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家具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家具,你相信哪個?

看著白髮蒼蒼的大娘,路邊上孤零零地抱著雙臂,卻又“故作堅強”地站在一方街道邊,她面前擺了一組深棕色帶金色花紋的桌椅,看著挺好看的。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她說,這是她老伴兒四五年前買的,可是古董傢俱,要不是現在急著用錢,也不會拿出來“賤賣”了。如果路人能出一個適當的價格,她就賣了。

於是,路上,很多人都有在詢問價格。一來,這組古董傢俱,從款式和樣式來看,都看起來非常不錯;二來,這大娘看著怪可憐的,不如幫幫她。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其中有名聲稱家在隔壁縣城的男子準備購買,但要求送貨上門,老太太以太遠沒法送貨而拒絕了男子。

緊接著,又有幾名男子過來問價、討價,最終一位女士以一萬塊錢成交。

過了小半個月,街邊上又是這樣一個場景,不過主角從老太太換成了一個大嬸,說因為要出國,東西沒法帶,便想著把家裡傳下來的古董桌椅給賣了。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照例,那裡為了一群人,男女老少,貌似還有幾個眼熟的人。想想,好像就是之前那個老太太賣傢俱時也在旁問價要買的幾個男子。

其中一名男子,還是說要買,希望能送到隔壁縣城,大嬸還是以老太太之前說的同樣的理由拒絕售賣。

想必說到這兒,大家應該開始警惕起來了。(同樣的套路,不同的賣家,同樣的托兒。)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那麼,今天小九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叨叨下“古董傢俱”收藏的幾點常識:

一般來講,古董傢俱的價值取決於以下五點:材質、年代、工藝、門類、完整性。

(一)“材質”。一黃二黑三紅四白(可不是指吃gou肉~)

“一黃”(黃花梨)、“二黑”(紫檀)、“三紅”(老紅木、雞翅木、鐵力木、花梨木等)、“四白”(楠木、櫸木、樟木、松木等)。

另外也有人將材質分“硬木類”與“軟木類”,硬木類要優於軟木類,硬木類包括花梨木、紫檀木與老紅木等,軟木類泛指白木類。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二)“年代”。年代係指傢俱生產的日期,不同時期有著不同時期的特徵,也就有著不同的藝術價值。

(三)“工藝”。所謂工藝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傢俱的結構與造型,另一是傢俱表面的裝飾工藝,例如雕刻、鑲嵌、打磨等。

工藝是直接造就器物文化內涵的因素,例如以“線條”為主要造型手段的明式傢俱,它體現的是古樸、洗練與典雅的風采。工藝也有一個很普通而又常常被人忽視的方面,那就是表面的打磨。打磨到不到位,常常是審度一件傢俱優劣的重要問題。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四)“門類”。一般來講,古董傢俱分為廳堂傢俱、書齋傢俱與臥房傢俱。

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是廳堂傢俱,其次是書齋傢俱,臥室傢俱最初因為它們藏於內房,以實用性居上,藝術性也較差。另外還有一類“閨房傢俱”,也值得重視,例如“貴妃榻”、“鼓桌”、“鼓凳”、“香幾”、“琴桌”等。

(五)“完整性”。要認真看清是否殘缺,是否填過部件,行話稱為“扒散頭”,這些都是影響古董傢俱價值的要素。

老太太路邊上賣古董傢俱和大嬸路邊上賣古董傢俱,你相信哪個?

注意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明清古典傢俱的收藏熱持久不衰。(所以想做這方面投資的朋友們,趕緊去學習吧~)

大家要時刻注意辨別,從以上五點去做分析和研究。至於路邊上的這種,看看熱鬧罷。

關注盛世九五wx,更多好料等你來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