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三國演義》第五回,關羽溫酒斬華雄的情節想必是每個三國迷最津津樂道的一幕。伴隨著大家對三國曆史的不斷了解,華雄的人頭不算在關羽身上已被大眾接受,但歷史上的戰爭並不像演義中那般將領之間先來場單挑那麼簡單,雙方往往在不斷的衝陣,混戰之中分出勝負。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歷史上的關羽根本沒見過華雄長啥樣

那歷史上的這一場戰役又是如何進行的?孫堅是如何擊敗華雄的?今天小編就要來好好地說一說。

“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三國志 孫破虜討逆傳》

史書用短短一句話講述了孫堅大破華雄軍隊的事蹟。看似十分簡單,實際在此之前,孫堅是險遭毒手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梁東一戰,徐榮大破孫堅

“後騎漸益,堅徐罷坐,導引入城。乃謂左右曰:“向堅所以不即起者,恐兵相蹈藉,諸君不得入耳。”卓兵見堅士眾甚整,不敢攻城,乃引還。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閒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

——《三國志 孫破虜討逆傳》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徐榮可謂是當時董卓旗下第一名將

孫堅在梁東屯兵之時,董卓軍大將徐榮向他發起了強大攻勢。直接導致孫堅只帶著幾十名下屬逃出重圍。後來的一幕在《三國演義》中也有所描寫,孫堅與祖茂將頭盔互換,祖茂引開了董卓的追兵使得孫堅從小路逃生。

梁東一戰,孫堅完全不是徐榮的對手。孫堅不斷收拾殘兵向西撤退,最終落腳於梁西陽人一帶。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孫堅一路從梁東西逃至陽人一帶,這一路收拾舊部重振河山

我們先來看陽人與梁東分別在哪?陽人即現在的河南臨汝鎮一帶,而梁東則是在河南商丘附近,兩地如今相隔約350公里。可以說,當時孫堅的逃亡路線可謂是一路向西

不久之後,董卓派大將徐榮率軍向著剛喘口氣沒多久的孫堅奔襲而來。終於,雙方在陽人對陣,展開一場對於孫堅來說是置之死地的背水一戰!此戰孫堅屢出奇兵,射死徐榮的先鋒大將華雄,使所向無敵的徐榮,銳氣挫盡,大敗而歸。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陽人一戰,孫堅終於報了梁東之仇,大破徐榮,還斬了華雄

董卓在得知陽人戰事不利後,於是派出胡軫,呂布率軍支援徐榮。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呂布卻因與胡軫不合,在營中散佈孫堅劫營的消息,使軍中自相驚恐,士卒散亂。而事後胡軫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出現,於是選擇退兵。孫堅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使董卓大驚。此役的勝利,迫使董卓退守長安,把一座空城洛陽讓給了孫堅。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們來看看背後的真相

從此,歷史上孫破虜的赫赫威名就流傳了一下,直到……

於是,孫堅的威名便被當世傳揚開來,也被史官們記錄了下來。直到千年後的明朝,羅老爺子為了關雲長智勇雙全、忠父神武的藝術形象,將斬華雄之功贈於了關羽。

從此,後人因《三國演義》而只知關羽溫酒斬華雄,而不知孫堅陽人斬華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