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倒資深程式設計師的冷知識

什麼都不說,先上題:

請指出以下敘述中的四處錯誤:

1946年,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這是一臺晶體管數字微分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鐘5000次二進制加法運算,或者每秒鐘56次乘法運算,計算機建造之處用於彈道計算,二戰後用於氫彈模型計算。

在公佈答案之前,小編先將一些知識點貼出來:

ENIAC,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的簡稱,英文全稱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難倒資深程序員的冷知識

它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宣告誕生。承擔開發任務的“莫爾小組”由四位科學家和工程師埃克特、莫克利、戈爾斯坦、博克斯組成,總工程師埃克特當時年僅24歲。

ENIAC:長30.48米,寬1米,佔地面積170平方米,30個操作檯,約相當於10間普通房間的大小,重達30噸,耗電量150千瓦,造價48萬美元。它包含了17,468 真空管7,200水晶 二極管, 1,500 中轉, 70,000 電阻器, 10,000 電容器,1500繼電器,6000多個開關,每秒執行5000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繼電器計算機的1000倍、手工計算的20萬倍。

在國內的絕大部分媒體上都會出現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上世紀1946年由美國人毛克利(John Mauchly)發明的ENIAC文字記載,但另一種說法卻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由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約翰· 文森特·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Berry)先生在1937年至1941年間開發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簡稱ABC)”。

而在國內的朋友們竟很少有人知道此事真相, 不少國內的作者在他們的專著、教材中,甚至科普活動中,仍然宣傳ENIAC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因此,做為一名IT工作者有必要本著科學的精神,替前人 澄清事實,希望通過此文有助於糾正這個在國內知識界長期存在的重大學術誤會,以正視聽。

ABC: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

難倒資深程序員的冷知識

f-Berry Computer,簡稱ABC)

是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設備。這臺計算機在1937年設計,不可編程,僅僅設計用於求解線性方程組,並在1942年成功進行了測試。然而,這臺計算機用紙卡片讀寫器實現的中間結果存儲機制是不可靠的。而且,在發明者約翰·文森特·阿塔納索夫因為二戰任務而離開愛荷華州立大學之後,這臺計算機的工作就沒有繼續進行下去。ABC計算機開創了現代計算機的重要元素,包括二進制算術和電子開關。但是因為缺乏通用性、可變性與存儲程序的機制,將其與現代計算機區分開來。這臺計算機在1990年被認定為IEEE里程碑之一。

難倒資深程序員的冷知識

這涉及到1973年的一場知識產權官司,最後擁有ENIAC發明專利的蘭德公司敗訴,ENIAC的專利權被撤銷,最高法院裁定ABC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

在看完這一段知識點之後,答案顯而易見:

1、題中介紹的計算機明顯是ENIAC,所以,是世界上第二臺計算機

2、是電子管計算機而不是晶體管計算機

3、ENAC是數字積分計算機,並非數字微分計算機

4、加法運算速度與乘法運算速度有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