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有人说,满足的状态是刚刚好,幸福的状态是比刚刚好再多一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小满,才是最幸福的状态。

此时的大千世界里,万物生机盎然,又从容不迫:麦粒饱满水稻插,蚕结新茧桑葚熟,菜籽舂油苦菜秀。小满,期待一场如约而至的雨水,谷物生发,顺遂天时。

其实,夏天的这个时候,是最幸福的。

初夏

我们

最怀念什么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古人将四月前后的天气称为“麦天”,在北方的苍茫大地里,四处都氤氲着麦子的将熟之气。“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这股悠长的麦香,那片金黄的麦浪,古朴而又深沉,积淀了无数祖辈父辈的汗水。

而在南方的小满时节,雨水渐多,田水渐满。五代后梁时期的和尚有《插秧歌》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佛家之言,饱含禅意,又勾起了许多南方人家游水玩闹的兴致。

犹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四月中的傍晚,河里便会聚集一群光着腚的顽童戏水打闹,敞着膀子唱咏而归,只剩那黝黑的皮肤与河面的波粼在残存的夕阳余晖里发出闪闪的金光。

那时候,网络未兴起,手机还不可触屏,彩电也只是刚刚普及,但人们的生活却是充实、幸福的。如今,河水不再清澈纯净,儿时的伙伴也各奔东西,一台空调、一部手机便能满足一个夏天。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其实,我们怀念的,正是过去那些遗失的美好,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父辈长大的民俗活动。

在古代,小满的民俗为人所知的有三种:

祭车神。一个古老的小满民俗,亦有“祭三神”的说法,“三神”包括水车神、牛车神、纺车神。这三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将丰盛的祭品献与三神,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生活美好。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水车神”仪式。

水车神,为白龙。祭祀时,人们在水车上摆放鱼肉、香烛等祭品。其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预祝风调雨顺、水源充足,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水利灌溉的美好期盼。

祭蚕。古代传说中,小满为蚕的生日。江南一带,养蚕极为兴盛,为祈求养蚕能有一个好收成,人们在每年四月放蚕之时,举行虔诚的祭蚕仪式,时间并不固定,以小满为最盛。这一天,养蚕人家会准备好水果、美酒、鱼肉等丰盛的祭品到“蚕娘庙”上供,虔诚跪拜,祈求蚕茧丰收。

在祭品中,最有特色的当属“蚕面”,高巍说:“这时人们会以米粉或面粉为原料,制成形似蚕茧的小吃食一起享用,期盼蚕茧能够丰收。”

捻捻转。捻捻转,是“年年赚”的谐音,是小满前后的一道时令美食,此时田里的麦子完成了吐穗、扬花、受粉等生长环节,正值灌浆,麦粒日趋饱满,而此时的大麦最适合做捻捻转了。

捻捻转的制作过程,分为四步:首先把麦粒饱满又略带柔软的麦穗割下来,然后搓掉麦皮,将麦粒分离出来,再将分离出来的麦粒炒熟,最后将麦粒放入石磨中磨制,而石磨中的磨齿便会出来缕缕长约寸许的面条。一道美味就这样完成了,再拌以黄瓜丝、蒜末、酱油等作料,风味可口,百吃不厌。

遍野苦菜秀

春风吹,

苦菜长,

荒滩野地

是粮仓。”

如果说一首童谣可以把我们带到回忆里,那么一种味道,就能让我们在回忆里感怀。食苦菜为小满习俗,同时苦菜作为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它的味道是充满历史厚重感的。

《周书》有云:“小满之日苦菜秀。”遍布全国的苦菜,成了这个季节必吃的蔬菜。《本草纲目》说:“(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撇去它的营养价值之高不说,更为重要的是,它用以比喻人生之艰,忆苦思甜。

如今,吃进嘴里的苦菜已是调味好的,清凉爽口,不再是往昔的苦涩滋味,于是苦日子便也在咀嚼中分明却又不那么分明了。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古人云:

“君子宁居无不居有,

宁处缺不处完。”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人若自满,便难有进步;若不满,也许是因为人的欲望过大。

《菜根谭》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道。

趁此大好初夏、小满时节,检视自身,以达小满,方不悔走这一遭快意人生。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小满三候

苦菜秀,靡草死,麦秋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大意是,植物的籽粒到这时候开始饱满了,所谓“小满不满,麦有一险”。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节气,雨水也得充足饱满,没有雨水的灌溉,万物的饱满就是一场空呢。

小满三候是,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一候苦菜秀,意思是小满节气时,苦菜已经枝繁叶茂了。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三月生,六月开花,如小小的野菊,漫山遍野都是。它的叶子像锯齿,吃在嘴里,苦中带涩,是清火解暑的一味好食材。

说来也巧,一般苦味的东西,都有清火之功效。而它们恰恰又都适宜生长在夏季,如苦瓜,这便是造化的神奇。天地自有它们运行的逻辑,有难以言说的神奇。人顺天时而动,便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二候靡草死,意思是小满时节,阳气日盛,一些喜阴的柔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慢慢枯死,先民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有死便有生,天地万物莫不在循环之中。靡草的死伴随着新麦的成熟。三候麦秋至,它告诉人们,新鲜的麦子成熟了,可以尝出甘甜之味了。这个时节,适宜尝新,适宜为身体储蓄一年的新能量了。

小满苦菜秀,那是告诉人们要吃点苦了,不然火太旺,便失去了平衡之道。

中医说,辛味可以发散,酸味可以收敛,甘味可以补中,苦味可以泻火,咸味可以入肾。

五味之中,唯苦味可以入心。

西洋没有以苦为味的,唯中国人以苦作五味之一。最苦是黄连,却能清心火。苦瓜好吃,也取了它这点苦味的清正。若去了它的苦味,苦瓜将变得黯然失色。

苦尽甘便来,所以,吃得苦中苦,才能做得人上人,也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甘与甜。

小满诗词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又以“男耕女织”为核心。

翁卷的这首《乡村四月》,写了江南农村初夏小满时节的风光和农耕特色。

江南的四月,是绿色的。山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禾苗是绿的,世界是绿的。

江南的四月,是白色的。纵横的沟渠,蓄满了雨水。片片稻田,也蓄满了水。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

还有子规,在如烟的雨中,声声啼鸣,提醒着农人:插秧插禾!

所以,紧承着子规催种这一句,诗人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蚕桑与插田,一为织,一为耕,一为衣,一为食。衣食是农耕文化的两大根本,一句话写尽了农耕文化的核心。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小满时节,有两个重要的祭祀活动。

一个是祭车神,即祭水车,寓含水源充足之意。小满时节雨水特别重要,如果此时田里不蓄满水,就无法插秧。俗话说:“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所以“绿遍山原白满川”,可不是闲笔,是说风调雨顺呢。

一个是祭蚕神。在以蚕丝为主的南方,每到小满前,养蚕人都会到蚕娘或蚕神庙祭拜,祈求丰收。

这首简单的诗中,将中国农耕文明的关键全部融入其中了。

妇姑相呼有忙事,

舍后煮茧门前香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缫丝行

(宋)范成大

小麦青青大麦黄,

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

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

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

明日西门卖丝去。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范成大的诗名并不高,但他有些田园诗,带着泥土的朴素气息,读来可喜。

这首诗取耕织二事之中的织,绘声绘色地摹写了妇姑夏日缫丝的情景。

首句时间:夏日,“小麦青青大麦黄”。

次句时间:清晨,“原头日出天色凉”。

三四句:人是婆婆和媳妇。事是缫丝,煮蚕。

五六句:具体描摹缫丝的情形,或诉诸听觉,或诉诸视觉。

忙忙碌碌,充满了生活气息 。

结句“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陡然一转,写出了与往年相比,妇姑缫丝卖丝更加艰辛,毫无余留,可以想见赋税加重。苦恨年年作金线,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国是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远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便有“桑”字出现。战国时期,青铜器上有提筐采桑的图纹。《孟子》中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说。

桑,为先民铺设了朴素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在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麻衣,埋骨需要的是桑梓之地。

它护佑着它的子民,像护佑着它的孩子。桑林里,有艰辛,也有人们从心底里流出来的生之欢悦、期盼。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小满

(近代)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

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

农闲莫问动三车。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小满,除了耕织二事,还有其他。这首诗就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是采摘草药的最佳时节。“春草柔嫩,如初生茸毛,药味至淡;秋草老成,有了筋骨,药味至重。因此,虽是同一味药引,时序交易,剂量亦有悬殊。小满时节的草药,药性的浓淡刚刚好,因此最适合采摘。”

这个时节,有地金草可以消炎,有金银花可以下火,有车前草可解毒,有苦苦菜可清热……每一味草药有着不同的香气。背着背篓,在田间坡上到处寻觅,也不失为一种人生乐趣。

小满时节,江南地区得动三车。俗话说:“小满动三车,忙得不知他。”

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收割下来的油菜籽也等待着农人们去舂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农活自然不能耽误。可家里的蚕宝宝也要悉心照料,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你看,简简单单的一句诗,竟然隐藏了多少民间风俗!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图说

二十四节气

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小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