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炮台的历史真实场景!

1834年11月,关天培临危受命为广东省水师提督,镇守祖国的南大门,此时正是鸦片泛滥时期......

还原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炮台的历史真实场景!

在他到达广东之后,当务之急是加强广州特别是虎门的海防。他在虎门设置了三道防线,以沙角、大角两炮台作为第一道防线;以南山、镇远、靖远三处炮台为第二道防线;大虎炮台为第三道防线。三道防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炮台彼此之间相呼应,形成铜墙铁壁。同时他整顿培训水师,在入海口巷道内设置障碍,完善防卫设施,这些措施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1839年,清王朝派钦差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得到了关天培的鼎力协助,他安排民众挖了两个巨大的消烟池,当众销毁了来自英国的鸦片。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腐败无能,道光皇帝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之罪将林则徐革职,派琦善代替了林则徐。而琦善是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之辈,私下与侵略者求和,签定赔偿条约,之后撤掉火炮,并拆除了在航道内内设置的木桩、沉船等障碍物,给侵略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把关天培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防御体系彻底的破坏了。

还原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炮台的历史真实场景!

可英帝国侵略者一边假装和谈,一边则发兵大举进攻,沙角、大角第一道防线失守(陈连升父子壮烈牺牲),可琦善竟将罪名强加到关天培的头上,并上书皇帝,不明真相的道光皇帝摘去了关天培的顶戴花翎,让其戴罪立功。在既却援兵又缺弹药粮响补充的情况下,关天培决心与炮台共存亡。他给家中的老母亲写了一封简短的信,信中说:“国家多难之秋,正是儿捐躯报国之时......。”

1841年2月26日,英帝国侵略者的舰船开始炮攻虎门,炮台阵地刹那间硝烟四起,弹片横飞,靖远炮台成为了一片火海,战斗持续了两天,清军死伤过半,关天培也是多处负伤,可始终坚守在阵地上,并亲自拿起火把点燃火炮,清军顽强的抵抗使侵略者的军舰一时无法靠岸。

可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清军的火炮进水后无法点燃,失去了作用。关天培拿着利剑,双眼冒着怒火站在雨里,这时一发炮弹在他的身旁爆炸,他倒下了,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与他一起壮烈牺牲的还有400多名清军士兵。

还原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炮台的历史真实场景!

此时已经被革职的林则徐听闻关天培牺牲的消息,写了一首既激愤又痛心不已的诗:

还原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炮台的历史真实场景!

关天培虎门抗英血染长空,谥“忠节”,名族之脊梁,永垂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