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第二章

老政客翻云覆雨手 独联体柳暗花明路

书接上回: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1991年12月7日,布列斯特,白俄罗斯的一座美丽的城市,迎来了决定苏联命运的三位重要政治人物。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总统舒什克维奇三国首脑分别抵达这里,就关于苏联的前途等问题举行商谈,决定一个曾无比强大的帝国的命运。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叶利钦拿出了戈尔巴乔夫有关主权国家联盟条约的文本。戈尔巴乔夫的姿态很低,同意乌克兰有权对文本做整体变动、可以有权更改整个段落,如果愿意的话,甚至可以草拟新的文本,而只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克拉夫丘克在条约上签字。

由于叶利钦曾经明确表态,只有克拉夫丘克先签了字,他才会签。这就意味着,此时此刻,苏联的命运就实际上完全取决于克拉夫丘克的意志。

克拉夫丘克却意志坚定,坚持不签字,于是,主权国家联盟的计划就这样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而老政客克拉夫丘克长期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口才自是不凡。克拉夫丘克成功地说服了叶利钦和舒什克维奇接受他的策划,共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主张。于是,在这次会晤中,三方共同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这一纸文书,宣告了曾经辉煌一时,强大的苏联的彻底解体了。

而后克拉夫丘克志得意满,洋洋得意。他炫耀说:是乌克兰争取独立的行动促使了苏联崩溃,他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1991年12月1日,克拉夫丘克当选为乌克兰首任总统。

12月12日,他宣布就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 

克拉夫丘克长期混迹于政坛,他遇事十分谨慎,明哲保身。随着原苏联的逐步瓦解和乌克兰民族主义的迅速崛起,他像一个变色龙般不断地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改变着自己的政治色彩和政治口号,从一个看上去信仰坚定共产党人转变成了一个热血澎湃的民族主义者。 

  前苏联解体,独联体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克拉失丘克如愿以偿。但他并不对独联体抱什么期望,在他眼中,所谓的独联体,只是他带领乌克兰实现彻底独立的一个跳板。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多次强调,独联体只是一个纯协商性的组织机构,而不能在行政上对签约国发挥任何约束力。在联合体内,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别人之上,如果谁若这么干,那么联合体就会垮掉,因为乌克兰首先是决不会处于从属地位的。

由于首先强调的是独立,而不是联合。因此,他屡屡对独联体事务提出个人的独特见解。这就使得他与叶利钦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两人对独联体的许多协议的内容作了完全不同的解释,主要表现在军事和经济方面。 

12月8日,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国首脑签署的明斯克协议,协会规定独联体将保持统一的战略空间,保持统一的武装力量。然而没过几天,克拉夫丘克就发挥了其变色龙的特点,率先宣布自己就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乌克兰将会以基辅、敖德萨、喀尔巴汗三个军区所属的部队和黑海舰队为基础,独自建立自己的军队,这立刻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安和反对。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12月30日,独联体11国首脑在明斯克签署《关于武装力量和边防部队的协定》。会议上,克拉夫丘克口若悬河,舌战群雄,促使其他国家接受乌克兰关于独联体各国有权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的主张,他在协定书中郑重写下:从1992年1月3日起,乌克兰将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

回到乌克兰后,克拉夫丘克要求所有在乌克兰的军人宣督忠于乌克兰,并撤销了抵制他命令的三大军区司令的职务。

 由于克拉夫丘克反对建立独联体统一的常规武装力量,他拒绝在有关常规武装力量的独联体协议上签字。而在处理核武器问题方面,他同意建立统一的战略武装力量指挥部,统一控制原苏联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由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没有同他商量,就独自向关国总统布什作出单方面削减原苏联的战略核武器的承诺,克拉夫丘克极度不满,他强调不管核武器部署在什么国家,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和白俄罗斯的任何一国总统都不能单独作出使用核武器的决定。

克拉夫丘克认为乌克兰参加独联体战略武装力量指挥部是临时的,因为乌克兰已宣布为无核国家,其境内的战术核武器将全部运往俄罗斯销毁,战略核武器也将在1994年以前全部撤往俄罗斯销毁,届时乌克兰就退出战略武装力量指挥部。 

 在黑海舰队的归属问题上,克拉夫丘克同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叶利钦认为,庞大的黑海舰队拥有300多艘军舰,理所当然是战略武装力量,不能属于某一个共和国,而应该服从独联体统一指挥。他同意乌克兰可以建立自己的海军,但只能划分黑海舰队30%的军舰。

克拉夫丘克在竞选乌克兰总统时,也承诺过只要求黑海舰队的一部分来保卫乌克兰的海岸线。后来他却变卦了,认为乌克兰应该拥有整个黑海舰队。他指责俄罗斯企图霸占黑海舰队,是因为没有把乌克兰当作独立国家来看待。他指出1994年以前所有核武器都将运出乌克兰,黑海舰队中的核武器也不例外,届时黑海舰队,将由乌克兰接管。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黑海舰队问题尚未解决,俄乌两国的一场证券战,使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紧张气氛。1992年1月2日,俄罗斯放开物价后,商品价格和各种费用直线上升,给当时仍然使用统一货币――卢布的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经济带来严巨大家冲击。

克拉夫丘克指责俄罗斯违反了“共同经济空间”的协议。为了避免乌克兰市场受到俄罗斯廉价卢布的冲击,尽管乌克兰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准备工作尚不完备,但也被迫放开物价。克拉夫丘克还决定发行卢布券,以免乌克兰的经济受到卢布得干扰,规定购买食品只能用卢布券,而卢布仅用于支付服务费。 ​ 

发行了卢布券后,乌克兰食品价格迅速下降而趋于稳定,这就把卢布从乌克兰市场排挤了出去。但乌克兰这个行动被俄罗斯府政斥为“是一种破坏性的反市场现象”,是对俄罗斯的沉重打击。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多种食品和生活日用品采取了相互禁运的措施,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这就为未来两国的矛盾和争端挖下了深重的祸源。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在他治理乌克兰期间,主要是以下政策主张.  

一、政治方面: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建立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法制国家,宗教信仰自由,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经济方面:土地交还农民,发展各种所有制,扩大实业活动,实现国防企业转产,采用本国货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系统,取消收入限制。在非国有化和私有化基础上对经济进行深刻改革,增产日用品。  

三、军事方面:成为无核国家,它将销毁全部核武器,建立自己的军队。 

四、外交政策:不结盟,不参加包括北约在内的任何军事集团,但是打算加入西方的经济和金融共同体,加入欧共体。  

五、邻国关系:友好互利,主张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受侵犯,绝不接受来自任何方而的领土要求。稳定和加强俄乌关系,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矛盾和分歧。

六,对华关系:克拉夫丘克对华比较友好,曾任乌中协会荣誉主席,是中乌友好的奠基人,为中乌友谊做出巨大的贡献。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克拉夫丘克主张推行市场经济,发行本国货币,扩大对外贸易,但是长期处于前苏联模式下的乌克兰经济体制的改革岂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长期从事政治的他并没有对乌克兰的经济特点做清醒的认知,急功近利的结局自然是不言而喻。

随着国民生产不断的下滑,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陷入了困境。1993年下半年,乌克兰政治和经济危机空前恶化,为了避免国家发生动荡,议会根据克拉夫丘克的建议,决定缩短议会和总统任期,于1994年6月举行了大选。

这次竞选中,心灰意冷,焦头烂额的克拉夫丘克落选了。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三年的纵横捭阖,苦心经营最终化为樯橹灰飞烟灭,他辉煌的政治岁月逐渐黯淡,默默退出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克拉夫丘克的时代落幕了。

1991年,当亲手促成了苏联解体的时候,克拉夫丘克曾经这样说过:

“不论当初还是现在,我都认为应当埋葬苏联。我们当时所生存的国家让成千上万人在饥荒、镇压和战争中死去,领导人罪行累累,其阴影至今尚未散去,我再也不想生活在那个叫苏联的国家了。”

然而,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和磨砺,2005年他在重新反思苏联解体这一事件时,克拉夫丘克却改变了观念:

“如果早知道事情的结局会是这样,我宁愿砍掉自己签署《别洛韦日协议》的那只手。”

《风雨飘摇乌克兰》――敢问路在何方(二)


正是:

翻覆江山意气高 ,

舌战群英亦堪豪 。

一十四载风吹雨 ,

方悔当年志太骄 。

欲知乌克兰国内,又有谁来做克拉夫丘克遗留下的残破局面的接盘侠,姑且下回再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