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丨別讓這3個字毀了你的一生

考研備考期,每天對著背不完的單詞,做不完的數學題,記不完的政治理論,很容易變得疲憊,而由於考研又是孤獨的,心裡可能也會特別無助,感覺自己隨時有可能失敗。這種無力感會不斷的折磨自己的意志,導致平時的複習效率越來越低下,所以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

當下,“無力感”成為一個非常時髦的詞語。考研人長期面對身邊人的目光、家人的期待、還有學不完的知識點,每天都面對壓力,自然會有一種對於備考的疲憊與無力感。

要知道,這世上什麼事情都過得去,可不是什麼事情都回得去了。任憑我們如何不滿於現狀,我們卻束手無策,就像你努力張開嘴,卻喊不出任何聲音。

2019考研丨別讓這3個字毀了你的一生

為什麼會產生無力感?

每個考研黨在備考路上都會有不同的問題,但總結下來都離不開以下三點:

1.複習沒效果

努力複習了很久,一套模擬卷子做下來跟以前成績大相徑庭;背了一個月單詞,再看閱讀理解依舊是很多看不懂的詞彙;數學題做了又做,卻錯了又錯.....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感覺自己複習沒效果。

也許這種情況正在發生在你的身上。雖然複習成果慢的現象非常普遍,也許是方法不對,也許是心態沒有放平,但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無力感。

考研的備考過程一般會在半年以上,長期的複習本就讓人疲勞,而每次複習的筋疲力盡,轉頭卻發現還有很多知識點沒有記住,任誰都會產生無力感的吧。

2.毫無方向感

大學畢業,考研還是工作,或是考公務員?畢業之後選擇有很多。

每年都有很多考生並沒有確定自己到底要做什麼,而最終莫名其妙的隨大流加入了考研的大軍中,也沒有考慮自己適合做學術,等到備考到一半的時候會陷於該不該放棄的糾結。無論是選專業、選學校又或是該如何複習,很容易引起考研的無力感。

3.過度爭強好勝

無論是家人對自己的期望,還是對自己的要求,很多人都對考研抱有很大的期望。經常把考研的檔期安排的滿滿當當,就類似於“工作狂”的概念,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雄心勃勃,但實際上冷暖自知,無論是體力還是精力都很容易出現透支的情況。強撐之下,很容易導致自己產生無力感。

說到底,沒人能替你解決無力感。考研路是孤獨的,必須得靠自己行動努力。只要有朝一日這三個字從你的字典中抹去的時候,相信你能收穫到許多。

2019考研丨別讓這3個字毀了你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