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佛祖爲什麼放任阿儺、伽葉要向唐僧師徒要人事?

從《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阿儺、伽葉引唐僧看遍經名,對唐僧道:“聖僧東土到此,有些甚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三藏聞言道:“弟子玄奘,來路迢遙,不曾備得。”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行者見他講口扭捏,不肯傳經,他忍不住叫噪道:“師父,我們去告如來,教他自家來把經與老孫也。”阿儺道:“莫嚷!此是甚麼去處,你還撒野放刁!到這邊來接著經。””中得知:

阿儺、伽葉向唐僧師徒索要人事,悟空以為是阿儺、伽葉的個人行為,要去告如來佛祖,阿儺、伽葉怕把事搞大,只得去給唐僧師徒傳經。

如來佛祖為什麼放任阿儺、伽葉要向唐僧師徒要人事?

再從《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即叫:“阿儺、伽葉,快將有字的真經,每部中各檢幾卷與他,來此報數。”二尊者復領四眾,到珍樓寶閣之下,仍問唐僧要些人事。被那些管珍樓的力士,管香積的庖丁,看閣的尊者,你抹他臉,我撲他背,彈指的,扭唇的,一個個笑道:“不羞!不羞!需索取經的人事!”須臾把臉皮都羞皺了,只是拿著缽盂不放。三藏無物奉承,即命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弟子委是窮寒路遙,不曾備得人事。這缽盂乃唐王親手所賜,教弟子持此,沿路化齋。今特奉上,聊表寸心,萬望尊者不鄙輕褻,將此收下,待回朝奏上唐王,定有厚謝。只是以有字真經賜下,庶不孤欽差之意,遠涉之勞也。”那阿儺接了,但微微而笑。”中得知:

如來佛祖知道阿儺、伽葉向唐僧師徒索要人事,也知道索要人事無果,給唐僧師徒傳了無字真經。再次傳經時,仍然索要人事,在唐僧把唐王所賜的紫金缽盂給了阿儺後,阿儺只是微微而笑,顯然沒有達到阿儺的要求。

如來佛祖為什麼放任阿儺、伽葉要向唐僧師徒要人事?

那麼,阿儺到底要什麼人事呢?

有人說阿儺要的是犀角,因為這是悟空當時承諾的。從《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孫大聖更有主張,就教:“四位星官,將此四隻犀角拿上界去,進貢玉帝,回繳聖旨。”把自己帶來的二隻:“留一隻在府堂鎮庫,以作向後免徵燈油之證;我們帶一隻去,獻靈山佛祖。””中可以得知。

真的如此嗎?

當然不是,捉幾個犀牛精對如來佛祖來說手到擒來,不費吃灰之力,用不著因為這個不傳真經給唐王。

那到底什麼原因呢?

有兩個:

1、 三藏真經只給唐僧各挑幾卷,合起來只有一藏。(為什麼要這樣做,下篇會講到)

2、 讓唐僧歸還“錦瀾袈裟和“九環錫杖”。

為什麼呢?

因為穿袈裟,免墮輪迴;持錫枚,不遭毒害。

這時唐僧已經成佛,這兩樣東西對唐僧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所以佛祖要收回,但又不好明說,只能通過要人事要回。

但唐僧師徒仍然沒有領會如來佛祖的意思,以為是要“金銀財寶”。用無字真經摺騰唐僧師徒後,如來佛祖發現唐僧師徒仍不開竅,只好作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