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广难封?

华少聊历史


李广,是西汉时期的名将,当时被称为飞将军,唐朝时李广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成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李广当时被成为飞将军,为什么一生不得封候呢?

攻守的局限性!

李广虽然当时被称为飞将军,但那是从汉景帝开始的。李广经历汉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后,于是有所名声,后来就开始抗击匈奴。

但这时是汉景帝时,和匈奴的形势是以守为主。 所以说李广前期多数是以守的方式来对待匈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了飞将军的名号,是很难有战功的!


刘彻不敢冒险!

汉景帝驾崩后,刘彻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汉朝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就决定反击匈奴。由当时的以守为主,变成了以攻为主。所以那时的形势是攻守易形了!

于是刘彻就派卫青等将领出击匈奴,李广作为有名的老将,当然也要前去的。

但是对匈奴作战的结果,对刘彻太重要了,跟以前不同,是主动出击,李广虽然有名,但以往却是以守为主。刘彻担心形势突然转变,李广不能胜任。若一旦失败就会影响士气,也会毁了他的名声!

所以李广一直不是前锋,要么是侧翼,要么是后卫,在这种情况下,李广同样很难有很大的功劳!

而他的手下因为和卫青一起,多为主力前锋,所以多数都因功封候!


被自己飞将军名声所累!

李广因为有飞将军的名声,所以匈奴一直把李广作为主要的对手,在后来的对匈奴作战中,匈奴因为李广的名声,所以就对李广进行合围,或则是多李广数倍的兵力跟李广打。

而汉军其他的将领,开始则不被匈奴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李广不要说立功了,能保住不败就不错了!


失去最后一次机会!

李广一生最后一次和匈奴作战,经过苦苦向汉武帝请求,汉武帝终于答应李广为前锋,让他有一次立功的机会。

但是汉武帝又觉得李广年老了,恐怕不能胜任,于是又暗中告诉卫青,认为李广年老,时运不好,不可做前锋。

后来李广却因为迷路,没有及时到达地点,没能参加战斗。最后李广羞于受辱,于是自杀而死!


最后一次,李广同样没有立功!

因为汉朝封候条件的规定!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除去韩信英布等几大异姓王后,杀白马立誓,“非刘姓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候”!

由于上面的原因,李广虽有飞将军的名声,却一直没有大的功劳,所以李广一生不得封候!


中孚鉴


李广是中国汉朝的著名武将,留下许多传奇故事,如射石搏虎,讲的就是李广一次去打猎,把一块石头当做老虎,一箭射去,箭头射入石头。还有一个典故就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虽然桃树和李树不能说话,但是可以结出甜美的果实,人们就会从桃树和李树下面经过,便走出一条路出来。这讲的是李广英勇善战,虽然最后自杀,名声一直很好。但是我们在翻阅史书却能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汉武帝时期有功武将的标配,李广为什么就一直没有封侯呢?几百年后,王勃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这样感叹:

李广难封。

李广难封的原因很简单:

一是李广的指挥能力不足。

二是运气不好,作为指挥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三李广最出色的战绩,都是个人勇武的体现,而不是指挥作战的成绩。

由于汉武帝时期,武将晋升完全靠军功计算,在史书里记载了李广参与了以下战争:

一、萧关之战:这是汉文帝时期一次驱逐匈奴的战役,此时的李广还是小兵,在追击匈奴的时候可能用箭射杀过匈奴兵,此战后,李广成为宫廷护卫。

二、昌邑之战:这是汉景帝时期平定吴楚之乱,此时的李广为骑郎将(皇帝的侍从武官),采用“坚守饥敌”战法,直到吴军因饥饿撤围昌邑,才出动精兵追杀,“大破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并在追击中,夺了吴军军旗。这一战虽然全胜,但是由于李广的职位并不高,封侯的可能性不高。而且李广犯了一个错误,私下接了汉景帝的弟弟梁王的将军印,此战后李广被下放至地方当太守。

三、上郡之战:此战最能体现李广的勇武,此战由于皇帝宠臣中贵人率领十余个起兵遇到3个徒步匈奴兵,想装一次,结果被匈奴兵射杀殆尽,中贵人也被射伤,求救于李广。李广率百余骑兵去追击,却陷入了匈奴兵的包围之中。李广没有慌乱,在匈奴兵的包围下,镇定自若,甚至下马休息,匈奴兵误以为有埋伏,不敢出击,两军对峙到傍晚后匈奴并撤退。这是一场典型的小规模战斗,

四、雁门之战:元光五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四路汉军出击,其中李广率军1万自雁门出征,但被匈奴包围,损失惨重,此战李广被俘虏,但是靠个人勇武逃脱。李广用钱赎买成平民。此战暴露出李广作为军事指挥官的不足之处,作为统兵大将,手下有一万将士,忽视情报工作,被匈奴包围,

导致所属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五、右北平之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令张骞率军1万、李广率军4千配合霍去病自右北平出击,以牵制匈奴左部。两人分道进击,由于张骞失期,李广所部遭遇匈奴左贤王4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战后,李广功过相抵,无赏无罚。

六、漠南之战:李广任职后将军,登场时匈奴已经被击溃,导致无功而返

七、漠北决战:李广数次上书要求担任前锋,但是汉武帝考虑李广年纪大,又数次无功,暗地吩咐卫青不让李广做前锋,作右军。但是迷路失期,最后自杀。此战再次暴露出李广忽视情报工作的弱点。

细数李广的历次作战,作为统兵将领,李广的战绩实在是拿不出手,和卫青和霍去病都差得太远。在作战中几次暴露情报工作不足的弱点。

发挥出彩的都是个人的勇武,如果李广只是个兵,搁在现在是特种兵的存在,但是作为统兵将领指挥作战,是不合格的。汉武帝时期武将封侯只有军功一条路,但是李广作战一生,不如卫青首次出征。千百年很多文人墨客为李广鸣不平,其中太史公最盛,但是细数李广的战绩确实达不到封侯的地步,汉武帝并没有打压过李广,而且数次给了李广机会,但是都没把握住。在最后的漠北之战,也存在保留李广名誉的心思。


悠悠淮水


李广,善骑射,孝文帝时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累升至武骑常侍,秩八百石。景帝时以骁骑都尉参与平定“七国之乱”,取旗扬名,因梁王授李广将军印,朝延对其未进行封赏,算是拜错了码头。之后,李广历任上谷、上郡、边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边地太守,主要任务就是抵御匈奴对边境的袭扰。因景帝时期对匈战争完全处于守势,丧失战略主动性,边地守军数量又有限,李广与匈奴之间发生的战争属于局部小规模战争,战功不可能达到封侯的标准。

武帝时期,马邑之围匈奴察觉汉军意图,全军无功,其时李广为骁骑将军;四年后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李广兵败被俘,当斩,花银子赎为庶人;元朔六年以后将军从卫青出定襄击匈奴,未寻到战机,无功;两年后李广帅四千骑出右北平,被匈奴四万骑包围,损兵过半,无功;元狩四年李广以前将军参加平生最后一次汉匈大战,武帝以李广年老,运气又不好,不欲李广充任军锋,卫青又欲让哥们儿公孙敖立功,让李广和右将军合军异道出击,结果李广迷路耽搁了时间,赶到战场时仗早打完了。李广因迷失道贻误战机,让匈奴单于溜了,战后被追究责任,但罪不至死。其时李广已六十有余,自感再无机会对阵匈奴,同时亦哀叹自己运数实在太差,亦愤于面对刀笔吏的责问,选择了自杀。

终李广一生,武帝之前无封侯的机会,武帝之时有封侯的机遇和实力,或因遭遇匈奴主力不胜、或因各种因素未寻觅到战机而错失封侯机遇,可以说是怪天怪人怪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