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心物一元

藝嶼EYESVOT |王陽明

從“格物致知”到“致良知”致知!

王陽明龍場頓悟,領略了格物致知的宗旨,從此明白: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有了龍場悟道的這一所悟,才有了後來王陽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觀點。


王陽明繼承的是陸九淵“心即是理”的思想,他反對程朱理學“格物致知”追求至理的方法。

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因此他提倡“致良知”,

從人自己的內心中去尋找“理”,

發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精秀,
“人人可以成堯舜”,
“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認為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應是合一的,這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係,也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

請賜評!

藝嶼EYESVOT

王陽明先生頓悟出的是“道”,就是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幾乎所有學者評論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都用到一個詞“頓悟”。那麼王陽明在那個偏僻的龍場頓悟的“道”指的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人學習的東西和如今是不一樣的。如今我們學習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這些在古代都統稱為“聞見之知”,而古人除了要學習“聞見之知”,還要探索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道,即聖人所說的“天理”,也被理解成“德性之知”。

這個“道”,說起來虛無縹緲,沒有標準可言,全靠各人的理解。

到了宋代,朱熹解釋的“道”成為了主流思想。他認為“道”存在於自然界中,只有格物才能領會道的真諦,就是說天下萬物都蘊含了無窮道理,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

王陽明因從小受到朱熹的影響,因此他先從“格物”開始悟道,即著名的“陽明格竹”。可是格來格去,不但沒格出什麼“天理”,反而把自己給格病了,在病中,他第一次對朱熹的理論產生懷疑。

之後,王陽明逐漸發現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是將天理與人的本心,一分為二,即“理在外,而不在人心”,那麼即便格盡了世間萬物,將天理格的清清楚楚,又與我們自身有什麼關係呢?

這時候的王陽明隱隱地感覺到自己和“道”之間只隔了一層窗戶紙,一捅即破。

不久後,王陽明因得罪專權宦官劉瑾,被其陷害,顛沛流離、幾遭不測,才終於到了毒蟲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地---龍場。窮困潦倒、步入絕境的王陽明這時已不在意得失榮辱。經過生死考驗,心如止水的他,日夜打坐,以求靜心。

就這樣,日復一日,可是在一個幽靜的夜裡,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山谷中,突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久久不絕,在痛苦的悟道道路上尋覓了十九年的王陽明,在那一刻頓悟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原來天理就在心中!這一頓悟,悟出了哲學的一個新的體系“心學”,從此後“心學”被王陽明不斷完善並發展,最終“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提出,奠定了“心學”在哲學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王陽明先生因頓悟出了“道”,而成為了我國曆史上二個半完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之一;儒家的四大聖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來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

他完成了他從小的理想,雖然聖賢之道艱難險阻,但他用十九年的努力做到了,他成為了無數人的指路明燈,他的名字超越了所有帝王,從此與孔孟並駕齊驅!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有書共讀

頓悟了什麼呢?外球不如內球,求人不如求己,格物不如致良知。

說到底,這是一種唯心主義,如果你覺得我這是亂扣帽子,那咱們就把主義兩個字去掉。

龍場悟道,這個故事不斷的被王大師的徒子兔孫代代傳唱,成為一個著名的故事,並被不斷的神話,搞得神乎其神,似乎經此一悟,王大師就成半仙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神秘複雜!我們都被王大師忽悠啦,或者,王大師被刻意包裝成聖人的模樣,為得是達到推廣甚至販賣個人觀點的目的,就是這麼簡單!

你怎麼知道王大師是那樣想的呢?世人誤解太多,或者刻意偽飾,遮蔽了王大師的本來面目。

王大師當然是有心機的,否則在軍事上也不會屢戰屢勝,但是這終究不能複製,甚至也難以學習。

所謂頓悟,就是靠胡思亂想,其背後原理機制是沒有搞明白的,在技術層面上也無法操作實行,所以你會看到一種奇觀,有一些人不管做什麼事,都喜歡附會到王大師身上,動輒說什麼知行合一,致良知,簡直是笑話!

我身邊就有一例,一個遊戲公司的老闆,聲稱是王大師死忠粉,處處都要學習模仿王陽明,結果把公司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和竊聽器,美其名曰知行合一:別人怎麼對待我,我就怎麼對待別人!

他把員工都當成了對手甚至假想敵,不管這樣的行為怎樣,首先這樣的初衷就錯了,公司怎麼可能不離心離德呢?果然,老臣和核心團隊紛紛離職,另起爐灶!自己種下的苦果只有自己品嚐,沒有人同情他!

所以呢,王陽明頓悟了什麼呢?吃喝拉撒性慾,都是天理,人慾即天理,根本不存在獨立在人之上的天理,自己做到問心無愧就好!

你說對不對?


喻派胡言

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道理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沒有必要從外面去苦苦尋道。

王陽明在三十七歲那年,因宦官劉瑾的禍害,被遠謫到了蠱毒瘴癘、蛇虺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境——貴州。他始終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於是,王陽明在屋後面弄了一個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參悟。

有一天夜裡,他突然就頓悟了,說了一句特別重要的話:“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心中有能知善惡的良知,所有天地萬物都在我心中,何必從外面去苦苦尋道呢。

這句話與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以後說的話有相通之處,釋迦摩尼說的是“咦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每個普通人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因為妄想執著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證。

所以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對應為佛性。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便開始做龍場教化,開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紛紛湧來聽他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這裡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後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現的行為卻與道理相違背,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著致良知達到了最高境界。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曾有過幾三次的轉變,也是他“自我發現”的過程。

王陽明從小有志於做聖賢。二十一歲那年他中了舉人,於是就遵照當時學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說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了窮理工夫。朱熹認為世界萬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於是王陽明和友人開始對著竹子格,很不幸,最後什麼也沒格出來,還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過外物來尋求道理,是難以走通的。

王陽明因此特別沮喪,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於是一頭扎進了世俗詞章之學,一紮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動了入山修道的念頭,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據說已經修到能夠“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歲時,因惦念父親與祖母感到焦慮,於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連父母親人都不思念的話,這就壞了人倫大體,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區別,這也涉及到一個“同體”與“薄厚”。

佛教倡導無分別,人和人,人和動物沒有分別,講求眾生平等,對待一切都要有一顆平等的仁心,這就是“同體”。“薄厚”就是你對親人要比對旁人好,對人要比對動物好,對動物要比對植物好。與佛教獨尊“同體”不同,儒家則兼顧了“同體”與“薄厚”。於是,王陽明決定放棄了對佛老的追求,專門學習儒家的的聖學精神。

在王陽明悟道之後,也有三次的變化,則是他“自我完成”的過程。

王陽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過靜坐,慢慢地去清除內心的雜念,然後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王陽明在這個階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慾”,所謂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謂人慾就是私慾習氣,假我,已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但後來王陽明告誡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鍊功夫才有益處,一味好靜只是一種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亂,毫無長進。

王陽明在五十歲之際,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王陽明在五十一歲以後直到晚年的境界——圓熟化境。這和孔夫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私慾早已消失殆盡,良知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不管他隨意做什麼,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500年前的龍場悟道與當代有如下兩點的關聯。

一,人類秩序的起點和依據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維護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應當求助於道德律令,才能安頓人心、人身與人世,才能最終滿足人類社會對於公序良俗的內在需要。

二,知識分子的使命與道路是以天下為己任。是面向民眾,是“覺民行道”———這就是王陽明歷經艱辛之後找到的一條新路,它起源於1508年的龍場悟道,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涼荷高葉48

無規矩不成方圓,時間所有事都是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人類社會也是,很多哲學思想給人們啟迪,逐漸得到大家認同,從而能夠統一人們思想,達到社會的有序化。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思想大家尤其多,老子,孔子等等。王陽明在自己經歷了很多磨難後,終於在龍場頓悟。提出了自己的心學理論,總結出來就是一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慾主義,所說的“人慾”“私慾”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慾望,正當慾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就是“私慾”),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當良知不為私慾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

對一個大家的評價,肯定充滿了爭議。王陽明被很多人評為立德立功立言兩個半聖人之一,也被很多反對者說成了是唯心主義,是欺世盜名。其實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應該學會辯證的去看待,王陽明提出的心學觀點有其時代背景的侷限性,但是他的思想對我們的指導作用還是明顯的。只要不斷地存養天理,使良知不被私慾間斷,在具體的事中去致吾心之良知,這就是知行合一了


鄭新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陽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轉折,悟出了:心即理,這個是王陽明以後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論基礎。現在重點闡述一下什麼是心即理,為什麼它的意義這麼重大,宋明當時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論,它講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於一個個具體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這套理論,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理存在於我們的本心,凡事應該向內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於此,王陽明提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都具備一顆成為聖人的心,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能成為聖人呢,甚至成為了壞人?這就是我們的內心被私慾矇蔽了,王陽明把我們的內心比喻成銅鏡,私慾就是銅鏡上的鏽斑,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不斷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練,把內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會強大起來。


曾國藩遇上王陽明



王陽明,出身餘姚書門世家,大明狀元王華之子!

少時就顯漏不凡之狀,長至五歲尚不能說話。

要放到現代,估計都廢了,五歲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醫院如果也治不好就沒法了!

他們家肯定也給看過醫生,也沒看出究竟來!

直達一天家中來了位高僧,摸了摸王陽明的頭,說到:好個孩子,卻被道破了!

王陽明祖父這時才明白,當時王陽明快出生的時候,他祖母夢到:有天神抱赤子從雲頭而降,給他起名為雲,叫王雲。

這時他祖父給他改名為守仁,叫王守仁。王陽明馬上就能開口說話了!

故事不知道真假,反正聖賢之人都有不凡的故事!

現在就來說王陽明於龍場到底頓悟了什麼?能讓他在瀕臨死亡的情況下重獲生機!

龍場那地方在明朝時屬於蠻夷之地,都是貶犯錯的官員去那受苦的!

王陽明得罪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劉錦,所以被貶到龍場,中間還差點被刺殺。

王陽明假死騙過了劉錦派來的人,見了自己的父親王華。

他父親勸他繼續到龍場,畢竟是朝廷任命,也有一份責任。

王陽明聽從了父親的話,來到未開化的龍場,在那裡教導當地人各種中原文化。

可是龍場那環境太苦,王陽明跟隨從都習慣不了當地的環境,不久隨從就病死了,王陽明也是病魔纏身。

親眼見證了隨從的死亡,對王陽明來說打擊很大,感覺自己也離死不遠了!

但是王陽明沒有放棄與病魔的鬥爭,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

因為自宋朝以後儒家學說分成程朱理學與陸九淵心學兩派,但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講究,去人慾,存天理。天理高於一切。萬物離皆不開理。

“道理”就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把道跟理綁到了一起,成為天地至真!

所以後世幹什麼都要講道理,道理講不過事就幹不成!

當然有些人也會告訴你,強權就是道理!武力就是道理!金錢就是道理!

但始終他們也逃不出這“道理”兩字!

那王陽明是怎麼超脫“道理”這兩字的呢?

經過日日夜夜的思索,在一天深夜,王陽明說出這樣一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自己就是聖人,與孔孟不差分毫。再去外面求理成為聖人,這是很大的錯誤!

自從悟到這個以後,王陽明一發不可收拾。戰勝了病魔,熬死了劉錦,一路升官,收拾了山中賊寇,也打敗了起兵造反的藩王!

後來王陽明辭官歸鄉講學,正式發展壯大了新學一脈,後世稱之為“陸王新學”!

王陽明講出了:心既理也!意思就是道理再大也在我心之中!而我心所說,皆是理也!意思就是,我說的話就是道理,就問你霸氣不霸氣?

又講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傳奇的四句心學總綱!

王陽明臨終之言:“吾心光明,夫復何言”!


赤誠子



您好,前段時間我對陽明心學也非常感興趣,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一點點心得。

首先,先來說說為什麼現在“陽明心學”成為一股潮流。

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陽明心學和成功學搭邊。這與我們現代人的急功近利有關,都想找到最快的方法成功。如果陽明心學和成功學沒有關係的話,人們對他的追捧一定會大打折扣。

王陽明被很多名人所崇拜。曾國藩、毛澤東、蔣介石等都很喜歡研讀王陽明。王陽明也用自己的心學理論帶兵打仗,取得成功。說明“陽明心學”的實踐性很強。

第二,著名的“龍場悟道”

大家都知道,王陽明心學是從龍場悟道開始的。但“龍場悟道”是在王陽明仕途不太順事發生的。當時他只是一個貴州龍場的驛站站長,比芝麻官還小,但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王陽明卻面對滿天星斗,突然欣喜若狂,說他悟到了。從此一直到他50多歲去世,他所有的思想都在這條路上。

“龍場悟道”的核心歸納為8個字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以,王陽明認為,要想取得成功,要像向“內求”,也就是向我們每個人的自身求。



第三,從“知行合一”到“致良知”

“致良知”其實是“知行合一”的昇華。真正的認知必須是知行合一。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比如我們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戒不了。這種認知的不統一,是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區別。

王陽明宣傳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踐行。並且王陽明最後昇華為“致良知”,他說所有的認知都在我們心理,也就是“心即理”。

所以,我認為王陽明頓悟的就是要“內求”,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來取得實際行動的成功。他的著眼點都在自己的這顆心上,在自身。也就是成功與否不在在外條件,而在自身。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評論區發表一下,我們共同討論。

熱愛閱讀,寫作。 2018我們一起成長!


雨滴177618888

《萬象不入,修知厲行——再讀王陽明》

立夏芙蓉出,青荷風香,正好神遊。談起王陽明,最初年少不知其人但結緣其思想。自己15/6歲時對世界及事物規律有著許多自己懵懵懂懂的哲學思考,其中就對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本無善惡這一辯點有著自己深入的悟道。其實人之初中的性指的是萬物規律最原本的發展(生存)規律。內性中本無害它物之慾,而後來的惡也是面對外因的環境複雜化而內智(認知)無法以善求之。多年後才知道這就是王陽明“心即理”。王陽明篤行格物、至良知以及知行合一的不同階段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也可以說他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知道王陽明之前,許多人都先知道知行合一,我也如此。一開始都還不知道出處,只感覺這四字特別有道理,一知半解。後來大學書生意氣時也專門做過探討。摘錄一段那時文頭現在看了別風味【行而不思則無知。。。空思無行也無知。。。。認識論的本質在於。。物質基礎存在(客觀)-信息感知條件(客觀)-實踐感悟認知(主觀)的層次發展規律。。比如我常說到的盲人摸象的論題也是個認知層次發展的問題,認知層次也由物質結構基礎派生。。某種物質結構決定於某種意識形態,比如在宇宙結構中的人類所認識與看待宇宙結構的意識形態。(認識是有侷限性的)小山村的人走出去,讀了書或見了世面變了,提高了。我們可以說是“環境造人”,因此認知層次發展派生環境物質基礎因素,因為人相對社會是渺小的、卑微的。其實是因物質結構的轉(改)變轉變意識形態的轉(改)變的轉變,認識更接近這個全部社會而不只是小山村,所以好像智商表現高人一等,其實是環境造就了你(假設地球人與外星人的意識形態……)。所以智商的表現裡認識(知)也是重要的,你的思維再活躍沒有現實信息(及物質實踐基礎)給你的反饋。那你就好似沒有陸地的飛豹(一無所用)所以不要主觀強調思維忽視信息(及物質實踐基礎)的重要。故而我們王陽明老先人的“知行合一”的意思並不是簡單的先知道後行或先行後知道誰重要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告訴大家知和行一起去做到的問題,“知行合一”是告訴我們知和行本來為一體的關係,辨證而統一不可分缺的道理。]不過終歸隨自己年齡、經歷的沉澱在努力的認識王陽明。

再讀王陽明其實也是對自己一路來對事物規律思考的一路知行。今回顧重拾也是篤行格物了。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這就是我們說的格物。規律在事物是存在與發展的,相反事物是在規律中存在,在規律中發展,人在反映中感知規律,認識結構。

心外無物, 王陽明的宇宙模型是這樣的。 我們每個人就是一個自己的宇宙,每個人在出生後就已經帶上了所有的信息了。 當然包括最高的是非判斷,所有的智慧,等等。。。。 這點和現代的宇宙全息理論很像, 及一個原子就是這個世界。當然和基因的全息數據理論,和佛教的一花一世界等都可以配合起來的。 最新的就是量子理論了。 所以部分就是整體,部分包含全體。 在這些個哲學層面上,王陽明是絕對的先驅。 至良知,就是指凡事要直指心底,這點和禪宗的開悟差不多。當然和牛頓的蘋果開悟也很像。 其實開悟也好,頓悟也好,開竅也好,都是指。 遇到心裡障礙了, 以前的經驗和知識過不去。 比如男朋友出軌了,比如明明十拿九穩的事情變卦了,比如最愛的東西突然失去了,。。。。。。 想不通,過不去,糾結,焦頭爛額,走投無路,失魂落魄,。。。。。其實在這些時候就是最能頓悟的時候了。想通了,繞過去了,問題消失了,用新的想法來解決了,當然或者根本就不是問題。 這些就是開竅,就是創新,就是突破自我。 就是至良知。

王陽明心學有3句話,一、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用現在的話來表達就是:你沒有看這朵花時,這花就和你的心一樣是寂然,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當你來看它時,它的顏色才在這時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這樣便知道這朵花並不是獨立於你的意識而存在的。一生中遇見的所有風景,感而遂通,都是在我們到來的那一刻而清晰……該來的總是會來的,而且它們只為你而來,世界就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美好《傳習錄》上說:人之本體常常是寂然不動的,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寂然不動的,人只有在寂然的狀態中才能“致良知”,也才能感而遂通。後面一句是說,事情沒有發生(應對)時,不能說其是先,已經發生(應對)時,也不能說其是後,(因為事物的“理”先於“事物”存在,事物的發生或者應對只不過是對已經早先存在的“理”再次踐履一番而已)。二、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告訴我們:我們的心就如一面鏡子,它本來無善無惡、無好無壞、無是無非。這便是心的本體:“此心不動”。這面鏡子只管“照”來的是什麼,照出來就是什麼。沒有東西來,它便不會照,這便是心的作用:“隨機而動”。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妄動”狀態,即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滾雷一樣不斷地在我們心中炸響。這時,我們的行動就有點像是“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此心不動,隨機而動。”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時此刻沒有慾念,而你的心一動,我會知道,我會理解,而同時我會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虛妄,於是我可以對此做出行動。”三、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我們自己以為懂得了一個很好的道理,但卻未能付諸行動。王陽明認為,原因只有一個,你只是知道了這個道理,卻並未真正用“心”去體悟它。根據這種觀點,一個人如果真的知道了什麼是好的、善的,那他一定會去做。如果他沒有付諸行動,原因只有一個:他並未真正認識到善;同樣,壞人作惡,原因也是對於善的無知,或者沒有真正認識到善。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也認為,無人有意做惡,惡只是來自於無知。王陽明這裡雖然沒說惡,但觀點與蘇格拉底卻是一理。在物質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慾,心靈處於紛亂彷徨的狀態,不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時被外物引誘而誤入歧途。其實內心只要有一種境界,就能讓自己的心靈清明而澄澈,不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還能將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王陽明看來,辨既明矣,思既慎矣,問既審矣,學既能矣,又從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謂篤行。——《傳習錄》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篤行的能力尤其重要。在這個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會里,如果能克服急躁的情緒,就意味著你比別人佔得了先機,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有可能獲得較大的成就。當已達到能分辨清楚、思考慎密,問得已詳細,已學會了,還精進不已,持續不斷地用功,這就叫做切實地實行。而一個實踐篤行的人,對一件事情乃至對人生有過完全的努力,他真正地活過了,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覺得自己問心無愧了,沒有虛度此生。而一個人沒有盡心盡力地在人生拼搏過,內心深處一定會留下遺憾。不論我們做任何一件事,只有忘我地鑽進去,把它真正搞懂了,才能超越它,把它放下來,這樣它才不會成為自己的牽累。對於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廣泛地學習、詳細地詢問、清楚地研究分辨、慎密地思考,或是堅持不懈地做一件事,其關鍵都是在磨鍊這顆心,使它迴歸本位。所以做每一件事都要盡心去做,全身心去體驗它,以這件事為心,這樣才能與它融為一體,從而逐步從忿怒、焦慮、浮躁等不良情緒的干擾中脫出身來,進入心靈的本來狀態,就能達到得心應手、無往而不適的最佳境界。這也是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的一個方法。

在物質文化生活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中,我們不少人整天追逐物慾,心靈處於紛亂彷徨的狀態,不僅工作效率低下,生活質量大大下降,甚至有時被外物引誘而誤入歧途。雖然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失去內力。什麼是內力?自律,耐力,韌性,加之對世界中庸求實的理解。其實內心只要有一種境界,就能讓自己的心靈清明而澄澈,不僅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還能將人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王陽明講過“夭壽不貳其心”,是教導學習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頭和行為,並努力地去實踐,決不能因為環境好壞或長壽夭折而讓完善自我的心改變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則去修養,等待命運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窮通禍福、壽命長短是所謂“命中註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動心。其實王陽明何嘗不是告訴我們,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外界的環境,但我們應該能夠掌握自己的選擇方向。一個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當你的思維和智慧進入更高的境界時,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因此要找到真實的、踏實的自己,找到前行路的方向,其實並不難,但前提是,一切要做一個自律的人,要成為更好的你。人就應立己為勁敵,擇良師為座標。律己才能更好的由心即理,則良師為更好的知行合一。才是篤行格物致知的基礎。1、作息規律堅持運動,我一直很喜歡康德的一句話:自律即自由。堅持運動的人,並不僅僅是堅持了這一件事,運動帶給堅持之人的,也並非僅僅是強健的體魄,高度的自律,會讓你快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剋制本身就是一種很了不起的才華,堅持運動、保持身材更是一種難得的能力。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是一切的前提,沒有了健康,一切都白搭。2、控制脾氣,脾氣越溫,福報越深。你怎樣對待世界,世界就會怎樣對待你,始終以微笑和善意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發生的每一件事,你就會越發體會到來自生活的溫柔和美好。3、學會拒絕,要學會拒絕,學會對你不喜歡的、做不到的說不,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已經很不容易,與其糾結,不如把時間留給自己。4、少說多聽,我們要做謙遜的人,不盲目貶低,也決不肆意吹捧;做個淡定睿智的人,不動聲色卻自有雷霆萬鈞之力。5、勿忘讀書,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忘記讀書,從什麼時候開始培養自己讀書的習慣都不晚,培養自己讀書的心境,而非帶著目的去讀書。林語堂所說:一個人讀書必須出其自然,才能夠徹底享受讀書的樂趣,6、樂於獨處,孤獨是每個人都要歷經的成長,所謂成熟,是你學會了享受獨處的時光,不再惶恐,不再怯弱,和孤獨抵額相對,和平共處。要優於過去的你,在獨處的時光裡,一點一點成為更強大的自己。7、人貴在自知且真實。人無完人終有短處,要永於發現自己的短處走出自己的短處才能苦難不欺。在紛繁中才能認識自己真實及忠於自己。8、善於擇環境造人。立樹成何果取決於環境,立責成何人環境來造人。用老話說人要受夾磨才能成器成人成才,也就是我的唯苦方甜。其實每個人都是好人,之後的好與壞取決於他之前的環境造化與之後的環境變化。現在的中青年人少時都是社會經濟富裕成長起來的一代,大多父母只生了他們一個或者兩個,加之父母吃苦長大有了孩子特別甘貴嬌慣長大。而今工作婚姻養娃鋪面而來1、從小沒有鍛鍊生活能力,如今幹啥特別吃力。2、承受力差受不了如今工作婚姻自己付出創造的環境認為苦難。故現在的中青年一代人年齡到了上老下小一地雞毛的時代卻心靈上沒有長大成人成熟的太多。享受父母慣了自己就不會擔當了,事業婚姻上的人生百苦沒有韌性沒有認識成長無法面對無法成熟也就稀爛了。最後,生活中會有很多艱難的時刻,但我希望總能夠有迎難而上的勇氣和底氣。不氣餒,不妥協,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朝著想要的未來努力。願我們,都成為更好的人。將一直來所讀所悟所記拼湊成文謹記!

一切有為法,因坐如是觀。萬象無我,不可入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禪心則如來。

蕩海拔山 筆18年夏至





蕩海拔山1


對於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們來探討一下,你可以百度一下所謂開悟,開悟呢,在這裡都沒有在描述那什麼是開悟,開悟了什麼?為什麼沒有描述說開悟了什麼呢?因為語言它是你侷限性的一個東西,怎麼講呢,打個比方,我眼前有一個蘋果,我看到了,我用語言來描述這個蘋果的,我是這樣描述的,這個蘋果,是紅綠相間的有拳頭這麼大,紅的很誘人,綠的很好看,好了,大家可以通過我的語言,來想象一個蘋果,那麼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你想的那個蘋果,很顯然不是我看到的這個蘋果,為什麼呢?因為你沒有看到我眼前的這個蘋果,只是你想出來的一個蘋果,他不是我看的那個蘋果。第二,很多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都出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說我的語言是不是這個蘋果?很多人回答說,我的語言就是這個蘋果,這是為什麼呢?在下也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多,怎麼講呢?就是我們要從小到大,所使用的認識世界的工具就是語言,他們認為語言說的都是真的,語言就是那個東西,那麼讓我們來詳細分析分析這裡。我的語言它很顯然是在描述這個蘋果,我再怎麼描述這個蘋果?我的語言始終是語言,他不是那個蘋果,也就是說,語言到了描述,蘋果的這個作用,但是語言再怎麼描述,它也變不成蘋果。但是呢如果說一個普通人,他沒有研究這個問題的話,他就始終認為語言就是那個蘋果,第二個問題就已經說明白了,我的語言再怎麼描述,也不可能變成那個蘋果,我們第三個問題,不是,我看到這個蘋果了,而你們,心裡想的那個蘋果,不是我看到的蘋果,我的語言也不是那個蘋果,那麼你要想見到我看的那個蘋果,你只有自己親自看了,你才知道那個蘋果長什麼樣子,它的顏色是什麼顏色,紅是怎麼紅的?律師怎麼綠的?但是,那你去用語言描述這個蘋果的時候,你一去描述,你的語言馬上就離開了這個蘋果,並且最有意思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描述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感覺,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感官,不同的理解方式,不同的描述方式,所以,語言的侷限性,是非常現實的,那麼所謂開悟這個地方?如果單純用語言來形容的話是無法形容的,一形容就已經離開了,開悟,也就是剛才講的,你用語言去形容的話,形容那個蘋果,你再怎麼形容他不是那個蘋果?這也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一切有為法,凡是用語言來描述的時候,都落於名相,名相是什麼?蘋果,非蘋果,是名蘋果。我們這個世界上,其實就是以名相存在的世界,再講深一點點,我舉個例子,如果說肥皂,在剛剛生產出來以後,就是發明以後,不給他起個肥皂的名字,給他起一個手機能不能行?很顯然是可以的,只要能夠被大家接受,大家說肥皂就是手機,大家都能夠認可,那肥皂就不叫肥皂叫手機了,什麼就是說我們給某一個物品取了一個名字而已,他在沒有名字之前,你只要用語言去說的話,就已經離開了那個物體,那根本就不是那個物體。也就是一切都是一個名字而已,說手機,非手機,是名手機。世界的各個物體都是一個名字的相,而已。所謂開悟了的人,他為了不影響,後來人,能夠,自己真正到達開悟的這個地方,也就很少有語言,來描述這個地方,因為,所有開悟的人都能夠明白語言的侷限性,所以到了這個地方就到了言語道斷的地方也就是語言是無法形容,開悟是什麼了?再深一點的東西,在下就不再多講了,希望這個答案能夠幫助到你,謝謝大家,祝您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