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美國經濟哪個強?

為難的孤獨


美國的經濟實力一直都比日本強,即使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經濟曾經一度有趕超美國態勢,但日本都沒有超過美國,日本經濟總量佔美國的比重最高的時候,也就70%左右。



目前日本的經濟實力和美國已經不在一個檔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GDP為798654億美元,其中美國以193906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約佔世界的24.3%,中國大陸以122503億美元位居第二,約佔世界的15.3%,而日本經濟總量為48721億美元居第三位,約佔世界的6.1%,美國經濟總量約是日本的四倍。雖然日本在海外擁有鉅額資產,但即使日本把海外資產算在內,日本的總產值也都沒達到美國19.39萬億美元的GDP,況且美國的海外資產也不弱。

人均GDP方面,2017年美國人均GDP為5.95萬美元,而日本人均GDP為3.84萬美元,美國人均GDP是日本的1.55倍。


1995年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發展的一個頂峰。當年日本經濟總量54548億美元,美國經濟總量為76640億美元,日本經濟總量約佔美國的71%,人均GDP更是美國的1.6倍。但此後日本經濟經歷持續低迷,直到2010年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被中國取代,到了2017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是日本的2.5倍。

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大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日本形成了許多強大的財團,比如三菱、三井、住友、富士等,並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本土企業。以世界500強企業為例,看看日本當時有多強。1995年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以以149家企業屈居第二,雖然美國五百強企業仍然排第一,有151家企業上榜,但僅比日本多出2家企業而已。


當時全球前十大企業中,日本就佔了6家,而且前四大企業都被日本包攬,全球前十大企業美國僅有3家而已。

而2017年世界五百強企業,日本僅有51家企業上榜,前十大企業中,日本只有排名第5的豐田公司上榜,而排名日本第二的本田汽車在五百強裡位居第29。而美國則有132家企業上榜,仍然位居第一,第二的位置已經是中國,有115家企業上榜。前十大企業美國4家,中國3家。由此可見,這20多年來日本經濟確實發展得不怎樣,“失去的二十年”並非空穴來風。

日本經濟實力雖然不及美國,但日本仍然是經濟大國、強國。目前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短時間內還沒有哪個國家能挑戰日本的經濟地位。日本和美國但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但美國的體量遠大於日本,所以日本在經濟實力方面一直沒有趕上美國也是正常的。


錦繡中源


一、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20世紀70年代,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主地位大大動搖,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其主要表現有: 第一,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沖擊,美國喪失了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美國為了維持其霸權地位和冷戰的需要,負擔了沉重的經濟援助和軍費開支,因此美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從60年代初開始不斷惡化,國際市場多次出現美元危機。尼克松政府上臺後,開始改變經濟政策,於1971年8月和1973年3月兩次宣佈美元貶值。自此西方各主要國家的貨幣同美元的比價,由固定匯率制變為浮動匯率制,標誌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最終崩潰。 它標誌著戰後美國世界經濟霸主地位的喪失。德國的馬克、日本的日元繼美元之後成為國際貨幣。

第二,美、歐、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三大經濟中心確立。 由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在70年代美國經濟相對衰落的同時,西歐國家和日本經濟卻得到了高速發展,美國稱霸的局面開始演變為美、歐、日三足鼎立,資本主義世界三大經濟中心確立。西歐從1951年建立煤鋼共同體起步,到1967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成立,經濟得到巨大發展,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末,歐共體的經濟實力超過了美國。日本經濟在60年代高速增長,成為美國越來越難對付的競爭對手,到20世紀70年代初,更是一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在貿易方面,西歐、日本與美國的矛盾和摩擦愈演愈烈。1971年,美國首次出現貿易逆差,1985年,美國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變成了最大的債務國。1975年舉行的第一次西方首腦會議是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的一個重要標誌。

第三,戰後蘇聯經濟地位的變化。 由於戰前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堅實基礎,因此戰後蘇聯經濟得到了較快恢復和發展。到70年代初,蘇聯已經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尤其在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美蘇戰略武器平衡的局面。但是由於社會主義國家長期以來相對封閉,“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因此到80年代初,蘇聯經濟陷入了停滯、衰退的境地,1987年其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地位被日本所取代。 第四,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崛起。 60年代中期以後,東亞、拉美崛起了一批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推動世界經濟朝著多極化發展的新興力量,其中的代表包括有亞洲“四小龍”之稱的韓國、新加坡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以及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國家。但是,進入80年代,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惡化,加之發展戰略失誤等原因,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陷入嚴重的經濟困境。 80年代,世界經濟進入激烈動盪和低速增長的新階段,迫使各種不同類型的國家都開始了經濟調整與改革。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貨幣供應學派的經濟政策取代了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並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利用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對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戰略也進行了調整,其中中國開始實行全面的改革開放政策,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然而,蘇聯東歐國家由於改革失誤和固有弊端積重難返等原因,使得經濟發展一落千丈,有些甚至走向國家解體,使社會主義事業毀於一旦。

四、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加快發展 20世紀80年代末,世界政治發生劇烈動盪,兩極格局瓦解。隨著兩極格局的解體,經濟因素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經濟科技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成為國際關係的焦點。美、日、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激烈競爭,直接推動著北美、亞太、西歐經濟區域化的發展,形成三大區域組織相互依賴、相互鬥爭的新格局。 1.歐洲聯盟 歐洲聯盟是目前最有成效、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性集團,現有25個成員國。歐洲聯盟(簡稱歐盟)是在歐洲共同體基礎上發展而來的。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裡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以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為目標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1日《馬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成立,標誌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著經濟政治實體的過渡。 值得一提的是, 1999年1月1日歐元的如期啟動,是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國際貨幣體系中最重大的變革,國際貨幣體系出現新的競爭格局,從而對國際金融和世界經濟產生重大影響。2000年2月,歐盟首腦會議確定五年發展目標,提出要建立政治聯盟,包括外交和安全聯盟,使經濟集團化發展又向前邁進一步。2004年5月1日,歐盟成為擁有25個成員的國家集團。歐洲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大大刺激了其他地區一體化的發展。 2.北美自由貿易區 北美自由貿易區是在美國和加拿大1987年10月達成自由貿易協定的基礎上,1994年吸收了墨西哥而組成的統一市場。1992年10月,美加墨三國首腦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並於1994年5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經濟集團,具有重大意義。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為整個拉美的貿易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為美國成功地將拉美大國墨西哥納入以自己為龍頭的自由貿易體系,無疑為美國同其它拉美國家的經濟合作樹立了一個典範,增強了這些國家與美國合作的信心。 3.亞太經合組織 亞太地區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民族宗教傳統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別,因此一體化進程顯然落後於前兩個地區。20世紀60年代日本首先提出建立“太平洋共同體”的倡議,但直到80年代末,面對歐洲、美洲等區域經濟的發展,經 澳大利亞提議,首次亞太經濟合作於1989年11月在堪培拉舉行,美、加、澳、新、韓、日六國以及東盟參加了會議,亞太地區有組織的經濟合作正式起步。1993年6月,正式啟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名稱,每年召開一次非正式首腦會議。其後中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墨西哥、巴布亞新幾內亞、智利、俄羅斯、秘魯、越南相繼正式加入,目前該組織擁有21個成員國。中國於1991年加入該組織。 亞太經合組織宗旨是廣泛協調各成員國的經濟和貿易政策,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和技術交流。目標是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APEC的協調機構是高層會議,該組織常設秘書處在新加坡。同其他兩個組織相比,亞太經合組織有很多獨特之處。從發展階段上看,它仍然屬於一個政府間合作的經濟論壇;從成員國來看,它包括經濟水平不同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組織原則上看,它形成一個獨具特色的“亞太經合組織方式”,即在承認多樣性的前提下,實行互利、協商一致、自願、靈活、漸進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