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CCTV-10

8月17日 21:53

《中国影像方志·潜山》

一起潜入群山~

《中国影像方志·潜山篇》

安徽省西南部,群山拱卫之中,天柱山如同一根高大的天柱,直插云霄。

在上古神话中,水神共工与黄帝之孙颛顼大战,共工不敌,便怒触了不周山,于是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幸而中天一柱如擎天一臂,稳住了天的中央,天地才未重回混沌。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天柱山

天柱山犹如神话传说中的中天一柱一般,为中部大地撑起了一片宁静安详的天空。这片天空下,是一片风景瑰丽,人文荟萃的古老土地,叫做潜山。

就是这片秀水明山,千百年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潜山美景

天柱山:摩崖石刻诉真情

不开心写两句

开心也要写两句

“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围。欲穷源而不得,竟怅望以空归。”

宋皇祐年间,王安石在潜山做通判,他多次上书兴利除弊,都未能得到重视。郁抑不申之下,咏诗两句以抒发胸臆。

多年后,王安石成为宰相,再次回到这里时,昔日幽愤不再,心中早已云淡风轻。“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摩崖石刻

除了王安石,无数文人墨客到天柱山游览,留下大量诗句,并镌刻于溪流旁、山谷间的岩石上,形成了如今山谷流泉的独特景观。

不过,潜山的风土不仅激发了古代文人骚客的诗性,也养育了一代名家张恨水。

张恨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张恨水的名字是从这来的

1913年秋,潜山县黄岭村,18岁的张心远由于父亲的亡故,无法再继续学业。他将心中的苦闷宣泄于书本和笔尖,从诗句中寻找灵感,为自己起了个笔名,叫“恨水”。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恨水

生活的苦难赐予了张恨水写作的灵感,在外漂泊的他,骨子仍带着潜山人那份书香气。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等作品,让他变得家喻户晓,被称为赋予章回体新生命的“民国第一写手”。

潜山因此有了一山一水,山是天柱山,水是张恨水。

都说一方土养一方人,就是潜山这片热土,滋养了无数文化底蕴深厚的潜山人,王安石、张恨水只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潜山风貌

今天的潜山,已成为国际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爱上了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这里的一个个旧村庄被打造成了白墙灰瓦、古朴整洁的皖村,散发着皖派建筑的古朴风情,形成了“山水田园城市”的独特风貌。

这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潜山人,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所作出的巧妙回应。

-方志档案-

大家一定都看过由张恨水所作的《金粉世家》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吧?这部剧可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哟!

其实张恨水自己的爱情故事就颇为曲折。年轻时,张恨水抱着对爱情的浪漫憧憬,将第一位妻子迎进自己的老屋。然而,新娘竟不是自己相亲的那个姑娘。于是他在新婚之夜愤然离家出走,开始了漂泊的人生。

中国影像方志丨潜山:“一山一水”话潜山

由张恨水作品改编而成的影视剧

除了《金粉世家》,张恨水还创作了《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知名作品。也许正是因为吃过爱情的苦,所以才能写出这一部部情感细腻的作品吧!

中国影像方志

《潜山篇》

播出时间:8月17日 21:53

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