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 每日一字:風

國風 每日一字:風

國風 每日一字:風

<象形>、<形聲>字

小篆:風從蟲、凡聲,其形如穴中有蟲。《說文解字》上解釋:「風動蟲生,故八日而化。」這是指空氣中的微生物會隨著風傳播,從而引起疾病。

風的本義為空氣流動的自然現象,今引申他義亦多。

其義有:

1. 風,空氣之流動也。

2. 教化。《尚書·說命下》「四海之內,鹹仰朕德,時乃風。」

3. 一時一地所遵循的共同習俗。《孝經》「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4. 迅速,如疾如風。《左氏·成·十六》「免冑而趨風。」

5. 吹動。《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

6. 乘涼。《論語·先進》「風乎舞雩。」

7. 風水。陰陽家語,指視察地脈、山向水流等,確定廬墓的位置。

「風者,天地之使也。」觀風,可以知道天氣的變化:寒流將至,北風先行;溫暖溼潤,南風送來。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風是自然界的使者,帶來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風中含藏著令萬物生長髮展的信息。

上古之世,人心醇厚良善,德教之風化育天下。生其時者,日聞正言,睹正訓,莫不各愛其身,而恥為不善。故其教之成處,忠信篤敬之士輩出,而可以備天下國家之用。

及其衰也,狡黠之風日昌,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萌生種種違理情想,世人真心遂受錮蔽。所謂世風日下,道德衰微。

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君子高尚的德行,內可涵養身心,外可敦親睦鄰、移風易俗。所以在團體內、社會人群中樹立高尚的道德風尚,會很容易地帶動大家,好德從善的。一個好的家長,會在家庭中以身作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則孝悌傳家之風會福廕子孫,家族祥和。一個好的老師,也會在班級中身教言教並重,帶動學生尊師重道,仁愛互助,誠實有信,則全班同學在良好的班風中,能奠定一生受用不盡的人格基礎。

團體、國家風尚的建立,莫不如是。「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與道義相符的正氣,與人性本善是契合的,所以有春風拂過,萬境皆綠的美景。

在不良之風盛行的環境中,要善於站穩腳跟,保護自己的正念,長養獨善其身的功夫。在某海關群體走私案中,唯有一人牢記母親絕不能做虧心事的教誨,清廉自律,最後得以保全。這就是蓮花般的人品。善護君子的性德,定要警惕無處不在的「八面來風」。利益、衰耗、毀謗、榮譽、稱讚、譏刺、受苦、受樂,是人生名利、得失、盛衰、成敗的總因,就好像大風席捲一樣,不斷地考驗、磨練人。

「疾風知勁草」,任憑八風狂吹,心地中依然明淨不動。諺雲:「枳句來巢,空穴來風」,自身的正氣貫充,宛如銅牆鐵壁,邪風焉得乘虛而入?所以關鍵還在於,日常間不斷地以聖賢的教誨充實自己。人們對於衣食等維持生活的物品,知道事先準備,才不致臨時失措;對於身心修養的大事,也要知道預先養正,才不會在各種境界的考驗中失去方寸。

而是非高下之波動,來源於不平心境吹出的風。我們可以從下則故事中得到啟事。《六祖壇經》中記載,惠能大師當年初到廣州,遇見印宗法師講經,講完之後,聽眾當中有兩個人在爭論。那時禪堂外面掛著幡,風吹著幡在動,一個人說:「幡在動。」另一個人說: 「不是幡動,是風動。」兩人爭論不休,誰也不服誰。惠能大師說了一句話:「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心平則不起人我是非的風濤,隨在皆安定和樂。

傳統醫學認為,各種疾病的產生,都與「風寒暑溼燥火」六氣有關,而風是其中重要的因素。從腦後、背後襲來的風,被稱為「賊風」,容易令身體中風。《內經·靈樞》說:「聖人避風,如避矢石焉。」

風雖然看不出、摸不著,無影無形。可當枝葉搖動時,分明詮釋著它的存在。道義、德義之風常吹,人心則有所向背。世間隱惡揚善,惠風和暢,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的事蹟就會風起雲湧,層出不窮。


國風 每日一字: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