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只是開始,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近日,蔡文勝發表“數字貨幣只是開始,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的觀點,引起創投界的認可。

關於泡沫,我的理解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次資本市場的泡沫,包括鬱金香,包括1929年美股大崩潰,包括近一點的,比如說1997年的東南亞危機,包括2008年的次貸危機,但這些泡沫基本上都是有區域性的,參與面並沒有涉及到全世界。現在的比特幣是覆蓋了全世界和全人類,風暴規模是最大的,所以它如果是泡沫,一定也是人類歷史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

蔡文勝這段話涵蓋的內容可以很簡單地理解:參與數字貨幣的人數是3000多萬,但是它帶來的變革是全球性的。所以,這個總數只能算開始。不參與,就是最大的風險!

風險一:跟不上數字化時代

未來,我們所有的資產都將被價值數字化代替。房產、知識產權、著作權等等,就不用多說了,白紙黑墨的繁雜程序將完全剔除,直接記錄在區塊鏈世界裡。而其中,最需安全感的資金也被安放於加密世界中。沒有造假,每個數字貨幣都有特定的編號;沒有匯率,數字貨幣應用於全世界;沒有騙款,真實記錄每一筆消費記錄……

數字貨幣只是開始,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如果,你還拿著錢去旅遊,麻煩的是你自己;如果,你還拿著房產證去變更,辛苦的是你自己;如果,你還為自己的著作去打官司,消磨的是你自己……

風險二:處不了大數據時代

相信大家都被“大數據”困擾過。舉個例子,你剛買的手機卡,三個月都沒下載過軟件,是不會有騷擾電話的。但只要隨便下載個APP,幾天內就會收到營銷電話。這不是某些軟件的原因,是整個大數據時代信息氾濫造成的。區塊鏈就能有效應對隱私洩露問題,讓你在大數據時代活得瀟瀟灑灑。

身份證不是人才有的,數字貨幣也有。所以,綁定數字貨幣這一項“身份證”,就無需擔憂再被騷擾。

數字貨幣只是開始,不參與才是最大風險!

風險三:享不了共享化時代

共享,是國家推崇的新概念,是社會營造的新氣氛,是大眾追求的新生活。就支付功能來說,人民幣、第三方支付是無力前進的。人民幣的流通成本無法支持,第三方支付方式的中心化完全背離,數字貨幣點對點傳輸就能實現共享。

未來,你使用的共享產品(單車、汽車、充電寶等等)倘若是被破壞的,你可以追蹤到上一位使用者,並讓他無權再次使用,而你也會得到數字貨幣的獎勵。

追不上時代的後果,就是被淘汰。雖然你現在已經不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了,也看到了別人滿嘴流油的樣子,卻只是感到惋惜。在時代漸漸逼近的態勢中,MOC最新加密數字貨幣如雨後春筍地出現,就是給予你最大的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