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北周十五年的权臣宇文护是怎么死的

执掌北周十五年的权臣宇文护是怎么死的

宇文护被杀

被誉为历史上最牛的权臣,宇文护的权力确实不小。他早年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与东魏多次交战,屡建战功,历任都督、征虏将军、骠骑大将军等职。554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将权力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接掌国政。他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觉建立北周,宇文护被封大司马,进爵晋国公。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专政,他的野心膨胀,一心想登上皇帝的宝座,不过这个人很虚伪,他不想成为成为后人口诛笔伐的乱臣贼子,就一直在等待机会。作为一个手握重权的大臣,在乱世当中是很容易做一些事的,他不动声色之间接连杀了三个皇帝宇文觉、拓跋廓、和宇文毓,弄得满朝风声鹤唳。大臣赵贵和独孤信对宇文护掌权很不满,就暗中策划将其除掉,但是事情很快就败露了,二人相继被杀。宇文护被升任大冢宰,一时间权倾朝野。宇文护其实挺有手段,此后在他的辅政下,北周政权逐渐地稳定了下来。但是宇文护到死也没有坐上皇帝,并且他的死还特别的血腥,那么到底是谁杀了宇文护呢?

史书上记载,宇文护是死在宇文邕的手上的。

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560年,明帝宇文毓被毒杀身亡后,被宇文护确立为皇帝的。宇文护虽然是皇帝,但是大权被宇文护把持着,百官各统领己职,听命于宇文护,他事实上是北周的实际统治者。宇文邕知道,他和他的哥哥宇文觉、宇文毓都是宇文护的一颗棋子,但是他比他的两个哥哥要聪明。他目睹了两个哥哥的遭遇,知道他们死的太快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谋略,也沉不住气。他们不想做傀儡,天天想着怎么除掉宇文护,但是他们忘记了一点,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太自不量力了。以卵击石,只能败下阵来,他们输的很彻底,连性命都没有了。宇文邕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说他给自己制定了方针,先取得宇文护的信任,保住性命,然后与有实力的大臣联合,暗中积蓄实力,最后再果断一击。有了这个方针,所以说他就先择了韬光养晦的策略,对宇文护表现的唯唯诺诺。

宇文护太自信,也太自负了。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以前的两个皇帝实在是太懦弱无能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一窝孩子都是一个样,只会打洞”,何况这个皇帝又是他让当的,他能脱离自己的掌心吗?所以说,宇文护放松了警惕,他一心想的是抓权。宇文泰时期,设立了左右十二军,由丞相府统管。宇文泰去世后,左右十二军都受宇文护节制,凡是军队的征调,没有宇文护的手令就不能行动。宇文护在自己的府邸屯兵防卫,比皇宫防范得还要严密。无论大事小事,宇文护都是先行决断再上报皇帝。561年,宇文邕任命宇文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令五府受天官统领。这人一得意,就有点疯狂。为了迎合宇文护的心意,便有人说周公德高望重,鲁国建立文王之庙,宇文护的功劳可比美周公,应当沿用鲁国之礼。于是诏令在同州晋国公府邸建立德皇帝宇文肱的别庙,让宇文护祭祀。563年,宇文邕又下诏说:"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助朕完成帝业,安养天下百姓,功勋无比。从今以后,诏诰及官方文书一律不准直称他的名字。"宇文护听后哈哈大笑,他上表一再谦让,但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一年,宇文护命柱国大将军杨忠联合突厥东征北齐,围攻洛阳,战事刚开始还顺利,但是宇文护本身就没什么军事才能,加上他又不是亲征,时机被延误,很快北齐的援军就赶了过来,宇文护的军队无功而返,还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伐齐的挫败,使宇文护在北周的威望大为降低。此消彼长,宇文邕的威望和权利却在不知不觉地增长。

567年,宇文护的母亲去世,宇文邕却随即下诏,令宇文护出来处理政569年,宇文护到北部边境城镇巡视,从灵州返回。一路所看,他委任的人,称职的几乎没有。他的儿子们也都个个贪婪,放纵部下,仗恃他的声威权势,败坏政事、残害百姓。他们欺上蒙下,毫无顾忌,已经弄得民怨载道了。

这个时候,武帝宇文邕感觉到时机到了,就秘密地与他的弟弟卫王宇文直以及心腹手下王轨、宇文神举、宇文孝伯等人策划对付宇文护的办法。

历史对于宇文邕如何杀死宇文护的过程叙述的有些简单甚至潦草,他们之间并没有声势浩荡的正面对峙。

572年三月十八日,宇文护从同州回到长安,宇文邕假借让宇文护帮着进宫劝太后戒酒的名义,事先设好了埋伏,就在宇文护毫无察觉的帮太后诵读《酒诰》的时候,宇文邕用玉珽将宇文护从背后击倒,此时躲在太后房中的宇文直冲出来就将宇文护杀死了。

宇文护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死在了宇文邕的阴谋下,都没有来得及反抗跟挣扎。

宇文护被杀后,宇文邕立即下令逮捕宇文护的几个儿子和家人,以及那些忠于他的部下,在大殿中当场杀掉了。

客观地说,宇文护自557年到572年,前后执政达十五年之久,对北周王朝的稳定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

鉴于这一点,574年,宇文邕下诏恢复宇文护爵位,重新安葬,追谥为晋荡公,同时也给他的几个儿子恢复了原来的爵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