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牺牲时不满18岁,骨灰中找出89块弹片,留下90元让人落泪

对越反击战是我国军民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疆土而进行的一场正义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我军中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比如说牺牲时只有17岁的

王爱军

他是湖北汉川城关人,1969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团级干部,姐姐在石家庄部队卫校读书,除了母亲外,一家四口三个都是军人。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王爱军从小就对军人非常崇拜,立志想要加入部队,这点从他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

他牺牲时不满18岁,骨灰中找出89块弹片,留下90元让人落泪

1986年当时只有17岁的王爱军就加入到了部队,成为80师240团特务连侦察排的一名战士。因为年纪小,大家都像对待弟弟一样照顾他,领导们也都很喜欢他,但王爱军从不持宠而娇,平时训练都很认真,一点都不打折扣,这让大家对他更加刮目相看了。

入伍不到1个月,新兵期还没过,王爱军所在的部队就接到了参加老山轮战的命令,他也跟着部队一起奔赴老山战场。1987年4月底,王爱军他们班奉命协助8连1排坚守老山芭蕉坪阵地。原本部队领导考虑到王爱军年纪太小,是不让他参战的,王爱军知道了后找到了领导,说道:“我是一个战士,流血牺牲是我的本分,如果怕死我就不来当兵了!”在他的苦苦哀求下,领导这才同意让他参加。

他牺牲时不满18岁,骨灰中找出89块弹片,留下90元让人落泪

王爱军年纪虽小,但在战场上一点都不胆怯,4月26日晚上,王爱军刚到阵地上就遇到了一股越军的偷袭。在战斗中王爱军沉着冷静,先后打死打伤3名敌军,首战告捷。但战斗中也几次遇险,差点没命,为了他的安全,领导强行将他从阵地上撤了下来,留在了山下。

从阵地上撤下来后,王爱军多次请求返回战场均遭到拒绝。4月30日,部队需要一名熟悉芭蕉坪阵地情况的侦察兵护送一位政治处主任到阵地视察情况,王爱军得知后立即主动请缨,因为当时实在没有合适人选,领导只好同意了。谁知王爱军到达阵地后,死活不愿意再下来了,一直赖在阵地上。

他牺牲时不满18岁,骨灰中找出89块弹片,留下90元让人落泪

当天越军又对我军阵地发起攻击,王爱军如愿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战斗中,一捆集束手榴弹落到了班长张茂忠身边,刚好在他身边的王爱军来不及多想,立刻用身体扑了上去。在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中,无数碎片瞬间进入到王爱军的身体,夺走了他年轻而又稚嫩的生命,班长赵茂忠则活了下来。

王爱军牺牲后,战友们怀着悲愤的心情,大声喊着“为王爱军报仇”,用密集的炮火来宣泄着心中的愤怒,最后敌人被打败了,而王爱军再也没有醒过来。后来,在火化完王爱军的遗体后,大家用磁铁从骨灰中吸出来了89块弹片,数量之多震惊了在场所有人,这些弹片最后全都保留在了他的档案中,后来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这些弹片都是他功劳的见证者。

他牺牲时不满18岁,骨灰中找出89块弹片,留下90元让人落泪

在整理他的遗物时,除了几件衣物外,还有90元钱,这是他参军时父母给他零花钱,还有部队发的津贴费,他舍不得花,全都攒了起来,没想到却永远没机会花了。一想到这些,他的父母就忍不住落泪,后来因为不忍心花王爱军用生命换来的血汗钱,就以他的名义全部捐给了幼儿园,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王爱军牺牲时还不足18岁,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可是他已经拿着钢枪在祖国的边疆和敌人浴血奋了。对他来说,保家卫国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这已经成为当时那一代人共同的信仰了,生活了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很难理解,但需要我们铭记的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靠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对于保家卫国的军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心怀感激和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