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丨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讽刺错了对象

原创丨相声名段《关公战秦琼》讽刺错了对象

《关公战秦琼》是相声老艺术家侯宝林的著名相声段子,提起来妇孺皆知,讽刺的对象是山东军阀韩复渠和他的父亲。

《关公战秦琼》说的是旧社会山东军阀韩复渠为他的父亲祝寿办堂会,请来戏班子演唱一出红净戏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演员正卖力气地演出,可老寿星没看出好来,还问左右:那个红脸的家伙是什么人?左右回答说,那是关羽关二爷。老寿星说:难不成他比咱山东好汉秦琼还厉害吗?就让他们演一出关公和秦琼比武的戏,看到底谁厉害。演员们说没有这一出戏,他们不是一个朝代的,没法演。老寿星一听恼了,怎么就不能比,我饿他们三天不管饭,看他们能不能演。结果,演员们勉强上演了一出《关公战秦琼》的莫名其妙的尴尬戏,唐朝的名将秦琼大战4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关云长。

《关公战秦琼》点名道姓讽刺的是韩复渠和他的父亲,说他们完全是一对没有文化,不知历史,蛮横霸道的典型。而其实,相声讽刺的对象错了,韩复渠和他的父亲可不是那样的人。

本文不是为韩复渠作全面评价,但批评一个人总得有事实作证。

韩复渠和他的父亲原本都是文化人

据地方志和族谱记载,韩复榘生于今霸州市煎茶铺镇东台山村。韩氏家族本为霸州望族之一,世代以读书科举为业,五百年来以科举出身者层出不穷。韩复渠的父亲韩世泽还是清末的秀才,在村中开私塾,以教书为生。

韩复渠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自幼聪明好学,受到父亲偏爱,送他到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因贫穷再无能力去外地读中学,就随父亲在私塾中读书达七、八年之久。其间熟读十三经,能诗能文,尤以书法见长。韩复渠曾到霸州衙门任“帖写”,相当于现在的文书。职务虽不高,但也需相当的文化程度,决非文盲老粗可以承担。

据说韩复渠少有大志,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投笔从戎”。1910年奔赴关外新民府寻找机会,正赶上清政府新编练的北洋第二十镇招兵,他报名当兵,编在第四十协第八十标第二营,营长就是冯玉祥。冯发现韩复渠具有相当文化,能写得一手好字,不到半年遂由正兵提升为营部“司书”,属军中最低一级官佐。从此,韩复渠在冯麾下由一名低级军官逐步提升为拥兵数万的总指挥。韩复渠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同时又名列五虎上将,在西北军的诸将领中,韩复渠影响较大,因为他作为封疆大吏曾主政山东八年,尤其是在文化和教育的建设方面,成就斐然。

编造讽刺韩复渠故事的来源

 可能有几种原因

1、据说1935年,《大公报》一位记者的至亲,在鲁北某县当县长期间因走私鸦片,被判处死刑。记者向韩复榘求情,韩复榘没有理睬。记者恼羞成怒,便将当时官场上的许多笑料丑闻,张冠李戴,统统栽在韩复榘头上,一天一篇地连载。虽贵为封疆大吏,韩复榘也徒呼无奈。

2、地方戏原本有一出戏叫《唐汉斗》,又名《关公战秦琼》。主要叙说一位书生自幼与一位小姐订婚,书生家道中落后,小姐之父要退婚。小姐与书生相约于关帝庙互诉心曲,并将佩饰赠与书生。引起庙里的关帝、周仓不满,认为两人玷污圣庙,关羽派周仓去捉拿书生,但行至书生家门时,却遇到门神-秦琼、尉迟恭阻挡。于是引起一场“关公战秦琼”。后由玉皇大帝调解,最后书生高中衣锦还乡,引出洞房花烛大团圆的结局。这出戏常由河北梆子剧团上演,在二三十年代流行于韩复榘一度管辖的鲁西北一带。有提倡男女婚姻自由的思想,在旧时代还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相声《关公战秦琼》可能受它的启发。

3、相声作者是谁?据说是解放前相声名家韩子康和张杰尧一起编的。原来是舞台上正戏演完了,还要演“钻锅”(钻锅,相声界行话。指演出时,演员为扮演自己所不会的角色而临时编词)的戏凑数。台上演员现编现演,笑料百出。传给侯宝林以后,加上了原本子没有的韩复榘为父亲做寿这个内容。当时流行的还有《罗成戏貂蝉》和《张飞打严嵩》之类乱编的不同时代的人凑一起的戏剧,从创作构思到艺术手法,显然与《关公战秦琼》同出一辙。

4、据说,最早说《关公战秦琼》这段相声的是天津曲艺家小蘑菇,相声里的主人公讽刺的是军阀张宗昌。后来由侯宝林加以改编,将张宗昌换成韩复榘,是与当时“批判”梁簌溟先生有关。因当时有“韩复榘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笔杆子杀人”的流行语。故易张为韩以加强戏剧性效果云云。据说,至今台湾艺人在说这段相声时,讽刺的仍然是张宗昌。

CCTV-3于2000年更名为综艺频道推出的宣传中有一部宣传片,名叫《关公战秦琼》。这个广告本意在于先是曲艺艺术的夸张化特征,让观众体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源远流长,同时也告诉大家综艺频道将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可是却无意间起到了一个宣传作用。

 文人眼中的韩复渠

近代民主革命家黄侃先生在北京讲学,曾经激动地说他发现了一个人才,就是韩复榘,那么多人听他讲学,只有韩复榘全懂!说韩复渠对古音韵学超出一般人的理解,他诗写得好,字写得好。

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韩复榘作战英勇,又比较有文化,方深得冯玉祥的重用和信任,一步步提拔,而成为冯手下的一员大将。后来他离冯投蒋,去山东主政八年,曾试图做出一些政绩,直到抗战爆发,被蒋介石杀头。”还说“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徐北文曾撰文说:“韩复榘在西北军以能诗文、擅书法发迹。他在山东主政后,把一些术士、僧道统统赶出衙门,并重用何思源、梁漱溟、赵太侔等新派文人。韩与张宗昌的不同,是由于文野之分。”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原名誉院长于植元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讲到:他曾对侯宝林说,你那个相声《关公战秦琼》得改,为什么?因为韩复榘虽是军阀,但他还是一位学者。他的古文字学、音韵学的修养很深,诗写得好,字也不错。沈阳故宫里有他的字。写文艺作品的人误会了他,他们是把山东督军张宗昌的事给韩复榘安上了,相声上这么一讲,韩复榘就是鲁莽之人了,这个东西很可怕。所以我们现在不学历史,只看文艺作品,看电影,听相声,以后还不一定把人都教成什么样子了。”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