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于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以山為界,這一現象在膠東地區的行政區劃中並不鮮見。比如,昆嵛山過去是牟平縣和文登縣的界山,山以東屬文登,山以西屬牟平;又如,艾山是棲霞縣和蓬萊縣的界山,山以南屬棲霞,山以北屬蓬萊。這篇故事的主角,也同樣是一座界山,位於海陽與牟平之間。略有不同的是,這座山並非是一分為二。按照民間的說法,這座山大概有四分之三屬海陽,剩下四分之一屬牟平。如此有趣的地理人文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於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描述原因之前,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座山的情況。這座山位於海陽市郭城鎮與牟平區觀水鎮之間,而這兩個鄉鎮都分別是各自縣市區中典型的山區鎮,境內丘陵起伏,原本來說,山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但這座山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峰,矗立在外夾河的岸邊,方圓數里之後都是河谷平地,並無其他山脊與其相連。

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於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這座山下圓上尖,從遠處看,形狀挺像膠東農村的大餑餑,因此在老輩的時候,附近不少人稱呼它為“餑餑山”。到了後來,或許是因為餑餑這個名字太口語化,人們逐漸將它書面名稱定為“坡坡山”,這個名字雖然不如前者形象,但也能說得過去,因為環繞山頂周圍都是形狀規整的山坡,而沒有突兀的山崖。參考幾何圖案的話,這座山跟圓錐體有點相似。

那麼,這座山到底如何成為界山的呢?這段歷史,還要向上追溯相當長一段時間。在清代之前,海陽和觀水鎮埠西頭一帶,都屬於登州府萊陽縣管轄,當時自然沒有界山的概念。而到了雍正年間,海陽從萊陽分出,為了規劃好新設的海陽縣,朝廷做出“換地”的決定,寧海州(牟平)將南部沿海的乳山鄉(乳山口海灣附近)與萊陽縣的青山鄉(埠西頭、崖子一帶)進行交換。這個時候,位於青山鄉西側的坡坡山,就處在了寧海州和海陽縣的中間地帶。

眾所周知,古代因為科技條件有限,地方劃界並不精確,這個坡坡山的具體歸屬一開始並沒有定下。後來,才逐漸採用了“地隨人歸”的原則,進行了劃分。

所謂“地隨人歸”,就是坡坡山上的地歸哪個村的人,這座山就歸那個人籍貫地的縣。然而,也正是因為坡坡山上的地歸屬好幾個村的人,才造成了後面那種有趣的分界現象。

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於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關於山地歸屬的由來,當地民間流傳著不少版本的故事。下面是筆者在坡坡山西側的葛家村(屬海陽市),聽村裡八十多歲的葛老爺子所講,據葛老爺子說,他此前到鬱都村(葛家村東面的鄰村,屬牟平)趕集時,曾跟該村老人聊過這座山的歸屬,對方的說法跟他類似。因此,葛老爺子的說法應該較為可信。

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於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按照老爺子的講述,這座山複雜的歸屬,與山頂的一座廟有關。據他介紹,這座山雖然不高,但山頂也曾有座廟。在老輩,每年恰逢農曆的特定日子,山下還要趕廟會,為附近村莊一大盛事,葛老爺子小時候就曾見過。可惜後來廟已不存。

葛老爺子說,當初這座廟是周圍幾個村莊合力而建,廟建好之後,山就相當於成為廟產。而在廟破敗之後,廟產也按照原來的出資模式重新分了回去,有份者為葛家、山前、山後(以上屬海陽)和留疃(屬牟平,不知是東留疃還是西留疃)等幾個村莊。其中,留疃村距離坡坡山較遠,但仍有份;而鬱都村就在山的東側,卻沒有分到。

四分之三和四分之一的比例未必精確,但總體來說,坡坡山屬海陽的部分較多,而屬牟平的部分較少。

除了歷史有趣之外,這座山的風光也不錯,尤其是秋高氣爽時,站在山頂俯瞰外夾河上游,堪稱勝景。

這座山不高,但很有故事,位於海陽和牟平交界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