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王母娘娘虽然一直是个配角,却常常不可或缺。著名美女嫦娥吃了丈夫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得来的不死药,才能飞上月宫。而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也是因为搅乱了王母娘娘精心策划的蟠桃仙会才遭到天兵天将的围剿。王母娘娘最小的女儿私自下凡嫁给了穷庄稼汉董永,她手下织女也下嫁人间的放牛郎,可惜都被不解风情的王母娘娘棒打鸳鸯。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人们印象中,王母娘娘应该是一位雍容华贵的中年贵妇人。不过最早的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王母娘娘却不是这样。《山海经)中记载王母娘娘住在昆仑山上,长相是“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皆白”。

还有人说她“梯几而戴胜”,“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也就是说,西王母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样的牙齿,会用高频率的声音吼叫。满头乱发,还顶着一件奇怪的东西—胜。浑身雪白,靠在茶几上,每天还有三只叫做“青鸟”的巨型猛禽,替她叼来食物。

这副尊容玉皇大帝晚上见了非吓坏不可。可是人间的皇帝们却对她非常仰慕。传说中,周穆王西征少数民族犬戎的时候,经过昆仑山,拿出白圭玄璧等玉器去拜见西王母。此时的西王母已经变得温文儒雅,在瑶池宴会上两人都清唱了一些诗句相互祝福。后来汉武帝也去拜访过她一次,传说汉武帝还吃了人家一个3000年结一次果的蟠桃。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有些学者认为,西王母其实是青海湖以西游牧部落的女酋长,古书上之所以把她描绘得那样恐怖,其实是这位女酋长在率领部属行使职权或举行祭祀仪式时,用“豹尾虎齿”或其他兽类皮毛角齿做装饰。

然而有的学者却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西王母是一位纺织女神,她的奇异长相其实指的是一台织布机。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他首先考证了西王母头顶上的那个奇怪的“胜”。“胜”是什么东西?是帽子吗?有人认为,“胜”最早其实是织布机的经轴,后来演化为一种妇女发饰。西王母“蓬发戴胜”,其实就是描述织机上的像头发一样的纱线被经轴卷起来。

西王母的“善啸”则指的是木制织机工作时发出的吱吱扭扭的声音。“豹尾”描写的是经纱或者束丝。在织布之前,工人要先准备好经纱或者束丝,将其束状安装在织机上,样子就像野兽的尾巴。而虎齿指的可能是织机上的梭子,两头尖形,也像野兽的牙齿。“梯几”其实不是靠在茶几上,而是指原始的梯架式织机,至今在云南的苗族地区仍然有人使用。说西王母“皆白”,浑身上下都是白色的,明显是说丝线的素白颜色。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至于为西王母取食的三只青鸟,从字面上看是为西王母提供食物,实际上大概是为纺织机提供原料。远古时要把纤维纺成线都是用纺锤。纺锤在纺轮工作时旋转如飞,也许古人据此将其比喻为青鸟。

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也就意味着她是当地古老羌族人的纺织女神。这个地区气候严寒,相比热带、亚热带地区而言,人们更有动力去发展服装制作技术。根据一些古籍上的记载,上古的羌人在某些纺织技术上确实相当进步。这就是周穆王和汉武帝去拜访西王母的背景—学习纺织技术。当然他们拜访的不是同一个人,但应都是部落的女首领!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后来西王母的传说随着纺织技术传入中原,成为中原神话传说中的一部分。人们渐渐忘记了西王母的本来身份,但是西王母在中原仍然管理着纺织事业,著名的织女就是她的手下,如果是这样,就不难理解西王母为何非要拆散牛郎和织女,织女们要都跑了,谁还给她干活?

西王母原来是纺织女神,怪不得会对牛郎织女的爱情横加干涉?

古代的人们对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进行神化和祟拜并不罕见,西王母大概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