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文化史寶典《琉璃宮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700種

第146種

緬甸《琉璃宮史》漢譯本序

季羨林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中國和緬甸自古以來就是友好的鄰邦。在歷史上,在漫長的封建主義歷史階段中,兩國雖然也有過矛盾和衝突,甚至發生過戰爭;但那是時代環境所決定的,幾乎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它並不能影響我們兩國人民的“胞波”情誼。中緬友誼的長河,源遠流長,偶爾投入一點泥沙,並無傷大雅。所以,至今我們兩國人民仍保持著親切友好的關係。這對鞏固亞洲和平和世界和平是有貢獻的。

但是,也有遺憾之處:我們兩國人民彼此瞭解得太不夠了。在中國,除了少數從事緬甸研究的人以外,一般老百姓,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緬甸的瞭解簡直如雲如煙,朦朧模糊。在緬甸,恐怕情況也差不多。這種情況不利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在新形勢下的發展。

要想加強相互瞭解,最好的辦法是親眼去看;但那是隻有少數人能辦到的事,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對這些人最好的辦法是寫書或翻譯。在過去幾十年中,中國研究緬甸問題的學者也確實寫了一些關於緬甸的書,並翻譯了一些緬甸當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吳登佩敏的《摩登和尚》之類,受到了中國讀者的歡迎。但是,數量畢竟太少了,遠遠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原因是,我國真正研究緬甸的人數不多,而研究緬甸文學者則人數更少。要想改變這個局面,還須假以時日,倉促之間是辦不到的。

在目前這樣專門人才缺少的情況下,北京大學東語系緬甸語專業,還算是人才比較多、比較集中的地方。這些人有的是我們自己培養起來的,在培養過程中,從緬甸回國的華僑學者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一批中青年人,在國內學習幾年以後,幾乎都到緬甸的大學中去進修過。他們既能掌握我們祖國的語言漢語,又能掌握緬甸的語言,熟悉緬甸的歷史、文學以及一般的風俗文化。這是一批不可多得的人才,是我們國家的寶貴財富。

至於我自己,我並不是緬甸語言、文學的研究者,可我同緬甸似乎有一段緣分。我曾兩次正式參加國家的代表團訪問過緬甸,緬甸的名城以及許多重要的名勝古蹟,都留下了我的足跡。以後又曾多次從緬甸過境。因此,我對緬甸人民對中國的情誼以及緬甸古代文化的燦爛輝煌,有親身的感受,對緬甸文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談到緬甸文化,我曾多次從緬甸大學教授以及作家等人那裡聽到了《琉璃宮史》這一部古典名著的名字。可惜我自己沒有能力來介紹,徒作臨淵之嘆。無退而結網之力,常常引以為憾。

擺在我眼前的道路只有一條,這就是:動員我們系的中青年文學者,利用集體的力量,通力協作,把這一部緬甸的古典名著譯為漢文。我們這一批中青年學者,是有能力而又識大體的。他們愉快地答應了我的要求,並且在他們之間做了具體的分工。因為他們每一個人幾乎都有比較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獨立完成這一項十分艱鉅的任務。經過了幾年的努力,這一部既是歷史鉅著又是文學鉅著的緬甸寶典,終於有了完全可以信賴的漢文譯本。我個人心中的愉快,用言語實在難以表達。一旦出版,定能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定能促進中緬兩國人民的友誼和理解,這是絲毫也無可懷疑的。

現在已是20世紀之末,再過三年,一個新的世紀即將來到我們眼前。根據我個人多年觀察和思考的結果,在未來的世紀中,東方文化,其中包括中國文化和緬甸文化還有其他所有東方國家的文化,將在全世界上重現輝煌,將在西方文化發展到現在的已有的基礎上,揚東方文化之長,濟西方文化之窮,把人類文化的發展向前大大地推進一步。

但是,什麼是東方文化?其特點何在?不但仍然做著“天之驕子”之夢的西方人不瞭解,不想去了解,連受“歐洲中心主義”之毒甚深的東方人也木然、懵然。這需要我們去啟蒙。由我擔任主編的包括五百種著作的、涵蓋所有東方國家文化的超大型的叢書《東方文化集成》已開始出版。它必能對世界人民起到啟蒙的作用。瞻望未來,我們滿懷豪情,一腔壯志,即將出現的輝煌,已向我們迎面走來。讓我們準備好去迎接它吧。是為序。

1997年1月14日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譯者前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幾位同仁就議論過《琉璃宮史》的翻譯問題,後在史學界前輩侯方岳教授的倡議與東方學家季羨林教授的鼓勵下,由陳炎教授牽頭,任竹根、蔡祝生、肖泉等幾位從事緬甸語言文學或歷史的教學研究工作的同志參加,於1964年與商務印書館簽訂了翻譯出版《琉璃宮史》的協議。當年擔任雲南歷史研究所所長的侯方岳教授還專門撥出項目啟動費。但其後不久造成十年浩劫的“文革”降臨,剛要開始的工作就此夭折。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侯方岳

80年代初陳炎教授等重提舊事,組織起現在這個翻譯班子,從頭開始了這部《琉璃宮史》的翻譯工作。譯出大部分初稿還是較快的,大約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但是進一步修改、註釋、核稿、統稿到最後定稿的工作量與難度遠比想象繁雜得多,且又都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故遲遲難進,斷斷續續直到今天才把這部譯著的正文與附錄共80餘萬字的稿件全部完成。看著十幾年來這一大堆幾經修改的書稿,真是感慨萬端,難以言表。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位於緬甸阿馬拉布拉的巴基道王陵

《琉璃宮史》的全名是《琉璃宮大王統史》。是緬甸貢榜王朝巴基道王在位時,由蒙悅逝多林寺大法師、道加彬大法師、諮政大臣摩訶達馬丁堅、大騎兵統領吳耀、內廷府傳旨官吳前、大侍史吳漂、負責灌頂加冕禮的婆羅門學者亞扎德瓦和古木德亞、內廷府傳旨官吳越、大侍史吳魯基、侍史吳昂達、內廷大臣曹侯、內廷大臣兼平民大臣辛古侯等13位僧俗學者奉旨在琉璃宮內參照緬甸國內各種史書、典籍、碑銘、檔案文獻、佛學經典和“雅都”、“埃欽”、“茂貢”等詩文分工編寫而成的一部大編年史。據載,在編寫過程中曾受到巴基道王的親自過問。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室利差呾羅王朝的驃文字母

此書編寫始於1829年,歷時近4年。全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從上古開天闢地寫起,歷經迦毗羅衛太公、般遮太公、頂兌、室利差呾羅、蒲甘、彬牙、實皆、阿瓦、東籲各王朝,一直寫到1754年良淵王朝被孟人所滅。第二部分起初從阿朗帕耶(雍籍牙)統一全緬創建貢榜王朝寫到1821年。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位於瑞波的雍籍牙之墓

後來,敏東王1853—1878年在位時,命大臣們在琉璃宮內將第二部分校訂續寫。貢榜王朝滅亡後,原王朝大臣助理吳丁在1905年、1922年又兩次校訂續寫,寫至1885年英人將錫袍王劫往印度,貢榜王朝亡。《琉璃宮史》的第一部分曾在貢榜王朝樞密院監督下出版過。1936年吳山紐及其子女杜普瓦欽、吳拉貌請吳尼喬陀法師校訂了他們珍藏的稿本後正式印刷出版,即今日流傳之緬文《琉璃官史》三卷本版。第二部分加上兩次續寫的內容後來也經整理正式印刷出版,稱之為《貢榜王朝史》,即《琉璃宮史》的續編。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18世紀緬甸的菩薩像

《琉璃宮史》被佛學界和史學界認為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南傳佛教史。因為《琉璃宮史》的前兩編集中講述了佛教的宇宙觀和價值觀,以及佛教產生、興起的史實。其後各編也非常注意上座部佛教在緬甸的傳播發展情況的描述。博採數十部佛教經藏內外重要典籍的史料,廣引眾多本生故事、塵俗傳說的內容。諸如《法句經》《大涅槃經》、《彌蘭陀王問經》、《佛種姓經》、《清淨道論》、《經集》以及相關史籍《島史》、《大史》、《小史》、《香史》、《佛教史》、《佛牙史》等都成了編寫《琉璃宮史》時的依據。《琉璃宮史》的編撰者們對各類經典史籍相關內容均能比較長短,點評是非,指出差異,申明觀點。當然毋庸諱言由於編撰者的時代的、信仰的侷限性,某些神奇、虛幻、誇張、迷信色彩較濃的內容也被保存了下來。《琉璃宮史》按照佛教創世說,追溯到大千世界成、住、壞劫的輪迴往返以及宇宙之形成;從眾王之首、剎帝利之始祖摩訶三末多的命名、立國,寫到釋迦後裔淨飯王之子悉達多王子出家成佛並第一次轉法輪為五比丘說法;又從第一次結集寫到第四次結集;再從佛音長老赴錫蘭取經寫到緬甸的阿奴律陀王派人赴直通索取三藏,並在蒲甘乃至全國廣建佛塔寺廟,弘揚佛法,進而寫到歷代緬王如何繼承佛教大業,虔敬三寶等等。在敘述到緬甸王系時也力圖與摩訶三末多王、釋迦族系諸王銜接起來,表明緬甸歷代君王的始祖源自釋迦族,緬甸民眾自古就是佛陀忠誠的子民和信徒。

缅甸文化史宝典《琉璃宫史》

蒲甘最高的大彬奴塔

《琉璃宮史》又是各國公認的著名的一部緬甸大編年史。它的內容豐富,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宗教、文化和民族關係等內容無所不包。從第三編開始到第二十一編較詳盡地敘述了緬甸境內先民以及以緬族為主體的各個王朝(即太公、頂兌、室利差呾羅、蒲甘、彬牙、實皆、阿瓦、東籲、良淵)歷代君王治國安邦、各個方面變遷發展的重要史實。也用了一定篇幅講述了緬族王朝與孟族王朝、若開族王朝、撣族土司們以及緬甸與周邊各國——中國(宋、元、明,清)、泰國(阿瑜陀耶、清邁)、老撾(萬象)、斯里蘭卡(錫蘭)、印度(曼尼普爾、阿薩姆)等之間所發生的戰爭與交往。全書文筆流暢,用詞典雅,可以說它不僅是一部歷史鉅著,又是一部散文佳作。

《琉璃宮史》寫成後只在宮內刊行,自1936年公開出版以來,在緬甸曾重印多次。緬現政府執政以來僅1992年10月至1993年2月間就重版過4次,發行6500套之多。足見該史籍在緬甸的地位。緬甸人對《琉璃宮史》推崇備至,凡談及緬甸歷史或佛教的發展者必引證該書。外國學者在研究撰寫世界史、地區史、緬甸史或佛教史時,也常參考或引用其中片段。它已成為一部研究緬甸歷史、緬甸文化淵源與發展、南傳佛教傳播發展史的必讀參考書。國內外不乏讚譽之詞。著名緬甸史學家、英人G.E.哈威就說過:《琉璃宮史》是印支半島各國最好的史書。早在1922年英國學者G.E.盧斯和緬甸學者吳佩貌丁合作將該書中從太公王朝建國到蒲甘王朝滅亡這一段譯成英文,1923年在牛津大學以The Glass Palace Chronicle of the King of Burma為名正式出版,這是《琉璃宮史》的第一部片段外文譯本。P.H.薩耶、F.托馬斯將其中關於蒲甘王朝史一部分譯成法文正式出版,名之為Pagan Chronique du Palais de Cristal。60年代日本鹿兒島大學荻原弘明教授也曾將該部分章節譯成日文連載於該校學報之上。最近又有消息說,德國和俄國學者也正在進行這部歷史名著的翻譯工作。

譯者1996年7月

【上述兩文均摘自《琉璃宮史》】

識別二維碼 一鍵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