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文| 白萝卜

《我不是药神》仍然站在风口浪尖。

走进电影,有关于现实主义题材胜利的狂欢,有围绕电影艺术创作的质疑,也有从这一点生发出来的千千万万遍参与现实的讨论。

走出电影,我们看到原型故事的主人公陆勇站在那里,这故事从他这里来,但最终成型又与他相去甚远,与剧组之间有过短暂纠纷,电影首映时他曾经出现,如今他已经回到自己的生活和工厂里,寻找他所说的“真实的自我”。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此前曾联系到陆勇,向他了解关于电影和个人的一些情况。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药侠”变“药神”,“程勇”不是陆勇

“片子还是蛮震撼的感觉,很正面”。

对于《我不是药神》,陆勇这样评价。

众所周知,近期的市场爆款《我不是药神》以陆勇的故事为原型改编,讲述一家印度神油店店主帮助白血病人“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故事。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现实世界中,陆勇被称为“抗癌药代购第一人”,其中的“代购”并不是指真实代购行为,而是陆勇将购买印度仿制药“格列卫”的方法和渠道分享给千余名慢粒白血病患者,后来事情闹大,2014年陆勇被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的罪名被起诉,后检察院撤诉,但陆勇的故事通过大小媒体的争相报道也一时间成为坊间热谈,因此,编剧韩家女找上了陆勇。

“2015年5月份韩家女找我,电话、微信、邮件和我联系,要我同意授权她把我的故事写成一个剧本,授权我就签了发给她了”。

陆勇将自己的故事改编权授权给韩家女,过程也很简单——“那个授权书是她起草的,我只要签个字就行了(笑)”。

签署授权书的同时,陆勇也明确提出故事改编之后需要满足自己的三点要求。第一,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之后,要在片中注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字样;第二,改编后故事不能对陆勇个人造成负面影响,要进行正面宣传;第三,只允许电影创作,不允许其他用途。

据陆勇讲述,整个过程当中没有涉及任何费用问题。

“我从来没谈过这个问题。韩家女找我写剧本的时候,我从来没提过一分钱的事情,包括后来制片人到无锡来找我,我都没提过这个事。他们也没说,我也从来没提过。

后来很多病友知道我这个事改编成电影,就说他们给你多少钱,我觉得很多事情也不能从钱的角度来考虑,我觉得这个片子拍出来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不是钱能衡量的,为什么什么事情都要按照钱的价值观来衡量呢对不对(笑)”。

双方谈拢之后,韩家女得到陆勇本人授权,回去进行故事改编工作了。

直到2016年12月,关于影片《我不是药神》的电影信息开始放出。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把主人公变成一个印度神油店的店主,我就有点惊讶,觉得跟我原来授权给她的条款不同,我就和编剧韩家女联系,她说这个剧本已经卖给宁浩的公司了(指坏猴子影业),她也不知道后面什么情况”。

在陆勇看来,影片中的主人公程勇的形象与自己相去甚远。但是当陆勇找到最初的授权人编剧韩家女时,对方说剧本已经卖掉了,建议陆勇联系片方再沟通,于是2017年2月,制片方负责人去无锡找到了陆勇。

“和我当面进行沟通,主要是从电影创作、角色充满矛盾(来说),有所起伏这样比较吸引人,对于电影传播有好处,他们举了韩国《辩护人》的例子”。

当时这个说法有说服您吗?

“嗯……我对电影创作不太清楚,电影圈里面的事情也不清楚,但我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在电影片尾加一个我作为原型出来讲几句话,当时他们是同意的,口头同意”。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在这之后,陆勇就和片方建立了联系,2017年3月15日电影在南京开机,13日陆勇受邀和四五位白血病患者及签署参加了剧组在南京的见面会,还与导演、演员等进行了交流。

“那个时候他们还是说要给我补个镜头,片尾加一下,他们可能也觉得这样会比较好一点。到今年5月,我看到(电影)预告片出来,他们也没跟我进行联系,我觉得这个事情可能不做了,感觉到有点不太满意,就发了一个微博”。

今年6月8日,陆勇发布长微博《我不是药神?我只是个慢粒白血病患者!》做出声明,表示对于电影的不满,要“维权到底”。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当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在采访时问及陆勇为何发布长微博时,他表示:“因为电影里面的主角……跟我……不同吧。我是患者,他说正常人,我自救,他反而卖那个药品赚钱,最后良心发现。一个是人物身份,第二个他要做的事情跟我原型有所差异”。

此前5月28日,陆勇曾受邀到北京看了一次片,之后6月19日,《我不是药神》在上海电影节进行第一次公开放映,导演和制片团队也在当天从上海赶去无锡,再次和陆勇当面沟通。

“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我也理解。我对电影创作不了解,他们主要是解释,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解释了(笑),为了艺术表现做这样一个改变,觉得以我原型故事拍这个片子没那么大起伏,你就是一个患者,你生病了,然后自救了,帮助别人被抓了,没什么太大起伏,没现在这个故事更具冲突性。也说在上海放映的效果很好,邀请我6月底过来参加首映式,后来我们就达成几点:

一个是邀请我参加(7月)2、3号在北京的首映式、媒体见面会,第二个安排我和观众互动……”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此时陆勇拿起手机,对着手机屏幕内容读道:“彰显我帮助患者不谋私利的义举,亲身经历对于电影起到重要作用,表明我的真实事迹深深感动片方、制片团队,激起影片的创作灵感,但是电影出于艺术创作的需要,对事件进行改编,他们需要澄清我对片方的误解,来共同传播我和影片所代表的精神,我们双方达成这个共识。

还有一条是,在我的倡议之下,片方捐出两百万善款通过我捐赠给慈善基金会或者公益组织,用于对于肿瘤和白血病患者的帮助”。

同时陆勇也表示,后期还会做一个宣传花絮,里面会涉及到他个人以前案子的一些新闻报道,帮助大家了解电影主角和原型人物有所差异。

至此,双方达成和解,7月初《我不是药神》在北京的宣传活动中,陆勇也如约出现,为影片站台。

从6月30日开启点映之后,《药神》口碑被全面引爆,票房迅速攀升,7月7日影片票房破6亿,片方也在当日再次发布公告,表示“票房总收入每达一亿元,追加30万元人民币赠给以白血病治疗资助为主的专业公益机构北京新阳光基金”。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回顾这次与片方短暂发生的细小纠纷,陆勇也说:“问题主要在于缺乏沟通,他们这样改没有事先征询我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沟通”。

而对于电影的表现,陆勇则表示祝福:“这个电影肯定会很热,票房高最好,也是对他们电影成功的一个承认嘛,对他们心血的回报”。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电影之外,人生路上,做真实的自己

纠纷已过,矛盾已消,如今电影也正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稳步上升,而陆勇,也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了。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见到陆勇当天,正是他准备返回无锡之前。

真实见到的陆勇,比往日新闻、图片中的他看起来瘦一点,拿着两部手机,采访过程中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陆勇每一个电话都会接,有些是做推销的,他笑着说“不需要”,也有他在北京的朋友,他也会很热情地喊朋友过来要请朋友吃饭,谈及现在的生活,可以感受得到陆勇过得还不错。

“我这次来北京是从新疆过来的”,陆勇说。

2016年年底,陆勇在新疆喀什又开了一家三四百人规模的工厂,是上海援建项目,后来工厂分成两家,一家一百二十人,另外一家大概两百人左右。

在此前报道中,陆勇在无锡有一家自己的工厂,这家工厂目前也依然良好运转着,7月9日陆勇还发布微博,给自己的针织厂做了做广告。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至于病情,陆勇表示,自己依旧每天在吃印度仿制药Imacy。

在生活情感方面,电影中倒是与陆勇的真实故事更为相似,不过在陆勇2004年被确诊之前他就已经离婚了,确诊前半年认识了现在的妻子,2007年结婚,妻子一直陪伴他到现在,孩子也是陆勇带在身边抚养的。

被问及是否与孩子交流过这些事,陆勇说:“交流不多,我的女儿很自立,我在她四岁的时候就生病,所以我常常告诉她,我没法给你更多未来的支持,你只能靠自己,她现在已经有一份工作,她很有思想,很独立,而且也很优秀”。

至于女儿是否有去看过《我不是药神》,陆勇则摸了摸沙发扶手,笑着说:“我不知道,她没跟我交流,我觉得她应该会去看吧”。

聊天中,陆勇也表示自己现在的生活没有前些年那么忙碌了,从前建立QQ群、帮助病友买药,还因为办理信用卡买药被法院起诉,“现在做的少很多”,陆勇这样说。

“我没有微信群,不想花太多时间。一方面是大家都有渠道,对慢粒病的知识都掌握了。以前很需要(我),我可以给很多患者带来更多信心,带来希望,现在大家都清楚了,我再弄那个东西意义不是很大,所以我现在很少去参加(活动),基本上一年可能都去不了一两次”。

当然,随着《我不是药神》的热映,陆勇和他的故事又一次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此前陆勇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从北京回无锡的高铁上,我至少接了三个小时的电话,都是媒体的朋友打来的。我对媒体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打来的电话,都是对我的关心,我百接不厌”。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一面是给陆勇再次带来大量曝光的电影《药神》,一面是陆勇用了多年的名字“药侠”,当被问到如何看待这两个称呼时,陆勇笑了:“名字没什么重要的,名字就像一件外衣,外衣再耀眼也会有褪色的那一天,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是最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把你的外衣当成你自己”。

话有点鸡汤意味,但想到面前的这个人曾经历过生死,也就有另外一番感受了。

做真实的自我,过宁静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陆勇现在最大的心愿。

“平静的生活就是我经营自己的公司,跟朋友聊聊天,更愿意收到病友每隔一段时间的联系,谈下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不是谈我这个病怎么了,希望大家都很好”。

地球是圆的,每件事和每个人也都是多面性的,由这部电影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更多的故事,或许也有机会去解决更多的问题,而回归到每一个个体之上,其实都是复杂而多面的,陆勇说他只是凡人,但在很多时候,他的确是英雄,《我不是药神》或许在剧作上不甚完美,但在意义层面它又是如今华语现实主义题材的高光时刻,正是因为有这些复杂和多样,世界才能显得更美好吧,也正是因为有太多故事,才让我们更能够被质朴的情感感动。

无论真真假假,你可以相信的是,你自己的真实感受。

“我不懂电影创作,他们有他们的难处”——陆勇回应《药神》争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