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詩詞中的陣陣清涼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詩詞中的陣陣清涼
有傳媒的地方,就有《新聞與寫作》!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

01.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歐陽修

關於這首詞,還有個略有些八卦的小故事。

歐陽修能成為後來大名鼎鼎的歐陽修,首先要感謝兩個人。一位叫胥偃。歐陽修兩次落榜時,胥偃保舉他就試國子監,後來才取得佳績。另一位叫錢惟演。錢惟演是“西昆體”的骨幹詩人,所以對有文采的後生青睞有加。錢惟演晚年時為西京(洛陽)留守,剛巧,歐陽修入仕後就被派到他的手下做幕僚。

這位錢大人對歐陽修喜歡得不得了。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據說他甚至不給歐陽修分配工作,供著歐陽修遊山玩水,尋找靈感,來搞文學創作。

這一次,歐陽修結識了一位頗有才情和姿色的歌女,兩人相親相好,甜蜜且膩歪。有一次他們倆約會時,剛好趕上錢惟演宴飲,歐陽修遲遲不到,幾個朋友都有些不耐煩。過了一陣子,兩人來了,朋友不好說歐陽修什麼,便只好責問歌女為什麼來遲。歌女說夏日午睡,醒來發現頭上的金釵不見了,找了許久也沒找到,這才來遲。錢惟演說,如果現在歐陽修能當場填詞一闕,我就賠你一個金釵。歐陽修知道這也是錢惟演在警告自己,於是填了這首詞當作懲罰。

柳外輕雷,雨打池荷。聽,在愛情濃稠時,雷聲也變得很輕。在小樓上,我們並肩倚靠,看著西角的彩虹,等著即將升起的明月。燕子在梁間探頭探腦,我們只好放下窗簾,床上竹蓆平整,床頭水晶雙枕冰涼,她的金釵從發上落下,就落在枕頭的邊上。

02.

綠葉陰濃,遍池亭水閣,偏趁涼多。

海榴初綻,朵朵簇紅羅。

乳燕雛鶯弄語,有高柳鳴蟬相和。

驟雨過,似瓊珠亂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幾,念良辰美景,休放虛過。

窮通前定,何用苦張羅。

命友邀賓玩賞,對芳樽,淺酌低歌。

且酩酊,從教二輪,來往如梭。

——《驟雨打新荷·綠葉陰濃》元好問

就算你不熟悉元好問,那你也一定知道那句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甄嬛傳》裡玉嬈說元好問的好詞唯此一闕了。縱使元好問的好詞唯《摸魚兒》一闕又何妨呢?他還有他的散曲。

元好問出生時,大宋王朝並沒有滅亡,但因為他生在北方,所以屬金國人。漢人生活在金國,日子就顯得沒那麼好過,不過元好問以他的才華為自己爭取到很多安寧。可是,金國最終也沒有站穩腳跟,兇悍的蒙古國打來了。金國滅亡後,元好問跟一批金國官員一起被俘,壓往山東看管了起來。雖然沒有鐵窗牢籠,但是那幾年,他的生命是不自由的,於是就有了這首曲。

曲子的上闕寫了很美的夏景。縱使是夏日裡,綠樹的濃陰下,池塘的閣樓中,也還是涼爽愜意。石榴花初放,朵朵豔麗。汝燕雛鶯的呢喃和高柳上的蟬鳴,交相附和。驟雨說來就來,似一顆顆珍珠散落,敲打著新荷。

可是在這樣的美景裡,元好問確是憂傷心情。人生短短數載,要懂得及時行樂。今生的命運早已在前世定奪,用心良苦也無濟於事。不如與好友一起淺酌低歌,喝到酩酊大醉,連日月穿梭也忘了。

元好問的涼,有池上閣樓的清涼,也有人生困頓的淒涼。前一種,我們可以去試試,後一種,還是算了吧。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

03.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我私以為,孟浩然是個把朋友放到第一位的人。比如那一年,湖北來了一位大人物,叫韓朝宗。李白說“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說的便是他。韓大人很欣賞孟浩然的才華,覺得這樣的才情要隱沒在青山流水當中太可惜了,便決定要帶孟浩然入京,向朝廷舉薦他。不巧的是,他與韓大人約定出行的那天,剛好有幾位故人來訪。孟浩然很好客,有朋自遠方來,怎能怠慢?於是劇飲歡甚。席間,有人提醒他與韓大人的約定,可孟浩然卻不以為意地說:“業已飲,遑恤他!”酒已經喝上了,哪有空閒去理會那些呢?韓大人聽聞甚怒,拂袖而去。許久之後,有人問孟浩然當初這樣做後不後悔,孟浩然搖頭,微笑。

再比如公元740年,五十一歲的孟浩然背上長了毒瘡。我們都知道,得了這類的疾病,要在飲食上控制,菸酒辛辣都碰不得。可是正巧王昌齡來孟浩然家做客,為了好好招待老友,孟浩然忘了醫囑,結果王昌齡走後他病情加劇,不久後逝世。

這一次,孟浩然發現了一個夏日裡的好去處——南亭。日落西山,月升東池,披散開頭髮,推開窗門悠閒地躺著,盡情享受傍晚的清涼。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竹葉上露水滑落,叮咚作響。這樣愜意的時光裡,如果老友在身旁,我定要撫琴一曲,可惜啊,我與他相去甚遠,只能在夜晚的夢裡與他相聚。

如果你以為我要談友情與涼意,那麼你錯了,我想說在這首詩裡孟浩然教給我們納涼的正確姿勢:披頭散髮+葛優躺。或許只有這樣,才能捕捉到盛夏隱含的涼爽。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

04.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賀新郎·夏景》蘇軾

蘇軾固然有他“大江東去”豪放的一面,但是蘇軾寫起美人來,也不輸婉約派的任何一位詞人。

是否燕子也偏好美人?不然美人的屋簷下為什麼總會有一隻新燕棲落呢?靜悄悄的院落裡,梧桐的樹蔭也轉過了正午。傍晚的涼意圍繞著剛出浴的美人。她手拿團扇,扇與手都似白玉凝脂。睏倦襲來,她斜倚著進入了夢鄉。忽然,有人來推她的門,生生地把她從瑤臺好夢中驚醒。走到門邊來看,原來無人,是晚風敲響了竹子。

半開的石榴花好似褶皺的紅巾。等輕浮的春花凋謝殆盡,只有它陪伴在美人左右。細看這石榴花,千層花瓣也像美人心事重重,怕秋風驚起,吹得只剩一樹慘綠。來日美人再來花前飲酒,不忍觸碰,只有粉淚與殘花簌簌落下。

晚風敲竹,淨水新浴,團扇纖手,想想這畫面,倒是有些涼快。

05.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菩薩蠻·迴文夏閨怨》蘇軾

是時候祭出蘇軾這記絕殺了。

院落無風,垂柳陰涼,在這個寧靜的夏日,閨人晝寢。閨人晝寢,這個夏日顯得格外安靜,這時,微風泛起,柳枝盪漾。薄汗與薄衫相得益彰。若是大汗淋漓,便不美也不涼;若是厚衣臃腫,又不能盡顯美態。紅潤的手捧著冰水蓮藕,碗裡的冰水把玉手冰的通紅。尾句最耐人尋味。“藕”即是“偶”,“絲”即是“思”,郎那不合時宜的笑又恰巧對應上題目中的“怨”。

怎麼樣,如此絕妙的詩,讀罷,是不是也感到了絲絲涼意?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

大致總結一下,古人的納涼妙招裡離不開池塘、新荷、乳燕、晚風、靜竹、臥眠、薄衫、花香、輕雨這幾個意象。但其實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靜心”,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歡迎加入新聞與寫作大家庭。

當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將重新認識整個世界。

1.如想看到紙質精彩內容,請致電:010-85201321

2.微課或微信支付相關問題,請致電: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請e-mail至[email protected]

4.商務與廣告合作,請致電:010-85201320或給我們留言

5.其他問題添加小助手微信號:xwyxzxzs

夏天到了,一起感受古诗词中的阵阵清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