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七月的河套大地,天高云淡,生机盎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党中央发出的战略号召。为此,巴彦淖尔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绿色崛起、促进脱贫致富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打好旅游脱贫攻坚战,已成为巴彦淖尔发出的最强音。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柳志福摄

河套是巴彦淖尔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名片,绿色是巴彦淖尔的原色和底色,乡村旅游是巴彦淖尔旅游业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希望所在

目前,巴彦淖尔已探索形成了多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带动示范效应显著的乡村旅游扶贫精品案例,为全市乡村旅游脱贫攻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旅游扶贫典型 河套处处发芽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①村委会+旅游+扶贫引领型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代表:临河区 · 富强村

地址:临河区狼山镇镜湖畔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过去

2011年之前,富强村还是一个靠传统种植葵花、玉米,年人均收入只有两三千多元的贫困村。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脱贫思路

发自内心的脱贫强烈愿望,使得富强村村民在村委会的组织带领下,引进公司经营管理,以“旅游美村,产业富民”为发展理念,形成了集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果蔬采摘、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旅游观光村。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张蒙摄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如今

在2015年国家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活动中富强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在“2016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评委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光荣摄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张蒙摄

2017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1.3万元来自旅游收入,富强村农民走上了旅游路,吃上了旅游饭,发上了旅游财。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光荣摄

“头雁”效果日显

今天,巴彦淖尔民主四社、酒庄古镇、万丰村等越来越多的村庄,也开始向富强村学习,摘掉贫困帽子,端起“旅游饭碗”。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民主四社风貌--李光荣摄

②能人+旅游+扶贫引领型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代表:乌拉特中旗·牧人之家

地址:乌拉特中旗同和太牧场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新青年创业

自治区五星级接待户“牧人之家”始创于2007年,集草原观光、娱乐互动、民俗体验、餐饮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

它的主人——韩苏亚拉图是回乡创业的蒙古族大学生,2015年他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致富带头人,而当地的牧民,更愿意称他“乌拉特草原最仗义的好安达”!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扶贫方式

“牧人之家”与周边的30多户牧户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而合作的形式也灵活多样。

一、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牧民的羊群;

二、向牧民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包括特色商品销售、乘骑体验、餐饮制作、住宿服务、综合服务等;

三、每逢冬季,向急需用钱购买草料的特困户提前垫付资金,再从来年的收购羊款中扣除......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成效

2016年,牧人之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目前,这里已发展到占地1020亩,拥有餐饮包10顶,住宿包10顶,展览包4顶,年接待量60万余人,实现年旅游收入 160万元。因为“牧人之家”的发展,不少贫困牧民不仅摆脱了低保户的困境,更成为了当地的“万元户”、“十万元户”。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草原情、值千金”,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红利的凸显,像这样“能人带户”的牧户游,在乌拉特草原上越来越多......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③企业+旅游+扶贫互助型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代表:五原县 · 联星村

地址:隆兴昌镇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村情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这是五原县联星光伏新村的发展思路。这座村庄集“清洁能源、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治、奶山羊规模化养殖、绿色有机种植、农民增收”六位于一体,同时,也是基础设施建设完备、居住环境优美,兼具观赏游玩功能的特色旅游小镇。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增收措施

依托现代农牧业养殖基地优势,持续开拓乡村旅游新业态,联星村的农民手握四份收入

√ 实现土地流转,联星村的农户获得第一份基本收入;

与企业合作,应聘产业工人,增加一份收入;

光伏产业的分红增加了一份收入;

开辟特色乡村旅游线路、从事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新增一份稳定收入。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张蒙摄

成效

2016年,联星村荣获“中国最美村镇特色奖”。它所走出的农旅一体化发展道路,已解决全村457户1352位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使得全村户均收入达到6万元,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④现代农庄+旅游+扶贫互惠型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代表:杭锦后旗· 啸天农庄

地址: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

简介

啸天现代农业园于2012年设立,成员出资总额1000万元,入社社员60户,全部为当地村民。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光荣摄

发展进程

目前,啸天农业共流转土地3000亩,

功能分为5大板块:果蔬采摘、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农家食宿、光伏发电,现已建成日光温室198栋、农牧民培训中心一处、智能化育苗温室10000平方米、休闲垂钓绿色广场80亩、农家食宿接待中心1200多平方米、露天果树林800亩、万头肉驴养殖场1000亩......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光荣摄

扶贫成效

“产业扶贫三板斧,大棚旅游与光伏”,自2009年以来,年均带动当地150多名农民实现就业,间接带动当地500多名农民就业。年均用工170多人,其中男工年均收入4.5万元,女工3.6万元,带动民建七社农民年均增收2万元。此外,安排民建七社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确保一人入园区工作,确保每户年均增收五千到一万元,涉及贫困人口53人,休闲观光旅游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绿色富民产业。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光荣摄

⑤节庆+旅游+扶贫融合型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代表:磴口县·海子沿村

地址:磴口县隆盛合镇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村情

过去的海子沿,全村常住农民110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65人。近年,磴口县规划建设以“金马渔村”命名的精准扶贫整体搬迁的新村,鼓励支持当地村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接待,走“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扶贫措施

1、以“渔家小镇、美丽乡村”为发展定位,规划建设渔家乐99户,总占地151亩。

2、鼓励贫困户参与金马湖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贷资入股,按年分红。

3、“景区+扶贫”,依托金马湖国际垂钓旅游风景区,年均举办各种节庆节事活动80多场,打造品牌赛事,引导当地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事业,帮助农民稳定脱贫。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成效

“景区+贫困村+农户”的发展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和保护乡村旅游景观的自觉性,实现了景区收益与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脱贫攻坚战正酣 旅游扶贫几字弯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脱贫攻坚战还在深入,扎根广袤河套大地的旅游扶贫探索不断出新,而这,便是新时期巴彦淖尔脱贫攻坚的真实写照。

那些喊着要靠旅游脱贫的巴彦淖尔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源:见文内标注 部分来源网络

监审:徐峰 杜毅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