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诸子的主张,由于其知识根源都可追溯到孔子,而儒家与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道”,所以这些思想虽然各执一端、各据其词,但总体还是不脱离道德的要求和五经的基础;在后来历朝历代与异文化相杂糅的过程中,日渐融合到难以说清楚究竟是何家何派的地步。这也是中国文化内在潜藏的融合力量,隐微却深入,温和却持久……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770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中间55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著名的乱世,混乱的不只是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利益相互攻打,更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惜反目成仇、互相陷害。一切曾有的规范、约束、信仰、价值,此时全都被抛到脑后,越到战国晚期,中国越是处在空前甚至绝后的失序中,人本能的一切善与恶、贪婪与牺牲、自私与无私,在这个残酷严苛的试炼场中,暴露无遗。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然而,这样的失序也为各种思想的蓬勃生发开启了一片广阔的空间,孔子的有教无类更将知识从贵族阶层带往平民社会,二者叠加,成为繁衍、滋养各种思想的沃土,此后诸子百家如雨后春笋,或在庙堂之上,或在门生之前,或在简帛之中,提出他们的学说主张,为中国思想史在思辨与实践上,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与精彩。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我们现在常常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所谓的“家”是指“思想学派”,但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种主张的追随者多到足以称得上“家”的,只有儒家与墨家,其他都只能算是思想的个体户。

儒家掌门人孔子过世后,他的学生如曾子、子贡、子游、子夏,发达的当到诸侯的臣子与师傅,也有不少当卿大夫的老师,将他的学说以各自的理解传承下去;到了战国,还有孟子和荀子两位大家,各传承孔子思想的一端,荀子著名的《荀子·非十二子篇》里,甚至已经将儒家分成子思孟轲、仲尼子弓两派,后来的诸子,大抵也都曾向儒家学者学习过,在儒家的思想、知识基础上开展出他们自己的一套主张。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把思想主张相近的学者归为一派的分类方式,是汉代以后渐渐产生的概念。司马迁的爸爸司马谈是第一个做这方面工作的人,他写了篇文章叫《论六家要旨》,把先秦的各种思想分成道德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六派,并且大致阐释了这六派的思想主张与优缺点。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后来西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父子校对、整理天下所有图书,分成六艺(即六经)、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种,加上总序就成了《七略》,这本书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不过还好班固把它保留在《汉书·艺文志》里;其中诸子的书籍又分成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就是我们后来所熟悉的“九流十家”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诸子所提出的各种思想主张,其实都是相应于春秋战国的某一现象而产生的对峙之法,如面对混乱的政治、相攻伐的时局,道家提出“无为而治”、儒家提倡“正名”、墨家提出“兼爱、非攻”;面对君王求胜心切,则有法家的重法用刑、纵横家的巧舌如簧。有人说传统中国的政治是以儒家为表相,法家为实质;但如果真是如此,又何以有“情重于理、理重于法”之说?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其实诸子的主张,由于其知识根源都可追溯到孔子,而儒家与道家的最高境界都是“道”,所以这些思想虽然各执一端、各据其词,但总体还是不脱离道德的要求和五经的基础;在后来历朝历代与异文化相杂糅的过程中,日渐融合到难以说清楚究竟是何家何派的地步。这也是中国文化内在潜藏的融合力量,隐微却深入,温和却持久。

「文化」黄土地上的思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