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朱允炆爲儲君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制?詳細分析

 經過長期過渡,自秦始皇起,中國進入了長達2千多年的中央帝制時代,這2千多年裡,明朱元璋立允炆為儲君是否違反嫡長子繼承製,存在一定爭議。在某度貼吧發的一篇認為這種做法違反嫡長子繼承製的帖子,竟然遭到了無數唾罵,看來很有必要深入討論: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儲君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詳細分析

朱元璋

  1、皇位繼承之外的民間財產,所謂嫡長子繼承製是明確的,即嫡長子繫有優先繼承權,但是,並沒有完全剝奪排序小的兒子、庶子、非婚生子繼承權。當然,這可能也是因為財產是可以分成多份並被繼承的。對此,自唐代始就明確規定於國家法令中。

  2、對於皇位繼承,卻沒有這樣明確的制度規定,本質上這是“禮”,而不是“法”。自周代起,嫡長子繼承被籠統地概括為:第一,有嫡子則立嫡子,無嫡子而有庶子的,則立庶子中年紀較長的皇子;第二,有多個嫡子的情況下,立年紀較長的嫡子。

  問題至此就出現了,所謂立嫡以長,是否與前述民間財產繼承中那樣的嫡長子系才具有優先繼承權呢?對這個問題,先不回答,先看看歷代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執行情況吧。

  3、事實上,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並不多,還有一些嫡長子被立為太子後又被廢黜了。而且嫡長子繼承製聽起來似乎很明確,但是,細究起來卻發現實際不是那麼一回事,因為這只是一個大原則,況且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個人有較大權威。所以,有些皇帝為了立自己中意的繼承人,想了很多招,甚至有直接不顧這一原則立幼子的;還有就是殘酷的皇位爭奪戰中,嫡長子以外的皇子奪得皇位後、千方百計證明自己繼位合法性的。不一而足。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儲君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詳細分析

朱允炆

  但是,這麼多情形中,老皇帝立的都是“太子”,只有朱元璋立的是“太孫”,這絕對是一個特例!事實上,歷代老皇帝立太子、而沒有立太孫,並非是只有朱元璋家出現了嫡長子比皇帝早死、嫡長子有兒子的情形,而是習慣上大家考慮皇位繼承順序時的嫡長子繼承,不是嫡長子系繼承,而是根據這樣的原則在皇帝的兒子中立儲。

  所以,朱標死後,朱元璋立太孫而不是立太子,才讓當時的朝臣吃驚,才在歷代皇位傳承中顯得那麼另類!

  那麼,就回到本貼主題,朱元璋立允炆為太孫擔當儲君,而不是從自己的兒子中選立太子,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呢?答案是:第一,朱元璋的做法不合常規,不合他這以前有關皇位嫡長子繼承的原則,在這個意義上朱元璋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第二,皇位傳承的嫡長子繼承製仍然是比較籠統的原則,皇帝本人有較大的權力決定儲君人選,把朱元璋做法理解為細化與明確了皇位繼承方面的嫡長子繼承製,即皇位繼承也要堅持“嫡長子系”原則,也能說得通;第三,相比其他朝代,大明是堅持嫡長子繼承製最徹底的朝廷,除了朱棣奪位,竟然沒出現過廢長立幼的情況——雖然曾經有好幾個皇帝想這麼幹。

皇位嫡長子繼承,意義在於簡化最高權力的傳承,減少紛爭;其理論基礎是血統,認為皇后所生之子血統高於其他皇子。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儲君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詳細分析

朱棣

  而正常理解的嫡長子繼承,指的是在皇帝的兒子們之間挑選繼承人的原則,而不是指嫡長子系,不是指嫡長子的兒子們比皇帝的庶子有優先繼承權。之所以這樣理解,一者有歷代慣例為證;二者也是基於下述因素:

  1、儘可能使成年人繼位,避免幼兒繼位。畢竟皇帝是個負有重大責任的政治職位。如果是嫡長子系繼承,就有可能出現嫡長子死亡且有兒子的,而皇帝又有其他兒子的,年幼的皇孫越過年長的皇子繼承皇位,不利於政權的穩固與國家治理。

  2、避免出現皇孫與皇子比較血統的局面出現。皇子嫡庶之分是按照母系為參照的,皇后所生之子為嫡子。

  例如允炆是朱標的庶子,正史載馬皇后生有5子;有人說存在造假,事實上馬後不能生育;還有一種說法是馬後生育了兩子或三子。各種說法真假莫辨。但以下事實是成立的:第一,如果馬後不能生育,馬後抱養了其他妃子生育的朱標、朱樉、朱作為嫡子,這是朱棣即位前形成的史料所佐證了的;第二,如果馬後能生育,則生有朱標、朱樉、朱三個嫡子;第三,至於朱棣,則是奪取皇位後硬把自己說成嫡子的,而周定王朱橚和朱棣同母的事實,在朱棣登基前的史料就證明了,朱棣說他自己是嫡子,必須同時也得把朱橚說成嫡子。

  那麼問題就來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怎麼比較允炆和他的皇叔們的血統?同一個父親的皇子們以皇親身份比較血統尊卑,可是皇子與皇孫怎麼比呢?要知道允炆還是朱標庶出的兒子,難道故太子庶出兒子的血統會比皇帝的兒子血統高貴嗎?至少,加入母系因素的話,允炆的祖母是馬後,朱樉、朱的母親是馬後,血緣更近,血統自然高於允炆。

朱元璋立朱允炆為儲君是否違反了嫡長子繼承製?詳細分析

朱標

  還有,太子庶妃的地位,高過皇帝的妃子嗎?很顯然,要說太子之子的血統高於皇子,就會隱含著一個悖論,即太子的血統高於皇帝,這明顯不成立,是大逆不道的!

  或許在私下,太子一系會因為是儲君的緣故,自覺高其他皇子系一等,太子若能成功登極、公然拿出來說都沒問題,但是,在太子仍然是儲君的時候,這話還真不能拿到官面上來說!

  3、皇位繼承除了奉行嫡長子繼承製以外,還輔之以“父死子繼”的原則。父死子繼,是跟兄終弟及相對的,對避免兄弟爭位有一定意義,同時也暗含了一個信息:在皇帝有其他兒子的情況下,假如有兒子的嫡長子死亡了或者其他原因喪失繼承資格了,他的兒子即皇孫沒有做儲君的資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