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臉的時代你卻不懂美|極簡西方美學史

看脸的时代你却不懂美|极简西方美学史

現代社會是一個看臉的時代,不管什麼都講究顏值,消費升級也越來越強調審美。

但是,我真的懂審美嗎?

於是,我嘗試瞭解關於審美的學問——美學

找書看,遇到一本非常通俗而系統美學入門書——名嘴易中天的《破門而入》,直接是講課內容的文字版,非常口語化。

鄧曉芒教授說過,哲學就是哲學史,其實美學同樣如此,美學就是美學史,本書系統回顧東西方美學的發展歷史,而且是極簡史。

看脸的时代你却不懂美|极简西方美学史

美學的三個階段

美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均,美的研究(理念說),審美研究(迷狂說),藝術研究(模仿說),同時也是美學的三個部分。三個階段的三座高峰正好體現了三個主題:希臘美學是美得研究,康德美學史審美的研究,黑格爾則是藝術研究。

在整個美學史裡面,我最感興趣,也是唯一看完的是亞里士多德的《詩學》,也是模仿說最早的著作。

此外,對於整個美學我最感興趣的,是審美研究裡的審美心理學,審美心理學裡面最感興趣的是遊戲說,來源貌似是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

我一直覺得人生要掌握一門藝術,至少要懂得欣賞一門藝術,苦悶才能找到出口,生命才有超越的路徑。我自己初步選擇兩個,詩歌和電影。

研究具體的藝術門類屬於美學的藝術研究,打算從丹納的《藝術哲學》入手。

藝術是什麼?

看脸的时代你却不懂美|极简西方美学史

藝術是什麼這個問題經常被用來調侃,從美學的角度來看藝術是什麼呢?

藝術是情感的對象化形式。

首先,藝術必須有一有定的形式,形式是藝術的生命線。

藝術只有形式不行,還要意味的形式,這裡的意味就是情感。

但是,情感必須有對象。

因此,也引出了一個重要命題:藝術是人的確證。

首先,人必須通過與他人的關係來確證自己。

其次,人只有通過內心體驗來確證自己。

情感,就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確證的心理體驗。

美,就是能確證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

該如何讀書?

易中天在開場白裡討論美學有什麼用時,討論說到教育讀書學習的3個“層次”,知識、方法和啟迪智慧。

看脸的时代你却不懂美|极简西方美学史

他把3個層次,比喻成數據、程序和程序的程序。

我個人覺得,比喻成數據、程序和系統更好。

數據是龐德斯通在《知識大遷移》裡所說的事實性知識。

互聯網時代,事實性知識容易獲取,人們反而變得健忘。

雖然學習不只是為了事實性知識,但是程序也就是方法性知識,沒有事實性知識容易成為無本之木。

現代人反而有種追求方法論重於知識本身的傾向,主要是因為功利,而美和審美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遠離功利。

系統是智慧,智慧很難直接教授和學習,只能靠啟迪和意會(理解),典型文學在教授人智慧時,重來不是靠說教和理性分析,而是通過故事,讓你理解。

智慧最好的方式是跟人學習,師徒制,但現在很難有這種機會,我們只能通過閱讀大師作品來學習。

看脸的时代你却不懂美|极简西方美学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