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东亚文明的奋斗

我写的这个帖子主要是想阐释在近代以来巨大的西方压力下,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抗争与摸索。若以亨廷顿的语境,可将名称定义为——东亚文明的奋斗。那时的东亚还只有三个国家,蒙古还没有独立,南北韩也没有分裂。中日韩三个国家如同难兄难弟,1910年,日本以一纸《日韩合并条约》灭亡了500年的李氏王朝;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1912年,明治维新的灵魂人物睦仁天皇去世。日本的成功投射了中韩两国的失败,所不同的是中国是被自己人推翻的,而韩国是被日本人硬生生地给灭掉的,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长达35年,而当35年后获得独立时竟然被强硬地分割成了两个国家。尽管今天的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但我觉得他们若干年后还是会统一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在长达500年(横跨中国明清两朝)的时间里他们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分裂只是最近几十年的事。而大陆和台湾就很难说了,统一的时间短,分裂的时间长。

中国从1840年开始的第二次社会大转型,遭遇了李鸿章口中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所说的“之前千年不变,之后十年一变”)。大航海时代开启的全球化征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潮流,如果你不能主动地融入这个体系就只能被动地被坚船利炮轰开国门,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这么残酷、现实。

日本人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主动改革,脱亚入欧。而中国在被强行纳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之后,发现自己原有的社会制度已经不适应这个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了,而如何在这个新的世界政治秩序里生存、自处,该往何处去又无人能够给出现成的答案(其实今天中国的学术界也没能在发展方向上取得共识,转型仍在路上),因此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从1840年开始就显得进退失据、步履蹒跚。这就是曾国藩等人所面临的时势。

第二次转型无疑是笔者下面要叙述的重点,但在进入正文之前,先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的第一次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社会的转型)——从公元前707年到公元前127年,共580年。公元前707年,郑庄公于繻葛之战打败周桓王,从此周天子微信扫地,原有的政治秩序已经无法维系,天下从此进入诸侯割据、列国争雄的年代,其中的秦国在商鞅的领导下变成了一架战争机器并最终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秦始皇改分封为郡县,但任何制度的建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有一个过程。随着秦朝末年天下重新陷入分崩离析,分封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甚至刘邦在建立汉朝后都不得不进行一定程度的妥协。但历史车轮毕竟滚滚向前,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发布推恩令。至此,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在这个国家落地生根——这个发端于商鞅、完成于秦始皇、巩固于汉武帝的政治制度足足在这块土地上维系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在这两千多年里,尽管朝代更迭,兴亡盛衰,农民起义、外族入侵,但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第一次转型用了整整580年,而从1840年到现在也才177年。虽然时间相对较短,但也完全可以用风云激荡来形容。战后日本首相吉田茂曾经写过一本《激荡的百年史》,而中国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写过《激荡三十年》。这一百多年的社会转型,萌芽于1840、发端于1864、正式开始于1895,进退踌躇于1911、1949,加速于1978(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写的就是1978年后的历史,可惜只偏重于财经层面)。

而在第一阶段的24年里,这个国家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就是曾国藩。曾国藩是最早地和转型潮流迎头相撞的大人物,之后还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单——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