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說到機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車主朋友學會的第一項技能往往就是查看機油尺。作為發動機的“血液”,機油不但有潤滑的作用,更有密封、冷卻、清潔、防腐等功效。

因此每次保養的時候其他項目可以變,但更換機油、機油濾芯是必須要做的固定項目,也正是因為機油如此的重要,因此到處都是關於機油的各種說法,今天大師為大家盤點5個最常見的、有迷惑性的說法,大家轉起來哈!

說法一:機油變黑就要更換

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每次更換機油的時候大家都能看的黑褐色的機油順流而下,機油明明是黃色透亮的,怎麼變的這麼黑?大家都知道,發動機的內部工作環境是高溫高壓的,機油作為化學品必然會發生氧化等其它化學反應,這種自然規律是無法避免的;

另外,常規的放油方式並不會將發動機機油道內的雜質、油泥全部放出,機體內一定是會有殘留的,因此即使更換完全新機油,只要跑上的幾百公里就會發現機油的顏色又變黑了,這是因為新更換的機油在不斷的流動過程中會將機體內存留的雜質沖刷出來,摻雜了雜質的機油必然會變色,至於流傳的機油只要變黑就要更換的說法完全是忽悠。

說法二:更換機油按時間or按里程

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購買新車後,4S店往往會提醒咱們首保的時間和里程並叮囑咱們哪個先到以哪個為準。由於不同車企對首保的要求不同,因此大師認為首保時按照4S店的提醒做最好,至於首保過後的保養,網上可謂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按照里程為準,也有人說按照時間為準……

其實這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咱們用車比較頻繁,添加普通礦物質機油的話可以5000公里更換一次,全合成機油跑一萬公里更換一次也沒有任何問題,大家按照里程換油即可;如果咱們一個月開不了幾天車,每個月行駛的里程有限,那個建議大家每半年更換一次機油,且這種用車情況更換礦物質機油足矣。

說法三:機油加的多一點更好

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很多車主朋友愛車心切,更換機油時更傾向於將機油添加到高限附近。雖然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須要說明的是,機油量添加到高限位置雖然不會給發動機帶來損傷,但卻會給活塞環等密封件帶來一些隱性風險,活塞被燃燒室中的可燃氣推動,在氣缸中往返運動做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機油潤滑以減小阻力同時還需要機油具有一定的冷卻作用,但由於可燃氣和機油能夠燃燒。

因此如何在同一個氣缸內將可燃氣和機油完全隔離開來成為關鍵,而活塞環就是起的一個這樣作用,如果咱們添加的機油量太大,那麼機油在工作過程中竄入燃燒室參與燃燒的幾率就越大,一旦機油竄入燃燒室將會把發動機點火正時完全打亂,具體表現就是發動機無力。

說法四:長途行車前要換機油

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隨著汽車的普及,自駕遊的休閒方式也越來越普及。有傳言說自駕之前一定要更換一次機油,否則半路上車會吃不消。那麼汽車到底有沒有那麼“嬌氣”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說自駕前確實到了保養週期,那麼咱們該換油換油;

如果距離保養週期還有一段里程,那麼不妨自駕回來再保養或在自駕中途保養,想去4S店去4S店,想去修理廠去修理廠;不過有一種情況需要大家注意,車齡不同其機油消耗量的快慢也不同,如果自駕里程較長,建議大家在中途休息時關注機油液位,比如每行駛500公里休息一下順手檢查一下,如果消耗量較大不妨適當補充一點。

說法五:黏度越高的機油越好

這五個關於機油的說法誤導了不少車主,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關於機油標號的意義相信經常關注大師的朋友早已經爛熟於胸,然而有網友來諮詢大師是不是機油黏度越高越好?正所謂“物極必反”,機油黏度越高其啟動時的內部阻力也就越大,達到工作時的流動性相對也較差。

因此黏度大的機油一般用在跑的里程較多的發動機,因為隨著里程的增加,發動機內部的磨損也在增加,一些零部件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需要黏度較高的機油附著在上面以保證冷啟動時有一層油膜,進而減少磨損;而新車往往不存在這種需求,黏度大的機油反而會影響新車動力的發揮。其實關於機油的選擇就是一句話: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