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斯蒂芬·吉利根老师说,我们身体里住着现在的自己,也住着5岁的自己、10岁的自己。

明日儿童节,祝各位梁友圈的各位小朋友节日快乐!

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更有幸福的能力的人,对于当今的很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个要花很长时间思考的一件事。

到底我们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在20年之后是还有价值?在《生命·觉者》系列访谈中,梁老师与各个领域的老师讨论了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蔡志忠老师、彼得·圣吉老师、郦波老师、久保田競老师、桑原克己老师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呢?

一起来看。

01《生命·觉者》梁冬对话蔡志忠

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有很多人误以为这辈子没干得好,下辈子可以重新来过。其实不是,一辈子是很短的。

我常说,一个人把自己活出自己是最重要的。当然,这个要关起门来自己先想清楚,不能去外面跟别人比较。

如果我们盲目地相信白纸黑字就是真理,那真的就是完全没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跟判断力。

一个人死时候,认识他的人也死了。这个人有没有来过地球,其实是没有关系的。除非你能够增高地球的哲学,数学、物理或所有的巨人的肩膀。

02《生命·觉者》梁冬对话久保田競

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出生之后,要多跟孩子玩“藏猫儿”这个游戏,这是一个记忆的训练。

思考是从0岁开始。最近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教孩子们学心算这件事情。

不是用批评教育来让孩子做得更好,而是让孩子根据他自己的想法意识去选择更好的做法。

越培养锻炼思考能力,孩子就会变得越聪明,就会慢慢地能够思考自己,每天要做些什么事情,用自己的意志自主决定自己要干的事情,记住越来越多的事物。

03《生命·觉者》梁冬对话桑原克己

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环境和榜样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

让孩子去寻找自己真正想学的东西,喜欢做的事情,这才是成功考入一流大学的秘密。

孩子们是要生存于未来的,所以不要把我们现在的常识和价值观之类的东西过分地灌输给他们。

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去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04《生命·觉者》梁冬对话彼得·圣吉

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重视从2-4岁开始的早期教育。因为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幼年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所以主体性教育事实上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作为家长或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和孩子建立联系,了解对孩子来说究竟什么是本然的。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感觉大自然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样。

愿景不仅仅是一个想法,这原来是一种“原力”,愿景只需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想要创造什么?”

05《生命·觉者》梁冬对话郦波

蔡志忠、彼得·圣吉、郦波、久保田競和你分享儿童教育的智慧

一定要少年立大志。志向的“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念头,也不是我要做什么人,而是打开精神空间的一种方式。

年轻一代好像能力很强,视野非常广阔,格局也很大,地球都成村了。其实最大的危机就是内心的精神世界日渐萎缩,而且是崩塌。

今天我们又看到西方的很多大学,包括哈佛,一年级不选专业。剑桥都到二年级才开始选择。为什么?通识课程得加大力度。

《生命·觉者》 系列

访谈纪录片 ,正在更新中

关注自在睡觉

每周六 晚9点 观看最新一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