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皇帝年號命名 鄖西乾興寺見證宋代名相輝煌一生

以皇帝年號命名 鄖西乾興寺見證宋代名相輝煌一生

鄖西乾興寺見證了宋代名臣張士遜輝煌的一生。

位於鄖西縣城關鎮乾興寺村的乾興寺,始建於唐代,為鄖陽府十景之一。乾興寺以皇帝年號命名,是因為鄖西曾走出了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北宋宰相、詩人張士遜,而乾興寺也見證了張士遜與宋真宗、宋仁宗兩代皇帝的君臣情誼。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圖/記者 羅毅 特約記者 溫明

師從儒道 鄖西走出一代名臣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乾興”是宋真宗年號,此年號僅用一年,即1022年。這一年,宋真宗駕崩,年僅13歲的宋仁宗趙禎繼位。

而在鄖西縣城關鎮的乾興寺村,有一座始建於唐代的乾興寺。其中乾興寺最早不叫這個名字,後來才改用皇帝的年號“乾興”命名。這是為什麼呢?據瞭解,這是因為後人為了紀念從鄖西出走的一位歷史名人——北宋宰相、詩人張士遜。

張士遜生於公元964年,字順之,曾長期活躍於北宋政壇、文壇,在宋仁宗時期三次拜相,與仁宗亦師亦友,與寇準、范仲淹、蘇轍等為同僚、文友,堪稱我國古代名臣的典範。張士遜集鄖陽文化、漢水文化、武當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於一身,早年修學儒道,中年出仕,晚年歸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

以皇帝年號命名 鄖西乾興寺見證宋代名相輝煌一生

張士遜

張士遜是地道的鄖西人。其祖上為河北清河,曾祖時遷至鄖西,曾祖、祖父都葬於鄖西,其祖塋就在乾興寺西北方山的南面,即六官坪方向。《鄖縣誌》(康熙版本)卷二十一丘墳條記載,張尚書即張士遜之墓在鄖縣(今鄖陽區)城西北三十里。

《宋史·張士遜傳》載,張士遜出生前,父親就去世,出生七天母親病逝,百天後方會啼哭,鄉人為之稱奇,姑姑恩養長成。

張士遜幼年習慣茹素(即素食),德行為鄉里所稱道。姑姑去世時,張士遜穿著喪服,光著腳,扶靈柩為其送葬,連路上的行人都為他的至純至孝所感動。

張士遜的祖父曾在陰城(今老河口市)任鹽官,後移家於此。因此,張士遜少年時曾讀書於武當山(太子殿),與道士交往。武當山歷代志書都把張士遜列為道教人物記載。長大後,張士遜身長七尺,氣質風度過人,待人和順,處世謙沖,曾學經於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河南嵩陽書院,師從當時聞名的大儒張恕。

張恕見張士遜做學問“尚根本,行中儀矩”,嘆謂之,曰:“子天機如法,未易可涯”。後來,張士遜和濟北(今山東長清縣南)戴國忠、廬陵(今江西吉安)歐陽慶在酇城(老河口舊稱)一起讀書。

君仁臣德,攜手開闢盛世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張士遜舉進士,上殿奏對時流暢有條理,受到宋太宗看重,得中進士及第。因祖父葬在鄖鄉,他主動要求回家鄉,擔任均州府鄖鄉縣主簿。一年後,張士遜被提拔到四川射洪任縣令。在任上,張士遜勤政愛民、修學不綴,曾作《官舍書事二首》詩描寫當時的心境和生活:“官舍如僧舍,翛然萬慮清。等閒無客到,容易有苔生。”“一載涪江上,轉添山野情。手攜僧共出,筆放吏歸耕。”

當年,時逢天旱,赤日炎炎,他率眾人到白涯山陸使君祠虔誠祈雨。當大雨滂沱之時,他立於庭中,堅持等到雨下透墒才走。轉運使發公文,調張士遜往四川郪水治水,射洪百姓集體攔在馬前,以至無法離去。上級受到感動,讓他繼續留任。四川安撫使到梓州府瞭解官員履職情況時,知州張雍脫口即答:“射洪令,第一也。”

張士遜後改任襄陽令(因家事未到任),此間“久困選調”,快50歲了,才擔任秘書省著作佐郎、知邵武縣(福建),仍是以寬厚得民心。邵武乾旱,張士遜前往歐陽太守廟祈雨,廟距縣城超過30裡。他撤去傘蓋,一直到雨水下來沾到腳才肯返回。

宋真宗在位期間,經翰林學士楊億舉薦,張士遜任監察御史。當時,宋真宗正在為科舉舞弊案惱火。貢舉剛剛開始“糊卷法”,即密封考生名字,以防閱卷作弊。張士遜擔任諸科巡鋪官,發現進士考試中存在親緣熟人關係,就上奏請求迴避,宋真宗把名字記在了屏風上。從此,姻親迴避成為一條律令,科考風氣大正。

一向以公正廉明著稱的寇準,因此對張士遜大為好感,結為摯友。中書(最高行政機構,宰相衙門)擬人充江南轉運使,兩次提交名單都被宋真宗否決,而欽點了張士遜。後來又升遷為侍御史,轉任廣東,又轉任河北。

1018年,54歲的張士遜深受宋真宗信賴,擔任太子詹事,除右諫議大夫,兼為太子右庶子,成為當時還是太子的宋仁宗的老師。張士遜寬厚待人、體憫百姓,安民生、厚民力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宋仁宗。

以皇帝年號命名 鄖西乾興寺見證宋代名相輝煌一生

宋仁宗

1023年,宋仁宗登基,成為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張士遜等人的教導和輔佐下,宋仁宗開闢了北宋黃金年代——“仁宗盛治”,成為歷史上備受推崇的一代仁君。

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張士遜64歲。當年三月,自樞密副使、尚書左丞、祥源觀使,加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正式拜相。

宋仁宗始終對張士遜尊敬有加。康定元年(1040年),張士遜拜太傅,封鄧國公致仕。宋仁宗書寫飛白“千歲”二字以贈,張士遜因建“千歲堂”。史曰:“宰相得謝者,自士遜始”。張士遜86歲去世,宋仁宗親往祭奠,贈太師、中書令,諡文懿,御篆其墓碑曰“舊德之碑”。

年久失修,乾興寺急需保護

張士遜是鄖西人,晚年歸佛,又多次為乾興寺(當時不叫乾興寺,具體寺名無法考證)題詩,後人為了紀念這位宋代名相,便把唐代修建的這座寺廟改用宋真宗在位最後一年的年號“乾興”而命名。

張士遜曾於鄖西乾興寺題詩:“《雍熙中植桐於蕭寺壬辰登科後告老來寺留題》:桐枝手植有桐孫,二紀重來愧此身。三匹衣魚聯貴仕,十洲軒冕接清塵。耕桑雖喜多新隴,耆艾堪嗟少故人。蕭寺前題粉壁在,又書丁巳對壬辰。”

據此詩記載,張士遜曾於宋太宗雍熙年(984年—987年)在鄖西乾興寺植下梧桐樹。壬辰年登進士第後回鄖鄉任職期間,曾在乾興寺題詩,丁巳年擔任宰輔後返鄉,再次於鄖西乾興寺題詩。

在家鄉任職時,張士遜曾在鄖西城北七里的一方水池處遊覽。後來,此地成為鄖西八景之一“張相靈池”。明成化年間,鄖縣知縣馬麟曾作詩:“張相靈池在嶺頭,澄明徹底鑑清秋。前賢無復來觀鯉,舊址空遺只見鷗。春夏秋冬多潤澤,林泉江壑一叢幽。華亭於此堪遊賞,預擬敲針作釣鉤。”

當地老人回憶,上世紀七十年代,“張相靈池”中有一白色石碑,池中還有水,天干不絕,位於華蓋山西南一坪中間。百姓至今稱為“張公池”。

《元一統志》載,鄖西人民為了紀念張士遜,將其故居地命名為鄧公里、一品鄉。張士遜的家族出官員,他的兒子張友直歷任襄州(襄陽)知州、刑部員外郎,兼集賢殿修撰。從張育從到張裕,到張廷朗,再到張土遜、張友直、張友正,因為出了這六個官,所以鄖西張士遜老家有三官殿、六官坪之地名。

鄖陽設府後,乾興寺成為鄖陽十景之一——“蕭寺留題”。湖廣鄖陽府志載有明朝鐘燾詩:“《蕭寺留題》(鄖陽十景):會際風雲相業成,晚辭軒冕向林埛。招提種樹留佳句,滿壁隋珠照夜明。”明嘉靖《湖廣通志》載,鄖西設立縣制後,曾在乾興寺設置佛教管理機構——僧會司,“置官僧會一員”。

乾隆二十八年(1736年),社民重修乾興寺。咸豐四年(1854年),知縣翁吉士重修乾興寺。如今,乾興寺有三間磚木結構大殿,建築精美,雕花生動自然,油漆至今仍色澤如新,院落、房屋保存完好。大殿的每塊磚上都燒製有“乾興寺”字樣,大殿後牆有“大雄殿”匾額,字跡雄渾遒勁。寺院內有兩人合抱的桂花樹。由於長年無人管理,寺院的佛像、獅子、瑞獸、石雕、木刻、石碑、題字等文物陸續損毀、遺失,甚至還有村民挖出過肉身舍利塔,均不知所蹤。

作為鄖西縣乃至整個十堰市當前保存較為完好、獨具文化價值的重要宗教文物,與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有關的,反映中國重要歷史時期的代表性宗教建築實物,乾興寺急需加強保護。

有人建議,應將乾興寺及周邊區域列入城市發展規劃統一打造,使其成為鄖西縣城重要的人文景觀、城市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