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衆叛親離下場的

軍閥馬鴻逵作惡多端,在網上可謂臭名昭著,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的父親馬福祥卻是位民族英雄式的人物,在調解民族矛盾、化解邊疆危機上立有大功,被譽為西北“和事佬”。

馬福祥解決邊疆問題總能讓中央放心,地方滿意,可是在處理家事上卻總是力不從心。馬福祥只想報當年發跡之恩,卻沒料到竟差點釀出了骨肉相殘的悲劇。

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的

如果去掉馬鴻逵,他們這一家可謂滿門忠烈。左宗棠當年為了在北西強化儒家思想,鼓勵回民參加科考,馬鴻逵家族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崛起的。

在西北宗教權利大於一切,寧夏馬家軍的始祖馬千齡雖是河州著名富商,但卻沒有任何宗教職務,他們家族要發跡只能走科舉之路。馬福祥及其二哥馬福祿從小進私塾苦讀四書五經,但最熱愛的還是舞槍弄棒。

光緒六年,馬福祿在京殿試被賜武進士後,留在神機營當差,後又回家搭理家族產業。光緒二十一年,西北再次發生叛亂。馬福祿奉命組織團練,在平亂中立有大功,被甘軍統領董福祥視為左右手。戰後馬福祥被恩准參加武科考試,以武進士身份隨哥哥駐防山海關和永平府一帶。

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的

八國聯軍進北京時,馬福祿在正陽門與聯軍血戰時不幸中彈犧牲,由於兒子馬鴻賓尚在年幼,所以部隊交給了弟弟馬福祥。馬福祥後來飛黃騰達,但始終不忘二哥馬福祿的恩情,一直將侄子馬鴻賓帶在身邊。

馬鴻賓年少老成,能文能武,而且十分孝順,因此深得叔父的寵愛。馬福祥對馬鴻賓的偏愛卻引來了親兒子馬鴻逵的不滿。馬鴻逵從小就不斷給堂兄找麻煩。馬鴻逵任騎兵營長時,馬鴻賓已是統領了,但馬鴻逵依舊敢指使手下與堂兄的部隊搞摩擦。

馬鴻逵雖然不服氣,但畢竟還是兄弟,雙方都不願意撕破臉。他們之間矛盾的爆發源自馬福祥調任綏遠都統時。馬福祥不僅保舉馬鴻賓做寧夏鎮守使,還將自己所有的部隊都留給了侄子。

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的

馬福祥這樣做很明顯是為了報恩,告訴所有人他沒有任何欺負二哥家孤兒寡母的意思。可是馬鴻逵卻不理解,他只知道堂兄搶了本該屬於他的東西,並公然與之決裂。

1924年,受內地軍閥逼迫,馬鴻逵率部從綏遠撤至寧夏,可馬鴻賓哪裡敢放他進來。馬鴻逵被迫駐紮在寧夏邊緣,由於靠近沙漠,而且又時值隆冬,部隊補給極為苦難。

馬鴻逵本來就認為堂兄是鳩佔鵲巢,如此一來就只有拼個魚死網破。不過好在最後經人說和,馬鴻賓拿出10萬塊軍餉,才沒上演手足相殘的悲劇。

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的

1931年,馬福祥向中央保舉馬鴻賓做甘肅省主席,馬鴻逵做寧夏省主席。民國時甘肅是大省,馬鴻逵因此埋怨父親不公。要不是馬鴻逵被南京調往山東,雙方少不了要大打出手。

馬鴻逵繼承了父親善於投機的天賦,深得南京中央的信賴,而馬鴻賓卻因不善言辭,與上層關係薄弱,最終漸漸失勢。

1832年馬福祥去世後,馬鴻逵不斷對堂兄開展打擊報復,先是限制堂兄部隊駐紮地,後是不給發餉發糧,最終還是家中長輩出面調解才緩和。

老爹有意報恩兒子卻背後插刀,馬鴻逵是如何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的

​玩陰謀不是馬鴻逵的對手,因此屢屢受挫,但在抗日戰場上馬鴻賓卻因不耍心眼,在綏西給予日軍以重挫,成為回民抗戰的楷模,反觀馬鴻逵在抗戰中幾乎沒有任何功勞。

馬鴻逵心胸狹窄,精於算計,雖然最終成了寧夏真正的土皇帝,但也只是表面風光。敗退大陸後,馬鴻逵慘遭臺灣拋棄,本想跑到美國安度晚年,卻最終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姨太太與他鬧離婚,兒孫為掙家產竟將他告上法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