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教育名流孙树馨(扬州江都大桥镇)

孙树馨(1886-1969),字香谷,又字芗谷、芗穀,号澹远,江都县大桥镇人,周年失怙,由其母扶养成人。自幼敏慧好学,18岁入泮。辛亥革命后,就读于民国法政大学(校址设南京)。毕业后弃仕途,回乡从事教育工作。

江都教育名流孙树馨(扬州江都大桥镇)

雕像

民国三年至十四年(1914-1925),孙树馨在大桥镇第六高等小学任教。该校一般招收已受启蒙教育的十三四岁以上学生。孙负责教授毕业班国文。他一改过去仅读《四书》、《五经》的教育内容,除教授古文外,兼及尺牍、书法、当代文学、历史等科目,使学生知识较前广阔、充实。这不仅造就了一批科举废除以后能升入高中、大学继续深造的莘莘学子,而且为多数学生今后就业经商创造了条件。毕业于该校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在书信往来及其它应用文方面,亦能够应付裕如。这一时期,经孙亲自培养的学生有:周绍成(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主委)、纪子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以后的中央大学毕业,曾任省扬中、江都县中校长)、李静(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任扬州平民中学校长)、孙寿芝(金陵大学毕业,曾任扬州新华中学校长)、束星北(留学西欧,曾任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学院教授,著名物理学家)、袁佩青(大学毕业,曾任国民党经济部次长)以及第五师范毕业生徐醒晨、朱永贞等。

民国十五年至二十二年(1926-1933),孙树馨辞去学校教员职务,自设私塾。针对大桥镇求学者多为中小商人、店员及其他个体劳动者子弟,以进商店、行庄当学徒为出路这一特点,除教授《四书》、《五经》外,常选择一些范文,如彭端淑的《为学》、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先让学生抄录,然后大课进行讲授。还让学生每周习作一篇,孙每日必面批数份。此外,孙还讲授尺牍、珠算、书法等课程,虚心指导,讲求实效以致用。总之,孙树馨根据家长对子弟的不同要求,欲从商者,欲深造者,欲务工者,欲从文者,分别情况,因材施教。由于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比学校教学有更大灵活性,加之本人知识渊博,造诣很深,故其家塾遐迩闻名,慕名而来者甚多。四乡学子,日行十数里走读者有之,要求在孙家中食宿住读者有之,投靠亲友或租房屋前来就读者亦有之。济济一堂,有时几近百人。孙对贫苦家庭子弟,减免束修,学生家长无不称道,当地士绅亦颇推崇。

民国二十年(1933),孙树馨应邀前往扬州城内任江都县立中学国文教员。两年后又受邀至扬州平民中学任教。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扬州平民中学解散,孙树馨返归故里。数月后沿江县城相继沦陷,学校停办,许多中学生失学在家。孙目睹此状,深感不安,遂于次年与回乡交通大学毕业生顾懋林(后为我国著名铁道车辆专家)办起了白沙(大桥镇古名)补习班,孙教文史,顾教数理、外语。其间大桥镇虽多受骚扰,然学子仍弦歌不断。孙居危不惊,服务桑梓,教书育人,夙愿得偿。民国二十八年(1939),大桥私立德丰中学开办,孙复执教于该校。年余,德丰中学停办,孙遂再度在家设馆办学,直至解放前夕。

民国二十九年(1940),大桥镇成立伪维持会,某商店主胡某出任维持会长。胡为了抬高其身价,拟拉拢社会名流以壮声威,孙树馨首当其冲。胡遣人游说孙树馨,欲委为“教育科长”,孙其时正设塾家中,遂以无暇兼顾,婉言谢绝。谁知胡复差人相逼,孙焦虑万分,语人曰:“我一介书生,深明大义,如胡强逼不舍,我只有自缢以明志。”胡某无奈,只好作罢。孙恥与汉奸为伍,保持了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实属难能可贵。孙对敌伪横眉冷对,而对共产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却一往情深。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前夕,他乐于担任新四军创建的江都中学大桥分校校董,在选择校址、筹措办学资金、动员青少年入学方面无不全力以赴。

抗战胜利后,被毁于战乱中的大桥小学校舍急待重建,所需资金甚巨。孙树馨被推举筹办此事,明知筹措非易,却知难而上,四处求援。六旬老翁,曾数次去镇江,求助于联合国救济总署苏宁分署,通过任该分署秘书长之姨弟顾介希,获得救济总署拨发大米五百石。经各方热情相助,终于建成校舍两进,缓解了教学的困难。孙出外筹款,食宿全部自理,曾曰:“现建校经费如此拮据,我不忍用其中一分钱。”此事虽小,但可窥见孙之为人。

自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夕,历经三十余年,孙树馨一直为家乡教育事业不辞辛劳,其国学水平造诣之深,教学之认真,培养人才之多,里人有口皆碑。

孙树馨一生为人正派,律己甚严,对学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书生气十足。解放后,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下,拥护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虽在解放初受到短期冲击,但爱党爱国之心并未稍减。1959年,时值国家困难时期,市场几无鱼肉供应。农历除夕,孙口占七绝一首:“盛世迎春意自恬,家欢何必见鱼鲜。案头一束梅花在,满室飘香算过年。”以赠友人,借以言志。在担任政协大桥组组长期间,他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并在活动室自撰一联:“思想本新,是我们政治学校;心情舒畅,为吾侪快乐家庭”,用以与委员们互勉。 (原创作者:朱毓麒 朱绍明 孙景林)(作者原创,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江都教育名流孙树馨(扬州江都大桥镇)

江都教育名流孙树馨(扬州江都大桥镇)

江都教育名流孙树馨(扬州江都大桥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