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將分爲兩支隊伍參加中超聯賽,大家認爲能有多大作用?

噥村小暖男


1.影響各俱樂部競技品牌利益;2.俱樂部狀態稍好的國內球員就被選為國足隊員俱樂部成績將難保證;3.容易被“蛀蟲”利用規則,某隊間競爭奪冠或為亞冠名額,一方關鍵球員被選另一方關鍵球員則“沒入教練法眼”,成績容易被操縱和內定;4.球員代表國家隊踢聯賽中受傷的損失誰承擔,俱樂部動輒幾千萬引進的球員,沒為俱樂部出力反而還要替你善後;5.各國足球員為了自己利益肯定會一進國家隊就低迷沒狀態,不說拒絕入選實則表現就是別選我,我拿俱樂部工資得對的起老闆;6.最終就是儘管領導人也關注足球,各商界大鱷也只能撤資遠離中國足球,另闢蹊徑投領導所好,說白了商界大鱷們被割肉的同時也要對得起割出去的肉,原來爭各冠還有個品牌效應,你這搞來搞去,人家花了錢附加利益都沒了。所以“無腦的”、“光四肢發達的”、“給自己掙錢是有頭腦的”足協領導們,你們要知道:中國不只是投資足球才叫割肉,大鱷們可以割肉換平安的內容多了,你們不抓住這個機遇把足球搞起來早晚要和足協那幾任前輩一樣“終有其所”。讓大鱷撤資幾宗罪:1.大價錢引外援不能上場;2.U23奇葩政策;3.引援調節費;這些足以讓應該繁榮的足球市場萎縮。其實大家都知道中國男足的最主要病因在哪,就是青訓,一幫都沒成就沒技術的球員退役後做青訓,教練都沒技術沒見識過先進的訓練方法,你還指望他能帶出“天才”,說白了老師只會1+1,他能交孩子高數?我覺得還真不是窮人孩子踢不起球的事是青訓教練就不行!純個人觀點…


客觀評價


其實我估計足協的初衷是為國足好,但是將國足分成AB隊參加自己的中超聯賽肯定不現實,甚至滑天下之大稽,要是真的有心發展足球,倒不如大力發展青少年足球,哪怕多建幾座足球場。

據馬德興報道,中國足協正在北京展開會議,討論中國足球復興的偉大計劃,核心內容就是:中國國家隊參加中超聯賽,網友補充細節,國足分成AB隊,每5輪聯賽更換參賽,各自球隊對陣國足必須全華班,入選國足的球員俱樂部每人每次可以幫助俱樂部加1分,每五輪累計不得超過6分,最快在2019賽季實施。



國足組隊參加中超聯賽目的顯而易見,足協高層們企圖通過比賽讓國足整體水平提高,幫助國足打進世界盃,繼而完成中國足球的偉大復興,我想說的是作用肯定微乎其微,聯賽發展肯定與本國足球進步掛鉤,可以說聯賽是為國家隊輸送人才的兵工廠,為何我們聯賽“火熱”發展,國家隊卻碌碌無為,直接原因在於我們的聯賽缺少競爭力,尤其我們國腳漫天要價,動不動就是千萬年薪,他們還有動力去安心踢球嗎?



足協要是有心發展足球,倒不如大力發展我們青少年足球,多建幾個足球場,讓我們喜歡踢球的孩子能踢的上球,最後說點實際的事,可以仿效中國男籃,將國字號分成AB隊,聯賽間歇期可以考慮去國外參加一些聯賽或者熱身賽,最後合併再集中選拔球員。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沒事侃侃球


這樣的新聞沒在證實之前,不好評論。網上有太多的撲風捉影的事情。

這兩天談論中國足球的事情太多。俄羅斯世界盃引發全球共鳴,也多少刺激了中國的足球人。而中國足球連世界盃的大門都進不了,讓很多人難堪了。

怎樣讓中國隊參加世界盃,是很多人在琢磨的事情。昨天著名足球記者馬德興爆出一個新聞。說足協準備把國足單獨作為一個隊伍參加中超聯賽。這真是天大的笑話。這樣做有多大的弊端,我都不屑去說,用腳趾頭去思考都知道,這就是瞎搞。



今天又爆出一個疑似關於國足的新聞,似乎在印證馬德興的話。


看看這個小道消息,國足分AB兩隊參加中超聯賽,看似細節很詳細,即想到了國足,又想到了俱樂部。第二條很有意思,與國足比賽不能上外援,要不然贏了國足,臉上掛不住。而且第四條說了,為了讓俱樂部適應,取消升降級。

這樣的新聞看著很熟悉。這樣的方法以前不就制定過嗎?以前就制定過用國足單獨立一個隊伍打聯賽,當時準備用健力寶隊打聯賽,遭到各俱樂部反對,因為健力寶隊員就是從各俱樂部抽過來的。

取消升降級也搞過,成了世界足壇的笑話。

這些人想來想去,幾十年都沒想出個好方法。這樣做,不過是時代的倒退。以後又會是個笑話。


實在不行,就取消國足吧。看著你們都累。既然玩不好,就不要玩了,勞命傷財,還成了世界笑話。

感謝大家對湘楚風雲文章的閱讀,喜歡湘楚風雲的文章,請點關注,湘楚風雲將繼續寫出優質文章回報大家。


湘楚風雲


首先足球並不只是國足,國足並不只是足球的全部。

其次國足成績好了當然好,但是國足成績不好也不是足球就無可救藥了。

聯賽是根本,梯隊和青少年是基礎,

如果只看國足的話還真的不如回到原來的體制內。

國足這麼多年一直不見起色,並且越來越差,正如黃西所說我們該想想辦法改變了。這也是出現國足組隊踢聯賽的起因吧。最少個人感覺如果足協想試試就試試吧。

始終覺得聯賽是根本,只有聯賽好看了,看的人才會越來越多,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足球產中來,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和擴大這個產業的影響力;現在看看把足球當成一個產業和商業來看最少不是失敗的。個人更加希望中國的聯賽的影響越來越大,當全世界看中超聯賽就像看英超和西甲的時候哪怕國足的成績依然不好,從經濟來看我們依然可以算一個龐大的產業,發達的產業。

中超球員的薪水高低不是相關的部門太過於操心的,自有市場和老闆決定。現在好多球員的工資非常高那是因為雖然我們的市場有了,但是相對應的球員的水平和能力及後背力量跟不上,哪怕就算花更多的錢也找不到更好的球員,因為現在的球員就那個水平,所以低能高薪也就不奇怪了。但是不要著急,慢慢來,一是更加放開外援人數限制,讓更多的有能力的外援進來搶國內球員的市場,讓他們有危機感,否則還會使如現在般哪怕我踢得再臭也沒關係,最主要的俱樂部還不得不乖乖的給我高薪。二是球員高薪也不是萬惡的,最少它可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這個行業,產生更多的競爭。

其實說到最後莫不如試試內行管理內行,這麼多年都是優秀的從政人員或優秀的其他行業人員作為足協的領導管理這個行業,幾十年的事實已經說明問題了。莫不如真的試試內行管內行,反正已經這樣了,難道比國足打聯賽還會更差嗎。可是萬一成功了呢。並且內行也不缺乏政治正確的吧


jtzho


中超就是一個笑話,就是一個畸形兒,就是一個怪胎,從中甲到中超演變,原來的中甲遊戲交代不了國人了,玩不下去了,為了掩人耳目,足協領導腦洞大開,就換了一個名字叫中超,換湯不換藥,只是換了個馬甲,大家繼續從中洗錢撈錢,大家想想,除了外援,還剩什麼?至於水平,離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足球水平越來越遠,那時,中國足球隊有理想,有追求,有激情,有榮譽感,遇到任何一支球隊,敢於爭勝,在亞洲至少是三甲水平,而現在,足球聯賽搞了幾十年,國家耗費了鉅額資金資源,結果是在亞洲能算老幾?連前十都夠嗆了,算算中超球員的收入,至少是日本聯賽球員的二倍,而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高收入的國家,我們不覺得可恥嗎?幾十年帶給國人不是氣憤,就是恥辱,沒有給國家掙來半點榮譽,沒有給國人帶來半點正能量,這樣的國足,這樣的中超,這樣的中甲,不解散不足以平民憤,早日解散,讓足球迴歸平民,迴歸大眾,節約下來的資金多建幾個足球場,用於大眾健身,比一些富貴們在那裡玩中超中甲強百萬倍。


手機用戶54694677505


這個主意一看就是借鑑了姚明領導下的籃協制定的,讓兩支國家隊展開競爭,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進國家隊,足協的領導們應該說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方法我覺得不怎麼對,籃協確實組成了兩支隊伍,但是人家可沒有參加CBA,人家只是打邀請賽或者是亞洲盃預選賽,世界盃預選賽,斯杯,而國足是要參加聯賽,這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你讓國足參加中超,那國足球員怎麼抽調,特別是國腳大戶,恆大和上港,你把隊員抽調了,他還怎麼踢?亞冠怎麼辦?國足隊員踢自己主隊的時候,會不會出現默契球?國足抽調出來隊員工資誰出?人家在俱樂部可是有鉅額贏球獎金的,這錢誰出?如果國足不給錢,隊員會不會不願意進國足,這樣畢竟損失了一大筆錢,如果國足降級怎麼辦?這都是問題,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你就別上馬這種項目,足協不能拍腦門就定方案。

如果真的想讓球隊參加中超鍛鍊,那最好也是抽調U19或者U21隊員進行參賽,這樣能讓年輕球員,打不上中超的球員多一點鍛鍊機會,這樣也不影響各隊的 U23球員政策,還能為俱樂部鍛鍊未來的U23球員,也算有點貢獻,但是職業聯賽最好還是職業一些的好,把管理權交給真正懂球的人手裡。


一縷憂藍


早在兩三年前我就說過,中超只有16隊,比賽太少,可以由足協組織組兩支隊,u23和u21各一支參加聯賽,兩隊都請外教,最好是有國足主教練安排助手兼任。球員在賽季前由指定的外教從各俱樂部未打上主力和主力輪換的適齡球員中選擇,適齡的而又俱樂部要留用必須保證其出場率。賽季中的轉會期允許俱樂部將其認為表現出色將在下半賽季重用的球員徵召回去,但同樣必須保證徵召回去的球員的出場率。選拔隊也可在轉會窗期間更換有需要的球員。選拔隊的主場可以對無中超隊伍的城市公開招選,所有的比賽經費由中標城市承擔,人員工資由中標城市、足協、各自俱樂部以一定比例承擔。傷病治療及保障責任由足協承擔。各俱樂部外援可以適當放寬1-2個名額,不用再受u23條款制約。這樣選拔隊有足夠的高水平比賽和對手,也有長時間的訓練和磨合,大大增加了青年球員的比賽機會,也不影響各俱樂部對成績的追求。如此經過幾年的操作,青少年球員將得到培養提高的機會。這樣相對於現在在討論的國足踢聯賽有更大的操作性和鍛鍊價值。


似夢迷離1


首先,這些隊員的選拔就是個大問題。選中的球員到底隸屬於誰?屬於國家還是原有俱樂部?到底誰給他們付工資,誰與他們訂立勞動合同?如果屬於國家,那國家隊的薪水怎麼算?很顯然在國家隊是不可能拿到俱樂部的薪水的,那會不會球員一旦拿到大合同,便偷工減料,這樣的事情在職業聯賽成熟的國家尚且存在,何況中國?如果球員隸屬俱樂部,試問,一個球員為什麼拼命為其他球隊踢球?甚至與自己的俱樂部成為對手?在這裡,不要用所謂愛國主義的大棒來威嚇人,在聯賽中,每個球員只是為俱樂部效力,並不存在愛國主義的問題。

第二,國足進中超踢職業聯賽,勢必會擾亂轉會市場,身價過高的球員,俱樂部未必敢買,因為一旦買了也許是為國家隊輸送球員,俱樂部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可是不買球員,球隊自身實力有限,未必能應對激烈的中超聯賽。

第三,面對擁有強力外援的俱樂部球隊,外援究竟是上還是不上。我們邀請大牌外援的目的是什麼?一則提高中超的產品知名度,二則通過外援的引進間接提高國內球員的水平,三則提高中超聯賽的觀賞性。球迷觀看比賽是為了看高水平的競技,如果外援不上,比賽的觀賞性必然下降,比賽的上座率必然也下降。中超聯賽上座率最高的時侯恰恰是大牌外援大量湧入的時侯。如果上了外援,所謂國家隊真的有實力贏俱樂部嗎?如果降級了,不是足協自己啪啪啪打臉嗎?

第四,國足進中超,誰來做教練,誰敢做這個隊的教練?中國的問題一向很複雜,選誰進國家隊,牽扯到很多人的利益,老外教練不會選自然得罪人,中國教練選出來的未必是最強的國家隊。何況漫長的聯賽,球員的狀態、傷病等等因素都制約著教練的選擇。

僅僅因為這幾點,國足進中超必將成為世界足壇的一個笑話,希望足協領導三思而後行。

中國足球要發展要進步,需要一個健康向上的聯賽,而職業聯賽的成功是與每個俱樂部的成功相聯繫的,足協要做的是為俱樂部的發展保駕護航,而不是用金牌體育的思維去阻礙聯賽的發展。


講臺上的囈語者


回答題目前先聲明一點:現在足協的這條提議還存在很多疑問,並且現在網上流傳出來的消息也未必真實,所以呢,一切還是要等具體情況出來之後才來分辨,當然,我相信馬德興,畢竟他是業內有名的名記。

回到題目:如果國足將分為兩支隊伍參加中超聯賽,真的有用嗎?

從足協本身的立意來看,作用應該多多少少會有點的,足協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大量的比賽,來鍛鍊年輕國腳球員,雖然傷害了俱樂部的利益,但也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國足的實力,這也不失為一種棄車保帥,犧牲俱樂部的小我,成就國家隊的大我之舉,點個贊,呵呵。

不過就事論事的說,從題設給出的細節來看,還是有不少槽點,不合理之處的,這些肯定會使得國足鍛鍊的作用變低;

比如“俱樂部對陣國足時將不允許使用外籍球員”,俱樂部本身就被抽走了國腳,實力遭到了打擊,這時還不讓俱樂部上外援,那俱樂部能有多大的勝算?這不是擺明了陪太子讀書嗎?再者,萬一俱樂部在上全華班的情況下還贏了國足,那怎麼算?

比如“每支俱樂部入選一人可補貼聯賽積分1分,最多5輪內補貼6分”,這個我也無法吐槽了,總之一句話,如果真這麼搞,中超也就真的沒法看了,拿積分當兒戲,也就只有足協能做得出來;

再比如“2019賽季中超將不設升降級制度”,這個比前面兩個還離譜,足協不僅想榨乾中超俱樂部的利益,並且還把魔爪伸向了中甲球會,中甲球隊一年辛辛苦苦,不就是為了升超嗎?這麼搞,對中甲球隊公平嗎?(中甲的國內球員們水平其實並不比中超的弱)

還是那句話,足協若真想為國足好,那就應該把精力都放在青訓上,多去學習下越南、泰國、日本那些國家,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別老是想走捷徑。


瓜叔聊球


奇葩的決定,結果早在意料之中!中國足球應該是迴歸理性、平靜,而不是躁動和臆想。就像一個長在大家庭裡的嬌慣的孩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叔叔伯伯,舅舅姑姑等干預太多,孩子和孩子父母無所適從。

弱弱的表達一句——許家印的恆大模式毀了現在的中國足球,恆大給許家印帶來帶隊巨大成功毀了中國足球!搞的大家都以為足球是通向財富和權利的捷徑,都想通過足球巴結那個著名的住在北京的陝西球迷,這些最終都更加毀摧殘了孱弱的中國足球,留下傷痕累累,最後買單的永遠是善良的中國球迷!中國老百姓!

中國足球,你能不能別再瞎折騰了!足球讓它迴歸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