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锦城学院以“四大成长辅助系统”全方位助力“学生增值”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以“四大成长辅助系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全方位助力“学生增值”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积极探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作为,以“行为强化系统、成才支持系统、长板唤醒系统、成果呈现系统”四个成才辅助系统,全方位助力“学生增值”,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行为强化系统,做好边界守护者一是坚持开展“明德”教育,守护学生思想边界。大力开展明德实践,《礼仪》课程开展了“个人形象设计”活动,《诚信》课程开展道德辩论,《忠孝》课程开展了“三温暖”孝德活动,《感恩》课程开展了“感恩日记”活动;二是大幅修订学生手册,守护学生行为边界。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校高度重视,组织学习、培训,并根据新规定重新修订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管理规定》、《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园行为规范》等7个文件,并在学生中进行普及性学习;三是校园风气常抓不懈,学风校风持续提升。学校齐抓共管,通过定期出晚归报告,到校门口督查晚归,加强日常教育,对晚归学生进行重点关注管理等措施,使学生晚归人数大幅下降;成立校园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专项工作组,校园行为规范专项工作成绩明显;学生课程出勤率稳中有升等等。

二、成才支持系统,做好主题提供者一是提供有效资助,服务困难学生成才。对学生经济情况进行了统一认定,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816人,其中“一般困难”学生924人、“困难”学生3246人、“特殊困难”学生1646人。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提供资助,涉及经费3406.3万元,受益学生7173人次;二是继续推动课外增值加持计划,帮助学生自我实现。持续推进各二级学院学生发展“加持计划”,通过明确的标准为学生提供专业能力提升的要求和标准,给学生增加自我成长的压力,促使学生更加充分利用课余,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形成个人特长。三是心理发展工作促学生自我完善,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为5142名学生完成心理测评和筛查,并且建立心理档案。完成测评率达98%以上。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干预和心理援助。

三、长板唤醒系统,做好潜能激发者一是树立个人目标,提升学生自我发展素养。学校出版了书籍《目标从成功开始——大学生目标指导手册》,2017年度继续为5000余名同学提供了课程,并指导大二5000名同学更新了目标与行动书,要求全校辅导员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目标辅导。二是长板发掘成为常态。“学生心理发展中心”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角度,继续对“长板原理”的相关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操作指南,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并在辅导员职业能力测试中进行考核,切实提高相关技术和水平。三是开展校内实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向日葵特训营”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演讲口才、个人礼仪等方面的培训,2017年共开办13期,400名同学通过训练获得了能力提升,提高了自信。

四、成果呈现系统,做好平台搭建者一是“三自三助三权”工作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成果的平台。全校各部系共聘任助理(助管)658名,聘任助教1023名,助研40名。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学生助理联合会、文明督察大队等组织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学生组织累计派出了2000余人次的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二是“公益教室”成为班级文化展示的平台。全校共有101间教室参与公益教室,共为2016、2017级同学提供56340个非农场劳动学时。公益教室的建设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三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获批,成为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平台。学校成功入选第三批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获得四川省委组织部(人才办)资助100万俱乐部建设资金;四是农场教育再成热点,成为劳动文化展示的平台。学校农场教育先后被中新网、央视网、中青在线、凤凰网、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四川新闻网等80多家各级媒体进行报道。依托农场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对151个教学班、共5256人进行了教学,完成劳动学时量达236520个,授课课时达3624个。

文/陈程、 赵小丽、温晶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