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要求在3年內,中超、中甲各球隊全部改成中性化隊名。這個政策對職業聯賽的發展有利嗎?

楊佳軍208


中超球隊壓根就沒有造血能力,說白了球隊就是寄生蟲,在球市及球隊關注度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在球隊支出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除了個別球隊,誰還願意花大把的錢扔在足球上?過去養球隊好賴還有一個冠名權,現在啥都沒有了,那就只能等著解散了!不信拭目以待!!!


clei隱形床


果真推行的話,絕對是中國職業聯賽的百年大計。說實話,現在的俱樂部就是大企業、房地產包養的二奶,根本沒有市場生存能力,也沒有長遠規劃。當然,改名字只是開始,俱樂部向社區下沉,才是今後俱樂部發展的終極方向。



(阿爾濱之殤。)

第一、阿爾濱之殤不希望重演。大家估計還知道大連有隻叫做阿爾濱的球隊,那幾年企業投錢大買特買,但企業經營不行了,球隊就馬上降級,到現在影子都沒了。這就是,俱樂部缺乏獨立性的悲哀。

第二、俱樂部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存能力。歐美及日本已經證明,足球俱樂部作為營利性組織機構,是有廣泛市場的,只要遵循足球規律,找到自己的市場土壤,就有強盛的生命力。比如,歐洲就有好多百年俱樂部。這樣的足球俱樂部,才能夠真正的發展足球,為足球人謀福利。

第三、改名字只是開始,下沉社區是方向。中國足球其實是很缺乏群眾基礎的,不然也不會存在國家隊只能從300多人裡面選的情況。改名字,就是為了拜託大企業二奶身份,真正的為自己的市場去服務。而足球最大的市場就是社區。因此,俱樂部下沉社區,是中國職業俱樂部的發展方向。

希望能夠順利推行吧!


雲奧萊


  這還會有爭議嗎?當然有利,不僅有利,而且大大有利。我們的聯賽是1994年開始職業化改革的,日本人是1993年開始職業化改革的,幾乎是同一年代的事。但是,日本人在1995年,也就是職業化之後兩年,就下達了規定,強制要求所有俱樂部使用中性化名稱,而不是投資人的企業名作為俱樂部名稱。而我們中國,即便到了職業化已經第24個年頭了,才把這個職業聯賽最基本的要求提上議事日程。長期以來,各種企業名稱冠名的俱樂部充斥著中國聯賽,一個企業走了,另一個企業來了,球隊名稱也隨之改變,成為了習慣,有人戲稱中超其實就是“企業聯賽”。這種習慣造成的惡果就是俱樂部文化建設的缺失,所謂百年俱樂部,看上去在中國根本就是難以實現的事情。所以這個遲到了24年的政策,將在中國推行開來,將會讓所有的俱樂部把文化建設放在自己的首位,把俱樂部作為主體來真正經營,而不是以企業的視角,以企業作為主體來經營。具體的中性名政策還未出臺,還要看最終的效果,但我相信中性名改革將會對捋清俱樂部傳承歷史、積澱文化內涵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Asaikana


短期來說,弊大於利,甚至是不切實際的一廂情願。當然長期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短期,甚至說10年內,如果改成中性名稱,球隊目前最大的一個廣告資源“冠名權”將蕩然無存,起碼80%以上的投資人將減少這一部分的投入,為什麼?因為目前投資足球,就是為了宣傳自己的主業。俱樂部也將減少最大的一塊收入,想想對一傢俱樂部的損失有多大?另外,就目前中國足球各級別職業聯賽單薄的商業開發和收入結構,冠名權、廣告贊助、門票和轉播版權等,已經年年入不敷出,如果抽掉最大的一塊“冠名權”收益,我想很多俱樂部會瀕臨破產。

有球迷說,蘇寧收購了國米,也沒有改名叫蘇寧啊?國米所在的足球環境,足球水平之高、底蘊之深厚、世界球迷分佈之廣、商業運作能力發展之成熟,遠遠是國內足球俱樂部所不能相比的。歐洲很多成熟的俱樂部,其實幾乎每年都是有盈利的。(不要再說足球不能賺錢,只是你的水平太低、足球文化太差,賺不了錢)

那怎麼做才能實現中性化,而又能夠讓俱樂部健康地經營下去?

首先,提高球員的水平,尤其是國內球員的水平,讓比賽競技水平更高,這是根本。比賽變得精彩,吸引越來越觀眾,那麼門票收入、轉播、廣告贊助肯定是隨之提高。

其次,大力發展青訓,大大降低隊員轉會費和工資。因為優秀的國內隊員奇缺,導致目前球員身價嚴重虛高,加上水平又低,也導致俱樂部為了追求短期成績,不惜代價引進外援,屢屢創造世界紀錄。整個球隊的轉會費和工資奇高,也導致俱樂部的運營成本太高(據統計,目前中超球隊的成本構成,80%以上支出都是球員和教練員的工資),嚴重收支失衡。而如果俱樂部自己培養青少年球員,雖然每年也要幾百萬,但是隻要出產1-2個能打上主力的隊員,節省的轉會費和工資將是數千萬計的。而且,如果有優秀的年輕球員賣出去,轉會費也是一筆客觀收入。所以,中國的根本問題,還是在青訓。

最後,中國足協開放商業運營權。其中,被廣大球迷詬病最大的,是各隊的球衣和裝備被耐克低價、長期壟斷。球衣贊助,是歐洲成熟俱樂部一塊很大的收入,而到了這裡,俱樂部每年除了拿到球衣裝備,只有幾百萬的分紅,這也是國安與耐克硬抗的根本。據瞭解,世界上沒有一個主流聯賽,它整個球衣和裝備是被一個品牌買斷的。俱樂部的收入被限制,收入結構也就無法優化。

綜上,只有通過各種商業運作,收入提高了,大力發展青訓讓成本降低,收支平衡到了可以抵消“冠名費”的空缺,你才有底氣、有條件、有空間去實現“中性化”。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不過,以足協的調性,真的很難抓摸,那一天突然就宣佈要中性化的政策,也不一定是吧?

不按規律辦事、不切實際強制、沒有計劃亂指揮,痛苦的還是投資人和球迷


和熱愛一起生長


這裡最最最被大眾忽略掉的一個關鍵點是,重點不是中性名,重點是中國俱樂部是沒有獨立經營權的,是純義務為中國足協辦事!大家可懂?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搞懂為什麼燒錢時期非旦沒有投資者退出,反而更多的投資和企業進來,而現在中性名還降薪反而崩盤式退出。


WAG湯


叫啥名字是最迫切的事嗎?


說客先生dys123


以目前中國足球的水平和運營情況,足協還要求各支中超甲改為中性化隊名,沒有幾支球隊能正常存活。



業餘散打愛好者


本來俱樂部投資,就是虧錢的,在讓企業連名都不冠了,誰會投資,不要總是跟足球發展好的國家比,人傢俱樂部是掙錢的,大企業願意投資,有回報。我們的不一樣,是賠錢,先把市場做好,有俱樂部加入這個聯賽,讓投資人看到希望,看到回報,才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共同經營這個市場。別向現在這樣,本身投資就是賠錢,還不讓投資人,連一個廣告效應都沒有,誰還玩呀,足協別淨幹拍腦門的事了,一會一個令,一會又一個·令,這祥做,這個市場只會越來越糟。


中衛175373604


一、關於中性名問題:

歐美國家聯賽已經很成熟,足球氛圍好,俱樂部收入渠道多,基本能自負盈虧,採取中性名自然沒有問題,不會影響俱樂部經營。中國足球氛圍還是比較差的,中超俱樂部收入渠道少,遠遠未能實現自負盈虧,多數需要母隊輸血才能維持。如果採取中性名稱,斷絕了母隊支持,進一步減少了收入渠道,自然就無法生存。這與殺雞取卵是一樣的道理。中超要立足於自身的現狀,能否採取中性名,前提是俱樂部能夠獨立健康運營,而大部分俱樂部能否獨立健康運營,取決於聯賽是否能火起來,俱樂部收入渠道能否多起來。水至清則無魚,一味追求清高,結果往往會一地雞毛。維持穩定的政策,放開俱樂部的經營權限,鼓勵大力拓展俱樂部收入渠道,讓聯賽火起來,讓足球氛圍好起來,水到渠成時,才能讓俱樂部使用中性名。

二、關於金元足球問題:

中超俱樂部經營的真正問題不是金元足球,之所以出現金元足球也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出現球員市場的買方市場。如果中國足球青訓足夠好,後備人才足夠多,球員的身價自然不會炒作得那麼高。所以金元足球的背後就是青訓差造成球員資源稀缺造成。現在通過對球員限薪降低俱樂部經營成本,一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二是沒有認識到造成金元足球的真正原因是青訓差導致球員稀缺的現實。本來,現在球員少,身價高,市場會發揮自我調節作用,吸引大量家長送孩子練球,利於未來。可是現在限薪卻阻止了這種市場自我調節的發生,打擊了家長讓孩子練球的積極性,造成惡性循環。很多不明就裡的噴子黑恆大是金元足球的推手,這是頭腦簡單的表現。金元足球真正的推手就是市場規律,球員資源稀缺使市場規律推動球員身價暴漲,而球員資源稀缺的根本原因就是後備力量不足,後備力量不足就是球員青訓差。

三、結論:

1、讓聯賽火起來,支持俱樂部增加收入渠道,使大部分俱樂部獨立實現自負盈虧,是未來實現俱樂部中性名的前提。

2、大力發展青訓,培養足夠的後備人才,是使球員不再稀缺,薪資降低並符合市場規律的唯一選擇。


體壇爆笑


大大的有利!名稱的中性化可以把唯利的資本擠壓出足球,俱樂部也會更加註重自身的經營問題,還會使球員虛高的身價降下來,使足球迴歸運動本身,而不是成為人們賺取暴利收入的手段!我們寧可看到喜歡熱愛足球的年輕人踢著簡單快樂的足球,也不願意看到拿著超高年薪踢著低水平足球的球員一次次傷害著廣大球迷!長痛不如短痛,是該對中國的金元足球動一次大手術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