悉的人或者是熟人介紹的項目”,蔡文勝要大膽、果敢得多。

當年與百度、軟銀、IDG競購暴風影音時,蔡文勝親自前往哈爾濱,找到暴風影音作者周勝軍,僅憑一個口頭協議,就在半小時內將1200萬元人民幣劃到了對方的賬上,這是他當時幾乎全部的積蓄。

投資熊俊也前後用了不到24個小時。當時熊俊剛剛準備創業,經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介紹認識了蔡文勝。兩人只見了一次面,吃了一頓飯,什麼協議也沒簽,第二天早上,他就收到蔡文勝上百萬元人民幣的投資。而在那時,他連做什麼項目都沒想清楚。後來,熊俊才做了91助手。

而這樣近乎冒險的行事風格,在蔡文勝成為天使投資人之前就已經顯現。

1999年,浪蕩菲律賓五載的蔡文勝經歷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拿著變賣全部家當換來的35萬港幣,準備要攜家眷去澳洲發展。

臨走之前,他準備先回一趟石獅老家探望父母。9月26日,他來到香港準備轉機回內地,機緣巧合之下,他接觸到了人生中第一支股票盈科數碼,於是,就從自己僅有的35萬港幣中拿出了30萬全部用來炒股,剩下的5萬匯給了已經身在澳洲的妻兒。

4個月後,2000年1月,蔡文勝在中國互聯網第一次大泡沫來臨前將股票賣出,當初的30萬,轉手之後就變成了100多萬。“做股票實在是太爽了,不用天天跟人家打交道,就看著電腦研究各種資料就能發財。”

他給已身在澳洲的妻子打電話,“你們回來吧,我不去澳洲了。我30萬能變成100多萬,明年一定能變成1000萬。”

許多年後,當蔡文勝回首這段經歷時,在感到“非常幸運”之餘,仍不免心有餘悸。因為就在蔡文勝出手股票不久,盈科數碼的股價飆升至28元的至高點之後就開始了直線下跌,最後跌到了幾毛錢,曾經的5800億港幣市值轉眼之間變成了空氣。

此後直到2007年,蔡文勝沒有再觸碰過任何股票。

不管怎樣,香港在互聯網泡沫之中迎來了新世紀,蔡文勝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有兩條新聞對他產生了很大的觸動:一條是李嘉誠花費300萬港幣加上3%的期權購買了一個名叫“tom.com”的域名;第二條是當時有一個名叫“business.com”域名的出售價格達到了750萬美元。

於是,蔡文勝將目光瞄準了域名生意,“我就喜歡幹那種一塊錢賺一百塊的事,一塊錢賺五塊的事實在太慢了”。

2000年4月21日,他用一萬元買了人生第一臺電腦,開始了互聯網創業之路。然而,在前面等待他的,卻是“一個非常大的低潮”。那年他瘋狂註冊了一千多個域名,“想著註冊完,就等著發財了”。

現實卻給了他當頭一棒,“一千多個,基本沒有人來問價”,他將那些域名稱作“垃圾”。

但是,對細節的精準洞察能力,最終給蔡文勝帶來了成功。

2001年,蔡文勝忽然發現被別人註冊過的“好域名”會因為沒交錢“掉下來”。於是,他自己建立了一個域名庫,每天盯著什麼時候會掉下來有價值的域名,再去核實能不能重新註冊。

據他自己說,當時全世界關注域名的應該有幾十萬人,在中國估計大概有十萬,“跟我一樣懷揣著夢想,希望天上能掉餡餅、能夠發財的最少有十萬人”。

要在這十萬人之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以蔡文勝當時註冊到的“FM365”為例,該域名是聯想推出的一個門戶,於1999年10月21日註冊,2003年到期。

正當大家都認為該域名會在2003年10月21日到期準備爭搶時,蔡文勝卻發現按照域名規則,真正到期日應該是12月1日,“這樣,就可能淘汰了90%的競爭對手”。

除此之外,蔡文勝還將註冊資料提前都填寫好了,在其他人最快10秒的填寫時間內,他能夠每秒提交一次,“這樣又可以淘汰90%”。

為了獲得更快的網速,身在廈門的蔡文勝特地跑去上海租了一臺服務器,這樣指令就可以更快地通過太平洋電纜傳輸到美國總部,“這樣我又淘汰了90%的人”。

在填寫資料時,他發現填寫的信息是可以事後修改的。於是,他將自己的名字寫作1,地址寫作1,郵箱也寫作“1@com”。這樣一來,原本要佔用50個字節的資料信息僅需花費5個字節。再加上他發現不填DNS可以省略掉一些驗證環節,最終的結果是他成為了10萬個人之中唯一一個成功者。

他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我可以驕傲地講,在當時只要任何域名掉下來,我肯定是前三名能拿到的。”

很多年後,當《今晚財訊》(ID:jinwancaxun)記者和一名投資人聊起蔡文勝時,儘管已經投資很多成功的項目,但對方仍將他稱為“那個搞域名的”。

小米上市,天使投資人最高收益達866倍,但蔡文勝一念之差錯過了

2

“他是個直覺天才。”快的打車創始人、現任泛城資本董事長、幣圈大佬陳偉星曾經給與蔡文勝很高的評價。而蔡文勝“直覺”的養成,或許與他的成長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

1970年1月,蔡文勝出生在福建省晉江縣石獅鎮(今為石獅市)下轄的一個擁有3000多人口的村莊,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母親是一名菲律賓華僑。

對發財的渴望或許是這個貧窮家族的基因。蔡文勝的一個叔叔年輕時去了菲律賓闖蕩,結果一去不返,這導致了父輩的兄弟姐妹“不敢再去了”。

當時,蔡文勝的父親每月工資30元,他曾經私下收購同事多餘的糧票,再轉手賣給村裡有錢的華僑。結果,因為“投機倒把罪”,他被抓了起來,最後繳納了3000多元的罰款後才得以脫罪。不過卻因此丟了工作,令家庭狀況陷入了困頓。

為了養活家人,蔡文勝的父親只能去山上偷地瓜,去公家的池塘偷魚。幼時的蔡文勝也體會過掙錢的不容易,他種過地,撿過牛糞,八九歲時還賣過冰棍。

1984年,結拜兄弟蔡寶忠從香港回鄉省親,給蔡文勝帶了一條20塊錢的褲子作為禮物。蔡寶忠告訴他,自己一個月能賺3000塊。這個數字令蔡文勝驚詫不已,“我第一次知道人可以賺那麼多錢。”當時他的感覺就是“如果自己也能賺那麼多錢,人生就圓滿了”。

第二年,剛唸到高一的蔡文勝像自己的很多朋友一樣選擇了輟學,因為當時他已經是家裡唸書最多的人了。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們那邊開始好賺錢。聽說很多人擺地攤,一天可以賺二三十塊,就晃動了。”

蔡文勝與一名同學一起,各自找家裡借了500塊錢,然後在石獅大侖街擺地攤,賣計算器、傻瓜相機、化妝粉餅,“有時一天能賺百來塊錢”。

正是那段練地攤的經歷,磨練出了蔡文勝獨特的“生財之道”與對商機的敏銳。

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大陸,仍是一片流行文化貧瘠的土壤。據蔡文勝回憶,“當時中國沒有幾個歌星,大家聽的就是蘇小明、鄧麗君,但是當時在大陸幾乎是買不到鄧麗君正版磁帶的。”

注意到了大多數人難以支付每盤十幾塊錢正版磁帶的價格的情形,蔡文勝便做起了“盜版錄音帶”的買賣。他將錄音機拆開,把裡面的主動齒輪換成更大的,這樣就可以加快翻制的速度,別人一小時翻制三盤,蔡文勝卻可以翻制六盤,“24小時開幹,一天就能錄製一百多盤。”

1988年,居住在他家隔壁的堂兄蔡炯明創立了服飾品牌斯特蘭,由此賺了幾千萬元。同樣,由其創辦的服飾品牌金犀寶,是福建最早到中央電視臺做廣告的企業,並於1998年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福建公司,“比世茂、恆安都早幾個月”。

據蔡文勝回憶,是蔡炯明讓他產生了“創業”“企業經營”和“香港上市”這三個概念。他當時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可以超越堂兄。“如果我留在石獅,或許我也會做一個七匹狼出來。”

當然,蔡文勝沒有留在石獅,他於1995年去了菲律賓。後來在廈門經營數年域名生意後,又於2004年攜著“265.com”,來到了北京。

據雷軍回憶,“蔡文勝很善於交朋友,他來北京之後和大大小小的互聯網公司老闆都有接觸。”雷鋒網創始人林軍也曾在文章中寫道,“每次到北京,都會在各個局裡聽到關於蔡文勝的故事,薛蠻子是他的天使,雷軍是他的朋友,黃明明是他的夥伴,王峰被其兜售過域名,馮鑫被其一起謀局暴風,蔣濤請他做嘉賓,梁寧和他討論風水……”

北京的經歷,給了蔡文勝關於“天使投資”的啟蒙。在這裡,他見到了投資自己“265.com”的IDG創始合夥人熊曉鴿、周全、過以宏等人。蔡文勝回憶稱,正是他們教會了自己什麼是天使投資,什麼是VC創投。他心中充滿了崇拜與感激,以至於與他們見面握手之後,“好幾天都捨不得洗手”。

從2005年開始,蔡文勝分別天使投資了CNZZ數據統計、大旗網、58同城和暴風影音等諸多項目。其中,58同城與暴風影音分別於2013年和2015年上市,蔡文勝當初的百萬投資收穫了數億元的回報。

在這期間,蔡文勝還和李興平一起創建了4399小遊戲,但這是一個命運多舛的公司。2015年,4399因未能及時交齊材料而被證監會叫停上市。2017年6月20日下午,當4399排隊深交所再次籌備上市時,卻又發生了“上海鼎麟股東蔣和平與李勝利實名舉報4399意圖欺騙上市,蔡文勝涉嫌偷逃國家數億稅款”一事。儘管這場更像鬧劇的風波最終以“舉報人道歉”的結局收場,卻依然拖慢了4399上市的步伐,4399至今仍未能夠成功上市。

2007年,剛賣掉校內網的王興,準備殺入團購,找到了蔡文勝。當時蔡文勝認為,團購是很難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業平臺的,於是拒絕了王興。

2008年,蔡文勝將“265.com”賣給谷歌之後,回到了廈門。因為要回廈門,蔡文勝順便錯過了另一個創業者,張一鳴。

當時,其做域名的團隊已經發展到了38人的規模,蔡文勝勸退其中的10個人,讓吳欣鴻從剩下的人中找出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最談得來的18個員工,成立了美圖公司。

正是這家公司,實現了蔡文勝“香港上市”的夢想,讓他得以像當年的堂兄一樣在港交所留下自己的身影。

小米上市,天使投資人最高收益達866倍,但蔡文勝一念之差錯過了

3

2016年12月15日,隨著蔡文勝、美圖公司CEO吳欣鴻和代言人angelababy手裡的鐘錘落下,美圖公司正式成為近10年香港股市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也是深港通開閘後迎來的最大一筆IPO。美圖也成為繼騰訊之後,在港交所上市的最大互聯網企業。

美圖也是蔡文勝第一家真正意義上出面執掌的公司。在做客訪談節目《艾問·人物》時,蔡文勝給出了他從“幕後”走向臺前的原因:“在2012年覺得原來美圖能影響那麼多的人,原來能夠做出更多的事情,所以我才全力投進來。”

不過,直到2015年4月,蔡文勝才正式出任美圖秀秀的董事長。在此之前,微博上一個擁有千萬粉絲的草根微博大號“冷笑話精選”開始推送一些宣傳美圖秀秀軟件與美圖手機的博文。據《創業家》報道,在“冷笑話精選”的背後,是一個龐大而隱秘的“微博福建幫”。蔡文勝正是“冷笑話精選”的投資人,他擁有的賬號至少控制了1/8新浪微博用戶。

按照港交所和美圖的上市資料規定,上市股東及基石投資者在公司上市後6個月屬於禁售期,也就是說,美圖的控股股東或一致行動人在上市6個月裡不能出售公司股票。

2017年3月,面對連續飆升的美圖股價,蔡文勝明確表示,“6月持股解禁不會減持”。可就在3月27日,蔡文勝的兒子Cai Rongjia便拋售了約4600萬股的美圖股份。4月12日,Cai Rongjia再次減持30萬股,套現約355.8萬港元。截止到5月5日,Cai Rongjia總共套現9億港元,所佔股份已不足5%。

據當時的媒體報道稱,5%是一個關鍵數字,佔股低於這一數字的持股股東,再次拋售將無需披露。

針對“蔡文勝拼命站臺,兒子卻狂沽套現”一事,外界紛紛猜測這是父子兩個為收割韭菜演了一場“雙簧戲”。對此,美圖公司回應稱,“Cai Rongjia不是美圖公司員工,我們不會參與個別股東或投資者的投資決定。”

有業內人士在當時表示,“雖然Cai Rongjia不是控股股東,但與蔡文勝的父子關係實際就有如同一個人。”

不論如何,蔡氏父子在這一場“風波”中,已經賺得缽滿盆溢。

小米上市,天使投資人最高收益達866倍,但蔡文勝一念之差錯過了

4

2018年1月5日,有消息稱美圖公司要進軍區塊鏈。

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風口,美圖股價藉此傳言一夜飄紅,瞬間大漲6%。據媒體報道,在此之前,蔡文勝曾以10元的價格買入650萬股美圖股票,短短十幾天,他的個人財富隨風扶搖直上,獲利1000多萬港元。

1月15日,美圖公司對外“闢謠”,表示“絕不涉足ICO、不發行代幣”。

然而,短短一週之後,美圖卻公佈了自己的區塊鏈方案白皮書,聲稱要“通過為用戶創建一個去中心化、安全加密的身份通行證:美圖智能通行證,從而聯連通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創造一個可信的區塊鏈環境”。

2月13日,距離春節假期只有兩天,許多人早已無心工作,美圖公司卻依然“兢兢業業”,在這天上線了一款支持多種主流數字貨幣的數字貨幣錢包“Bec錢包”。

彼時的蔡文勝,經常以輪值群主的身份主持著名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微信群,該群成員包括天使投資人、創業者、炒幣者和娛樂明星等各行各業的知名人士。

在群中分享“我為什麼看好區塊鏈”時,親身經歷過世紀之交的互聯網泡沫的蔡文勝表示:“區塊鏈是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大的泡沫。以前的泡沫都是區域性,區塊鏈通過互聯網傳播變為全球性的一個投機行為……我們只能擁抱泡沫,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同時,作為一直以來都十分“愛惜自己羽毛”的投資人,他還罕見地談到了自己對“割韭菜”的看法:“再說一遍,A股、港股70%公司也是IPO割韭菜,只是名義上好聽,監管下割韭菜,但其實增加成本。ICO也是大部分割韭菜,但更加透明,韭菜更能成長。”

2月23日,一款名為BEC(Beautychain,美蜜幣)的代幣登陸OKex交易所進行ICO。甫一上線便暴漲超過4000%,其總市值達到280億美元,是美圖公司的四倍。

事實上,該代幣價值能夠一飛沖天並不是偶然。由於名稱與美圖錢包的相同,許多人自然而然地將其與美圖公司扯上了關係。在某種程度上,美圖公司此前的連續動作為該代幣的紅火起了很大的鋪墊作用。

正是因為這層關係,對蔡文勝和美蜜幣關係的質疑緊隨而至。蔡文勝隨後在個人朋友圈出面闢謠:“據我們所知,BeautyChain(美鏈)是由第三方獨立機構開發的區塊鏈產品。美圖旗下海外應用產品BeautyPlus與其在海外有推廣合作,美圖不涉及BeautyChain其他業務。另外,也發現一些微信群傳播美圖代發幣更加是不真實,美圖沒有發佈任何代幣或者token,請周知。”

4月22日,BEC美蜜合約出現重大漏洞,黑客通過合約的批量轉賬可無限生成代幣。天量BEC從兩個地址轉出,引發拋售潮。OKEx於當天發佈公告稱,由於BEC出現交易異常,交易所已經暫停了BEC交易和提現。頃刻之間,百億價值如空氣一般煙消雲散,BEC的價值幾乎歸零。

儘管有蔡文勝的聲明在先,但是“BEC是不是蔡文勝和美圖搞的?”還是與“中本聰是誰?”一併成為了幣圈兩大未解謎題。

事實上,除了美蜜幣代稱BEC與美圖錢包代稱Bec完全一樣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線索在凸顯蔡文勝執掌的美圖公司與BEC的關係。作為知名數字貨幣交易平臺,OKex對上線幣種素來格外嚴格,不僅需要上傳項目負責人的ID護照文件,還需要所有創始團隊成員的身份資料、地址證明。但是,BEC偏偏避開了這些步驟,這是否與蔡文勝是OKex的投資人有關,令人存疑。

此外,今晚財訊(ID:jinwancaxun)注意到,美鏈的白皮書上寫著:美圖進入海外市場的第一款產品BeautyPlus是接入BEC的第一批種子業務。而且,BEC美鏈項目背後的開發團隊是PressLogic。PressLogic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名為Ryan Cheung,在此人的領英個人主頁上張貼著一則新聞,其中提到“美圖認購位於香港公司PressLogic的股份,用以推行原生廣告業務”。

有媒體經過層層剝繭抽絲,扒出BEC的官網域名“beauty.io”註冊人為蔡文勝的結拜兄弟蔡寶忠,此人用香港拼音名字註冊了一系列域名,留下的聯繫方式都是蔡文勝創辦的cncn.com的、蔡文勝的老搭檔張立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由此,外界猜疑蔡寶忠和張立不過是蔡文勝其人與BEC之間相隔的兩隻“白手套”罷了。

在4月裡,蔡文勝四度出手,斥資1億元港幣,分別於13日、16日、25日與26日總共增持1210萬股美圖股票。外界紛紛質疑他增持股票的資金正是通過BEC“割韭菜”而來。

小米上市,天使投資人最高收益達866倍,但蔡文勝一念之差錯過了

5

2018年5月,一款名為“愛思幣”(AISI)的代幣在網絡上流傳開來,蔡文勝曾在“愛思數字夥幣”微信群深夜發言稱,“應該說500AISI幣就是500超級節點,賣出幣就是轉移節點。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可以發行另外一個愛思token為交易流通幣。”

6月1日,愛思幣在Qbtc、優比特和YEX等小交易所上線後,最高價格曾被炒到了500多萬一枚,不過短短十八天之後價值即歸零。

當時,針對“愛思幣是蔡文勝所發”的質疑,蔡文勝在朋友圈對此否認:如果我能隨便發幣一個賣幾百萬,我還要辛苦創業做投資幹嘛?

在愛思幣最終消失的一個月之前,5月2日,蔡文勝參加“王峰十問”時談到,“現在區塊鏈的投資就如同2000年你去做互聯網投資,挺難保證大部分會成功,可能少數會成功。但是,區塊鏈的項目如果你投中了一個,可能回報就是幾十倍。”他坦誠自己“大大小小,投了差不多十幾個區塊鏈的項目”,不過其中“有回報很多的,也有現在還是虧錢的”。

如今,雷軍身家達到124億美元,在福布斯富豪榜全球排名第115,直逼李彥宏。而經歷了美圖股票一年半多時間的跌跌漲漲,蔡文勝的個人財富則已縮水至12億美元,跌到了1890名。長久以來“隨風而舞”的蔡文勝,早已被雷軍遠遠甩在了後面。

現在,區塊鏈於他,可能更像當年的那支股票盈科數碼。一位區塊鏈項目創業者對《今晚財訊》(ID:jinwancaxun)表示,以蔡文勝為代表的傳統資本之所以會選擇入場區塊鏈,只是為了能趁著風口撈一把,"只有先炒起來,才有錢賺。"

在“擁抱”區塊鏈的蔡文勝身上,我們仍然能夠看到當年那個人的影子——敢從全部身家35萬中拿出30萬來冒險炒股。

儘管當年錯失了小米,但是在小米IPO之前,蔡文勝還是認購了價值上百萬美元的小米股票。不知此時買入小米的蔡文勝,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