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活水」流向這個地方,誰是背後的推動力量?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資本市場開始發力。

不久前,中國證監會扶貧辦官員公開表示,今年將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將資本“活水”引入貧困地區,將重點圍繞深度貧困地區,積極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徑,引導上市(掛牌)公司主動對接產業扶貧項目,強化扶貧項目信息公開,幫助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資本“活水”流向這個地方,誰是背後的推動力量?

在間接融資之外,直接融資向來是“引水”扶貧的重要渠道。如今,脫貧攻堅戰已向縱深挺進,各方都在下力氣啃“硬骨頭”,資本市場當然不能缺席。

證監會官員的表述,大致有這樣幾層意思:首先,今年的金融扶貧,資本市場“力度”肯定會加大,發債、掛牌新三板、到主板上市……只要能讓資本“活水”流入急需資金的貧困地區,都可以優先考慮和安排;其次,金融扶貧,重點是貧困地區中的“深度貧困地區”,因為深度貧困區能否脫貧,關係到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關係到“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能否兌現;三是措施要多,渠道要廣,方法要新,力爭通過“一司一縣”、“一司一結對”、“一司一產”、公益扶貧等新路徑,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四是要通過各種政策和措施,引導上市公司,“主動”而非“被動”去對接扶貧項目,且要讓這些對接的扶貧項目信息公開,防止做表面文章,或對接非扶貧項目。

簡言之,加大力度,突出重點,嚴密措施,明確目標。至於效果怎樣,尚待時間檢驗。不過,從產業扶貧的思路上看,這個方向是正確的。正如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所言,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過程中,首先要從區域主導產業入手,來推進產業融合。產業是“產業融合”的基礎,由於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不一樣,各地都形成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使這樣的主導產業實現產業融合,對做強做大農業和農村經濟將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而上市公司不僅有資源優勢,也有產業優勢,在識貧、問貧和治貧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扶貧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捐錢捐物,必須見物見人。除了政策兜底外,支持貧困群眾的資金,不是直接給,而應當藉助載體間接給。這個載體就是企業,通過企業帶動產業,產業帶動就業和創業,就能幫助貧困群眾拔窮根,實現脫貧致富。在這方面,銀行小額信貸支持貧困群眾是一方面;發揮資本市場作用,讓更多具備帶動能力的上市公司,直接對接產業扶貧項目,實施精準扶貧,則是另一方面。某種意義上,上市公司能帶動大項目,精準扶貧的效果可能來得更快更好。

資本“活水”流向這個地方,誰是背後的推動力量?

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戰略,是中國資本市場責無旁貸的責任,也是大公司大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正如馬雲不久前在一次會議上所說,“大公司的大不是一人大,不是收入大,不是市場份額大,而是責任大,擔當大,人們希望你能夠擔當更多責任,希望你能夠做更多事情”。上市公司必須有責任,有擔當,發揮雪中送炭的功能,通過產業扶貧,促進社會公平。每一家大公司的發展壯大,都離不開社會個人的支持;公司做大了,也理所應當反哺社會,支持貧困群眾。這種反哺和支持,不是施捨,救濟,而應當是心甘情願的,帶著深厚感情的真心相助。讓人欣慰的是,從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傳出的消息顯示,有13家全國知名企業將從產品採購、智慧養殖、教育扶貧、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對貴州10個深度貧困縣開展結對幫扶。期待有更多公司匯入這股洪流,在精準扶貧上,各展所長,各盡其能。

證監會官員的表態,預示著圍繞精準扶貧的政策舉措,將急管繁弦;一些上市或發債遙遙無期的公司,可能會因為將在對接產業扶貧項目上有所作為而被優先安排。有關方面,一方面當然要開闢綠色通道,賦能企業;一方面也要嚴格監管這些公司在扶貧方面的作為,督促其出實招,辦實事,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並將其在產業扶貧方面的表現和貢獻與再融資等結合在一起,切實防止企業為了衝刺,為了應付,急功近利,做短期項目,或借扶貧之名,行商業之實。

資本“活水”流向這個地方,誰是背後的推動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