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准确把握产业需求,瞄准“高精尖缺”引才精准发力,是一座城市实现快速发展必须做好的功课。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按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十大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情况开展了集中调查,编制了《济南市十大重点产业“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分析报告》,以帮助广大企业和各类人才科学把握我市产业人才发展需求及未来趋势,加快推进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实现产业链、人才链协同发展,为争当新时代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济南日报7月10日刊发

本次调查工作采取问卷调查、网上需求信息征集和重点企业走访座谈3种形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00余份,征集460家企业人才需求岗位3643个,需求人数11199人,座谈重点企业123家。通过社会化服务方式,委托万宝盛华人力资源(中国)有限公司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专业分析和处理,发布基于对产业发展与人才配置现状的调查分析。

透过产业人才紧缺指数看十大重点产业关键岗位需求

○综合分析——

文化旅游、科技服务、量子科技、先进材料、生物医药、医疗康养产业人才质量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金融产业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医疗康养、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流动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量子科技、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金融产业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文化旅游、科技服务、量子科技、医疗康养、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人才供给指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金融产业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产业人才供给水平——

通过指数分位分析,显示各重点产业的人才供给水平。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金融产业人才质量水平高度符合企业需求;生物医药、医疗康养、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产业人才质量水平中度符合企业需求;文化旅游、科技服务、量子科技产业人才质量水平相对较弱。

医疗康养、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产业人才流动程度较高;文化旅游、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产业人才流动程度中等;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先进材料、金融产业人才流动程度相对较低。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物流、金融产业人才供给量稍少;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医疗康养产业人才供给量少;文化旅游、科技服务、量子科技产业人才供给量相当稀缺。

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专业知识匹配度——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金融、现代物流产业招聘人才的专业知识符合岗位实际需求,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医疗康养产业招聘人才的专业知识较符合岗位实际需求,先进材料、文化旅游、科技服务产业招聘人才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岗位实际需求。

○紧缺岗位分布——

本次紧缺人才需求调查确定有效岗位样本213个。经汇总整理,有效岗位样本中,“高度紧缺岗位”有72个,占比为34%;“中度紧缺岗位”有95个,占比为45%;“轻度紧缺岗位”有46个,占比为22%。在72个“高度紧缺岗位”中,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11个、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11个、量子科技7个、生物医药6个、先进材料5个、产业金融7个、现代物流5个、医疗康养5个、文化旅游6个、科技服务9个。

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盘点十大产业人才需求问题及解析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人才需求】云计算研发工程师、销售经理、网络安全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交互设计师、产品经理、SI(信号完整性)工程师、GSP(GenerSoft Platform)开发工程师、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程师、IOS开发工程师、.NET软件工程师。

【存在问题】产业发展集中度相对较低,大型企业数量不多。人才需求结构分散,主要以应用类人才为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及引进资源相对较少,异地人才竞争力相对较弱。

【对策分析】 鼓励和引进专业中介机构,拓宽高精尖人才引进的寻才渠道和范围;加强区域合作,培养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加大职业继续教育。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

【人才需求】质量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技术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焊接工程师、工业工程师、电子工程师、电气工程师、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工程师、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工程师、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分析工程师。

【存在问题】 急缺两端人才,既需要一批懂技术、有活力的技能人才队伍支撑产业发展,更需要一批会管理、善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对策分析】培养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实施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工程,鼓励大型制造企业、济南院校与社会资本联合创办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省内外高校院所落地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鼓励和开展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活动,对接国内外智力资源,为产业长远发展储备管理力量。

哪些职业最“紧俏”?市人社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报告

量子科技产业

【人才需求】 硬件工程师、PCB(印制电路板)研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C/C++研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信息安全产品研发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

【存在问题】 发展处在相对初级阶段,人才集聚重要性凸显,包括如何更多引进带有项目的人才,为其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环境;如何为引进企业和机构提供专业人才的供给保障,为产业集聚发展配备齐全的产业链功能;如何鼓励创新创业人才参与济南量子产业发展,设计周全的知识产权维护和生活配套支持等。

【对策分析】 协调省市及相关创投基金,设立济南量子产业人才基金,扶持技术创新和科技创业,用于关键技术、载体建设、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投资。

生物医药产业

【人才需求】 药物制剂负责人、药物分析负责人、有机合成研究员、生物实验员、生物信息工程师、分子生物研究员。

【存在问题】高等院校针对生物医药的专门研究人才培养不足,而生物、制药相关的通用人才大量过剩;高层次人才的市场需求相对不多,人才竞争力相对较弱,使带有项目的人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流失现象较为显著。

【对策分析】人才教育革新,与高等院校合作侧重应用类的生物专业教育;鼓励企业创新,从靠政策吸引人才转变为靠产业发展吸引人才,从重视人才引进数量到注重人才保留培养。

先进材料产业

【人才需求】 产品设计师、专利工程师、产品开发、设备工程师、材料技术工程师。

【存在问题】 面临熟悉工艺技术流程、熟练掌握技术装备及材料的应用、具有较强工艺设计、精密加工等产品制造能力的技能人才流失。

【对策分析】

鼓励企业创新,从重视人才引进数量到注重人才保留、激励和培养。

金融产业

【人才需求】 金融系统构架师、理赔查勘专员、精算评估专员、金融分析师、风险管理专员、客户经理、证券研究员。

【存在问题】金融业的专业性较强,人才的业态专用性比较高,人才结构性分布非常明显,金融机构的分布结构决定了金融业人才的整体规模与类型特点。

【对策分析】 增加金融人才服务机构数量,发挥在金融人才信息收集、人才招募网络、人才中介服务等方面作用;出台市场化的金融人才评价诚信体系,匹配各种类型、不同层次金融人才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

现代物流产业

【人才需求】物联网培训讲师、物流规划师、物流技术员、物流经理、运营经理。

【存在问题】复合型物流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管理水平与专业知识匹配不足,流动率相对较高,企业不愿意耗费太多资源开展人才培养,不良循环造成影响产业的创新变革能力。由于物流业的跨界特征,行业发展需要一批熟悉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贸易、法律、数据分析、软件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对策分析】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为物流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平台。

文化旅游产业

【人才需求】教育陪伴师、咨询顾问、平面设计师、旅行计调员、培训讲师。

【存在问题】缺乏基础服务人才、紧缺高级管理人才、高水平策划人才。文化旅游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国内竞争与国际竞争并存,在资本的推动下,济南不乏设计建设都非常优秀的项目,但仍然缺乏高水平的策划设计人才。

【对策分析】研究制定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发展规划,系统性优化人才结构。

医疗康养产业

【人才需求】学术代表、新媒体运营专员、市场部产品专员、HIS(医院信息系统)工程师、采购经理、临床医师。

【存在问题】尚处于起步阶段,前期投入大但短期内见效不快,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产业发展受限。

【对策分析】鼓励培训机构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使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更符合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人才服务市场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监督作用。

科技服务产业

【人才需求】网络安全工程师、食品检测工程师、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规划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会计专员、管理咨询师、专利代理人、用户体验设计师。

【存在问题】 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存在专职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复合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人才社会认同感偏低等问题。

【对策分析】 通过植入校园、校企对接等方式,配合企业进行人才定向招聘;鼓励人才服务机构发展,构建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管理咨询、职业技能提升、课题调研、专业培育、信用评级等服务体系。

附:济南市2018年十大重点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岗位需求目录

(安卓手机必须在QQ浏览器中下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