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斗蟋蟀

“蟋蟀文化是一项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宁阳斗蟋蟀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自古就被誉为“江北第一虫”。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在宁阳蟋蟀博物馆中取景

“山东蟋蟀甲天下,宁阳蟋蟀霸五洲”此句惊艳了宁阳蟋蟀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央电视台《中国影像方志》栏目前来拍摄取景。“大军说蛐蛐”的大军,在给栏目组介绍蟋蟀,斗蟋蟀,对蟋蟀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模样、特点、品相等详细的解说。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栏目组在宁阳“大军说蛐蛐”大军工作室取景

炎炎夏日节目组不畏炎热在拍摄取景,在大军工作室集结撬子手,准备出发到田地里拍摄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栏目组在对宁阳大军进行专访

宁阳大军在带领栏目组和撬子手去万亩种植基地的路上,栏目组对大军进行专访,“大军说蛐蛐”这个栏目的旨在于将蟋蟀这一行业,这一文化,进行传播、传承,让不懂蟋蟀的人认识蟋蟀、了解蟋蟀,在蟋蟀文化传承的同时带领的农民朋友在农闲时间去赚更多的钱,“大军工作室”旨在创造出一个资源共享的蟋蟀文化产业,让宁阳蟋蟀扬名万里,让农村的人们在种植庄稼之余去赚钱,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栏目组驾车远征近两个小时来到宁阳万亩种植基地来取景

我们由大军带领着撬子手们,协同栏目组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颠簸,来到宁阳万亩种植基地来进行拍摄,撬子手们准备更换行装,蓄势待发进行捕捉蟋蟀。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栏目组拍摄人员在玉米地里进行取景

栏目组拍摄人员不怕玉米页的刮擦蹭刺在玉米地里进行撬子手捕捉蟋蟀的情景拍摄。

蟋都宁阳—中央电视台大型记录片《中国影像方志》走进泰安宁阳县

夜晚凌晨在万亩种植基地进行取景

栏目组和大军还有撬子手们在凌晨时刻依然不为劳累所困,拍摄‘地头收蛐蛐’的情景

“宁阳蟋蟀”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这让宁阳蟋蟀更是名声大噪,蟋蟀业带动了当地宾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成就了小镇的“小虫经济”。为更好地保护虫源地,传承蟋蟀文化,“大军说蛐蛐”栏目在共享蟋蟀文化产业的同时呼吁撬子手们在捕捉蟋蟀的同时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请勿践踏农民的种植的农作物。并且要注意个人人身安全,注意田地里的灌溉井,驾驶车辆要遵守交规,安安全全的将蟋蟀文化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