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諸子的主張,由於其知識根源都可追溯到孔子,而儒家與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道”,所以這些思想雖然各執一端、各據其詞,但總體還是不脫離道德的要求和五經的基礎;在後來歷朝歷代與異文化相雜糅的過程中,日漸融合到難以說清楚究竟是何家何派的地步。這也是中國文化內在潛藏的融合力量,隱微卻深入,溫和卻持久……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從周平王東遷洛邑(公元前770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中間55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著名的亂世,混亂的不只是各國之間為了爭奪利益相互攻打,更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間為了個人的利益而不惜反目成仇、互相陷害。一切曾有的規範、約束、信仰、價值,此時全都被拋到腦後,越到戰國晚期,中國越是處在空前甚至絕後的失序中,人本能的一切善與惡、貪婪與犧牲、自私與無私,在這個殘酷嚴苛的試煉場中,暴露無遺。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然而,這樣的失序也為各種思想的蓬勃生髮開啟了一片廣闊的空間,孔子的有教無類更將知識從貴族階層帶往平民社會,二者疊加,成為繁衍、滋養各種思想的沃土,此後諸子百家如雨後春筍,或在廟堂之上,或在門生之前,或在簡帛之中,提出他們的學說主張,為中國思想史在思辨與實踐上,帶來前所未有的深刻與精彩。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我們現在常常說春秋戰國“百家爭鳴”;所謂的“家”是指“思想學派”,但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種主張的追隨者多到足以稱得上“家”的,只有儒家與墨家,其他都只能算是思想的個體戶。

儒家掌門人孔子過世後,他的學生如曾子、子貢、子游、子夏,發達的當到諸侯的臣子與師傅,也有不少當卿大夫的老師,將他的學說以各自的理解傳承下去;到了戰國,還有孟子和荀子兩位大家,各傳承孔子思想的一端,荀子著名的《荀子·非十二子篇》裡,甚至已經將儒家分成子思孟軻、仲尼子弓兩派,後來的諸子,大抵也都曾向儒家學者學習過,在儒家的思想、知識基礎上開展出他們自己的一套主張。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把思想主張相近的學者歸為一派的分類方式,是漢代以後漸漸產生的概念。司馬遷的爸爸司馬談是第一個做這方面工作的人,他寫了篇文章叫《論六家要旨》,把先秦的各種思想分成道德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陰陽家六派,並且大致闡釋了這六派的思想主張與優缺點。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後來西漢成帝命劉向、劉歆父子校對、整理天下所有圖書,分成六藝(即六經)、諸子、詩賦、兵書、術數、方技六種,加上總序就成了《七略》,這本書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了,不過還好班固把它保留在《漢書·藝文志》裡;其中諸子的書籍又分成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就是我們後來所熟悉的“九流十家”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諸子所提出的各種思想主張,其實都是相應於春秋戰國的某一現象而產生的對峙之法,如面對混亂的政治、相攻伐的時局,道家提出“無為而治”、儒家提倡“正名”、墨家提出“兼愛、非攻”;面對君王求勝心切,則有法家的重法用刑、縱橫家的巧舌如簧。有人說傳統中國的政治是以儒家為表相,法家為實質;但如果真是如此,又何以有“情重於理、理重於法”之說?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其實諸子的主張,由於其知識根源都可追溯到孔子,而儒家與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道”,所以這些思想雖然各執一端、各據其詞,但總體還是不脫離道德的要求和五經的基礎;在後來歷朝歷代與異文化相雜糅的過程中,日漸融合到難以說清楚究竟是何家何派的地步。這也是中國文化內在潛藏的融合力量,隱微卻深入,溫和卻持久。

「文化」黃土地上的思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