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云书领读 | 职场 |《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黄执中、周玄毅、邱晨、马薇薇、胡渐彪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和我们一起,跟聪明人闲聊”——马东

曾几何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心灵鸡汤”成为被嘲弄的对象,“标新立异”的毒鸡汤反而受到追捧和爱戴。大概就是鸡汤读多了,志气鼓足了很多次,现实却没有给出丰厚的回报所造成的反作用力吧。“马东出品”的《小学问》是米果文化团队的又一力作,旨在用碎片时间讲述积木知识解决现实焦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7种焦虑是不是真能靠本(鸡)书(汤)解决!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开篇第一章,作者团并没有急着贩卖学识,而是很“亲民”地告诉读者:你们的焦虑,我们都想到了!

邱晨姐姐说:“焦虑就是干着急!”

马薇薇姐姐说:“把焦虑弄明白,是唯一让你不焦虑的方式。”

薇薇姐的爱侣周玄毅老师讲了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公元200年,江东小霸王孙策在26岁的年纪遇刺将死,这时候孙权也才18岁。很明显,这个接班太仓促,没办法开个君王必读书单,也说不清从格物致知到治国平天下的圣人养成路径。如果你是孙策,你会怎么办?

孙策教了孙权一个小学问: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就是“小学问”的妙处:好记又好用。

黄执中老师总结:“‘小学问’就是一块知识积木,让知识能更容易、更有效率地被使用。”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1焦虑一:“读书越多越聪明吗?”

此前,我真的没有思考过读多点书能不能让我更聪明,直观的感觉是知识面宽点能更健谈一些,读了这章的内容,我发现知识增长了,就容易习惯去贴标签、有偏见,而偏见正是源于思维懒惰,这到底是更聪明了?还是更狭隘了呢?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不再是以教化的形式而是以资料的形式存在。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并不意味着获得价值观和方法论,而只是在吸取资料而已,最多是这个来源的资料比网上随便看到的更加权威而已。”

不能否认,人是理性动物,我们善于总结归纳原因和理由,而恰恰是这种“理性”误导着我们执着地去追寻理由:“所以,为了安放自己的理性,我们经常是有理由时找理由,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找理由。”

举个例子,小朋友经常会问:“为什么”,如果你回答:“我不知道”,他们轻则继续追问,重则哭闹喊叫,直到你给出一个即使极为荒诞可笑的解释,也能让他们喜笑颜开、心满意足,看,这就是我们天性。

实在找不到理由怎么办,我们就焦虑、恐惧,还容易迷信!“迷信之所以会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乃是因为它以低成本、高效率地为我们提供安全感”,而人们需要安全感更甚于事实,甚至会出现“谴责受害者”的怪异现象!

那么,我们怎么缓解“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的焦虑呢?学会识破思维迷局,不被误导,就能放下功利目的,好好读书!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2焦虑二:“你真的理解‘挣钱’这件事吗?”

这一章节让我很振奋,以为读懂了就能有了新的财富观念,找到新的理财之道,结果却是失落:在高频重复工作令人心生厌烦的时候,从事着“风险劳动”和“情绪劳动”的人“躺着就把钱挣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不是时时都能撞上的,那我们除了等着,还能做什么呢?

上世纪末风靡全球的《穷爸爸富爸爸》让我们认识了“财商”的概念,恍然大悟:“原来,改变对财富的认识,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啊!”但是,改变认识就都能成为富人了吗?并不尽然!时代在改变,我们只是模仿行为而没深思其中“不为人知”的选择机制,也就是利弊间的权衡,那我们“只能气呼呼地抱怨命运不公”了!

“总之,坏消息是,贫穷的确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但是反过来,好消息是,想象力也会限制你的贫穷。穷则思变,而这个“思”,本身就是改变现状的起点。正是因为物质和机会的匮乏促进我们思考,我们才不至于一直穷下去。想改变?从提升你的利弊分析模型做起吧!”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3焦虑三:“如何拥有自律人生?”

到这一章节,可以说鸡汤味儿已经越来越浓了!长话短说,里面有个主张我还是很欣赏的:“一旦决定改变,当下要做的事,反而是克制自己的热情”,就是说改变前降低自己的心理预期,反而更容易坚持下去!

“一言以蔽之: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你更应该重视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幅度”。”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4焦虑四:“高效能人士是怎样思考的?”

提到“效率”,我的直觉反应就是“节省时间”,怎么节省时间?简单,学习“时间管理”嘛!没想到本章专门有一篇幅叫作“节省时间才是最大的浪费”,真是实力打脸。时间作为一个工具,本身并不是“节省”的目的,高效率不是“省时间”,而是“省事情”,有明确的目的后,面对“无效”的事情当断则断,是成为高效能人士的关键。


5焦虑五:“情与爱的科学小秘密”

您可能会问:这有什么可焦虑的?我换种说法:“爱情为什么总有各种‘作’?”您是不是就感到无语又无奈了?跳过各种问题剖析,我们看看“亲密关系中保持新鲜感的秘诀”:爱情观相合的你们定能琴瑟和鸣、相亲相爱!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爱情观”在书中分了六种:

1、“情欲之爱”,简单说就是文学作品最爱的“一见钟情”,充满戏剧性,但反响很大,代表人物:韦小宝;

2、“游戏之爱”,书中给的解释非常贴切:“秉持这种态度的人,在恋爱关系中始终会认为“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开心”,所以大多会是轻松有趣的伴侣。最极端的例子,是《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虽然用情不专,但是个个掏心掏肺。”

3、“友谊之爱”,就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般的“举案齐眉”,这段关系虽没轰轰烈烈,却最稳定和谐,是道德经典的颂扬模范,不再一一列举。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不过,生活中又哪儿来这么多极端例子呢?后面这三种衍生版爱情观,才真能帮到我们:

4、“情欲之爱+游戏之爱=激情之爱”

“如果爱情的基础是冲动性的渴慕,而爱情的目的又是追求快乐,那这种爱情就是最具激情的。”这样的爱情关系,双方都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并相互影响,依赖感产生的占有欲和忌妒心常伴左右。

5、“情欲之爱+友谊之爱=奉献之爱”

悲剧中的爱情,现实里的备胎。

6、“游戏之爱+友谊之爱=现实之爱”

“现实之爱,看起来没有情欲之爱那么激烈四射,但由于双方在‘爱是理解依赖和互助’以及‘爱是共同追求更美好生活’这两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所以会有较少的争吵和较多的默契。”恭喜现实之爱的情侣们,你们爱情中的“小确幸”和“小作”都不过是生活里的调味剂,远称不上“焦虑”。

有了六种爱情观,我们就可以对风格匹配程度有个简单分析,而这又直接关系到了“爱情满意度”的高低,所谓“爱情焦虑”也就有了相应的解释,粗浅不论。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6焦虑六:“不当小透明”

这章主要是讲的影响力,从“让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正在被影响,才算是真正的高手”到“要影响他人,最重要的不是提供信息,而是提供‘解释框架’。”无一不是对影响力的塑造层层递进,知识好记又好用,读者也在被作者“影响”,不知不觉读到了最后一章。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7焦虑七:“我丧故我在,学会和隐性焦虑相处”

这一章节是对本书无法帮忙的“焦虑”,作出的最后的叛逆:

“我们分明是那么不一样,却共享着对伴侣的要求、对自己的期待、对生活的看法。生活中分明那么多值得抱怨的事,但‘不要抱怨 ’的训诫还是被贴在同事、家人、朋友、情侣等几乎所有社交关系的入口。”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在一个所谓倡导个性解放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参差不同的焦虑却统统被心灵鸡汤堵住了出口。无处宣泄,无人聆听。”

你憋不憋?反正有人憋得慌。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无处安放的焦虑,终于找到了一块共享的堆填区,那就是丧。

解决的了的焦虑,会分析了,就不算焦虑;排解不了的焦虑,就“丧”着,学会处着就好。

鸡汤可以解决焦虑吗?|读书《小学问:解决你的人生7种焦虑》

《小学问》一书不是我读的“马东出品”的第一本,也不会是最后一本,与其说是“纯鸡汤”,不如说是包着“鸡油”的工具书,小学问里有大智慧,有点用,不沉闷,刚刚好!


本文首发于 微信公众号 【云卷读书云舒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