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第二章

老政客翻雲覆雨手 獨聯體柳暗花明路

書接上回: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1991年12月7日,佈列斯特,白俄羅斯的一座美麗的城市,迎來了決定蘇聯命運的三位重要政治人物。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羅斯總統舒什克維奇三國首腦分別抵達這裡,就關於蘇聯的前途等問題舉行商談,決定一個曾無比強大的帝國的命運。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葉利欽拿出了戈爾巴喬夫有關主權國家聯盟條約的文本。戈爾巴喬夫的姿態很低,同意烏克蘭有權對文本做整體變動、可以有權更改整個段落,如果願意的話,甚至可以草擬新的文本,而只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要克拉夫丘克在條約上簽字。

由於葉利欽曾經明確表態,只有克拉夫丘克先簽了字,他才會籤。這就意味著,此時此刻,蘇聯的命運就實際上完全取決於克拉夫丘克的意志。

克拉夫丘克卻意志堅定,堅持不簽字,於是,主權國家聯盟的計劃就這樣被扔進了歷史的垃圾桶。而老政客克拉夫丘克長期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口才自是不凡。克拉夫丘克成功地說服了葉利欽和舒什克維奇接受他的策劃,共同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主張。於是,在這次會晤中,三方共同簽署了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的協定。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這一紙文書,宣告了曾經輝煌一時,強大的蘇聯的徹底解體了。

而後克拉夫丘克志得意滿,洋洋得意。他炫耀說:是烏克蘭爭取獨立的行動促使了蘇聯崩潰,他為此感到無比自豪。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1991年12月1日,克拉夫丘克當選為烏克蘭首任總統。

12月12日,他宣佈就任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 

克拉夫丘克長期混跡於政壇,他遇事十分謹慎,明哲保身。隨著原蘇聯的逐步瓦解和烏克蘭民族主義的迅速崛起,他像一個變色龍般不斷地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改變著自己的政治色彩和政治口號,從一個看上去信仰堅定共產黨人轉變成了一個熱血澎湃的民族主義者。 

  前蘇聯解體,獨聯體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克拉失丘克如願以償。但他並不對獨聯體抱什麼期望,在他眼中,所謂的獨聯體,只是他帶領烏克蘭實現徹底獨立的一個跳板。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多次強調,獨聯體只是一個純協商性的組織機構,而不能在行政上對簽約國發揮任何約束力。在聯合體內,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別人之上,如果誰若這麼幹,那麼聯合體就會垮掉,因為烏克蘭首先是決不會處於從屬地位的。

由於首先強調的是獨立,而不是聯合。因此,他屢屢對獨聯體事務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這就使得他與葉利欽的意見分歧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兩人對獨聯體的許多協議的內容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釋,主要表現在軍事和經濟方面。 

12月8日,烏克蘭、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三國首腦簽署的明斯克協議,協會規定獨聯體將保持統一的戰略空間,保持統一的武裝力量。然而沒過幾天,克拉夫丘克就發揮了其變色龍的特點,率先宣佈自己就任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烏克蘭將會以基輔、敖德薩、喀爾巴汗三個軍區所屬的部隊和黑海艦隊為基礎,獨自建立自己的軍隊,這立刻引起了其他國家的不安和反對。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12月30日,獨聯體11國首腦在明斯克簽署《關於武裝力量和邊防部隊的協定》。會議上,克拉夫丘克口若懸河,舌戰群雄,促使其他國家接受烏克蘭關於獨聯體各國有權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的主張,他在協定書中鄭重寫下:從1992年1月3日起,烏克蘭將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

回到烏克蘭後,克拉夫丘克要求所有在烏克蘭的軍人宣督忠於烏克蘭,並撤銷了抵制他命令的三大軍區司令的職務。

 由於克拉夫丘克反對建立獨聯體統一的常規武裝力量,他拒絕在有關常規武裝力量的獨聯體協議上簽字。而在處理核武器問題方面,他同意建立統一的戰略武裝力量指揮部,統一控制原蘇聯的戰術和戰略核武器。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由於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沒有同他商量,就獨自向關國總統布什作出單方面削減原蘇聯的戰略核武器的承諾,克拉夫丘克極度不滿,他強調不管核武器部署在什麼國家,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和白俄羅斯的任何一國總統都不能單獨作出使用核武器的決定。

克拉夫丘克認為烏克蘭參加獨聯體戰略武裝力量指揮部是臨時的,因為烏克蘭已宣佈為無核國家,其境內的戰術核武器將全部運往俄羅斯銷燬,戰略核武器也將在1994年以前全部撤往俄羅斯銷燬,屆時烏克蘭就退出戰略武裝力量指揮部。 

 在黑海艦隊的歸屬問題上,克拉夫丘克同獨聯體聯合武裝力量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葉利欽認為,龐大的黑海艦隊擁有300多艘軍艦,理所當然是戰略武裝力量,不能屬於某一個共和國,而應該服從獨聯體統一指揮。他同意烏克蘭可以建立自己的海軍,但只能劃分黑海艦隊30%的軍艦。

克拉夫丘克在競選烏克蘭總統時,也承諾過只要求黑海艦隊的一部分來保衛烏克蘭的海岸線。後來他卻變卦了,認為烏克蘭應該擁有整個黑海艦隊。他指責俄羅斯企圖霸佔黑海艦隊,是因為沒有把烏克蘭當作獨立國家來看待。他指出1994年以前所有核武器都將運出烏克蘭,黑海艦隊中的核武器也不例外,屆時黑海艦隊,將由烏克蘭接管。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黑海艦隊問題尚未解決,俄烏兩國的一場證券戰,使兩國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新的緊張氣氛。1992年1月2日,俄羅斯放開物價後,商品價格和各種費用直線上升,給當時仍然使用統一貨幣――盧布的獨聯體其他成員國經濟帶來嚴巨大家衝擊。

克拉夫丘克指責俄羅斯違反了“共同經濟空間”的協議。為了避免烏克蘭市場受到俄羅斯廉價盧布的衝擊,儘管烏克蘭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準備工作尚不完備,但也被迫放開物價。克拉夫丘克還決定發行盧布券,以免烏克蘭的經濟受到盧布得干擾,規定購買食品只能用盧布券,而盧布僅用於支付服務費。 ​ 

發行了盧布券後,烏克蘭食品價格迅速下降而趨於穩定,這就把盧布從烏克蘭市場排擠了出去。但烏克蘭這個行動被俄羅斯府政斥為“是一種破壞性的反市場現象”,是對俄羅斯的沉重打擊。俄羅斯和烏克蘭對多種食品和生活日用品採取了相互禁運的措施,加劇了兩國間的緊張關係。這就為未來兩國的矛盾和爭端挖下了深重的禍源。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在他治理烏克蘭期間,主要是以下政策主張.  

一、政治方面:保障公民的權利與自由,建立以民主原則為基礎的法制國家,宗教信仰自由,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經濟方面:土地交還農民,發展各種所有制,擴大實業活動,實現國防企業轉產,採用本國貨幣,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系統,取消收入限制。在非國有化和私有化基礎上對經濟進行深刻改革,增產日用品。  

三、軍事方面:成為無核國家,它將銷燬全部核武器,建立自己的軍隊。 

四、外交政策:不結盟,不參加包括北約在內的任何軍事集團,但是打算加入西方的經濟和金融共同體,加入歐共體。  

五、鄰國關係:友好互利,主張領土完整和邊界不受侵犯,絕不接受來自任何方而的領土要求。穩定和加強俄烏關係,通過談判的方式和平解決矛盾和分歧。

六,對華關係:克拉夫丘克對華比較友好,曾任烏中協會榮譽主席,是中烏友好的奠基人,為中烏友誼做出巨大的貢獻。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主張推行市場經濟,發行本國貨幣,擴大對外貿易,但是長期處於前蘇聯模式下的烏克蘭經濟體制的改革豈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長期從事政治的他並沒有對烏克蘭的經濟特點做清醒的認知,急功近利的結局自然是不言而喻。

隨著國民生產不斷的下滑,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陷入了困境。1993年下半年,烏克蘭政治和經濟危機空前惡化,為了避免國家發生動盪,議會根據克拉夫丘克的建議,決定縮短議會和總統任期,於1994年6月舉行了大選。

這次競選中,心灰意冷,焦頭爛額的克拉夫丘克落選了。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三年的縱橫捭闔,苦心經營最終化為檣櫓灰飛煙滅,他輝煌的政治歲月逐漸黯淡,默默退出了政治舞臺的中心。

克拉夫丘克的時代落幕了。

1991年,當親手促成了蘇聯解體的時候,克拉夫丘克曾經這樣說過:

“不論當初還是現在,我都認為應當埋葬蘇聯。我們當時所生存的國家讓成千上萬人在饑荒、鎮壓和戰爭中死去,領導人罪行累累,其陰影至今尚未散去,我再也不想生活在那個叫蘇聯的國家了。”

然而,經過漫長的歲月洗禮和磨礪,2005年他在重新反思蘇聯解體這一事件時,克拉夫丘克卻改變了觀念:

“如果早知道事情的結局會是這樣,我寧願砍掉自己簽署《別洛韋日協議》的那隻手。”

《風雨飄搖烏克蘭》――敢問路在何方(二)


正是:

翻覆江山意氣高 ,

舌戰群英亦堪豪 。

一十四載風吹雨 ,

方悔當年志太驕 。

欲知烏克蘭國內,又有誰來做克拉夫丘克遺留下的殘破局面的接盤俠,姑且下回再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